淺談語文德育教育論文

  教學也是一種師生情感互動的表現,所以在教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以使教學效果得到提高,同時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形成健康的思想和情感,成長為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高中語文德育教育》

  摘 要:情感是人對外界事物產生的一種心理反映。教學也是一種師生情感互動的表現,所以在教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可以使教學效果得到提高,同時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形成健康的思想和情感,成長為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關鍵詞:教材、活動、意義

  學校德育承擔著塑造青年人格的歷史使命。如何能把思想品德教育藝術地融入教學過程中,使受教育者德智相長,語文教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對於培養高中階段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科學文化素養,弘揚祖國的優秀文化和吸收人類的進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深入挖掘教材,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在語文知識技能的教學中。我們經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過程中。這句話同樣適用。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離不開教師的榜樣示範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有著深刻的影響,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部活的德育教材。再者,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加強自身的人文修養。才能在語文教學中注重挖掘教材中隱含的德育因素,把它滲透給學生,從而完成對學生的德育。

  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索。應該在充分研究教材。把握作品內容的基礎上=,側重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關愛他人、熱愛大自然。以及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等人生態度方面的教育。如在進行《沁園春・長沙》的教學時。教師應在引導學生體會詩歌壯闊意境,感受偉人博大胸懷的基礎上,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積極進取、奮發有為。

  如七年級第一單元是人生問題面面觀,既談理想,又談奮鬥;既寫艱難歷程,又寫成功經驗;既有痛苦,又有樂趣。落實到具體課文,在《山的那邊》寫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無數座山,要不怕艱苦跋涉;《走一步再走一步》通過意見小事刻寫如何面對困難,是成功的經驗之談;《生命、生命》直抒胸臆,表達作者對生命的嚴肅思考;《紫藤蘿瀑布》觸景生情、富於哲理,寫人在遇到不幸時要豁達、樂觀、積極、進取。七年級新生入學,是他們人生道路上新的起點,這正是教師教育學生怎樣從容地面對未來,準確地把握人生的好時機。因此,教學本單元是,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去挖掘課文主題,聯絡實際感悟生活,從而樹立真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德育滲透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的方法與藝術性探索。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注意和兼顧到一些道德和思想品質教育,是語文教師應盡的責任。然而,語文教學畢竟應該以語文教育為主,我們在教學中要主次分明,不能因為強調德育而沖淡了語文教育的本色和主體。因此德育教育在滲透中要講究藝術性和操作方法。

  1、在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進行德育滲透。

  進行德育滲透要結合學生的具體特徵。現在的學生在正確對待人生和刻苦自律、熱愛勞動、服務集體、勇於奉獻等方面,都比較欠缺,他們看問題往往偏重於表面而忽略了本質。課堂教學是進行德育的主要場所,它以教材為本,教材中有極其豐富的德育內容,諸如愛國主義、艱苦奮鬥、民族自豪感等。在課堂教學中應實施德育與智育的統一,不能離開語文訓練去進行德育,更不能讓語文訓練從屬於德育,例如講讀課文,應使學生學好語言文字,瞭解字、詞、句的含義,從而深入領會課文的思想內容,在領會文章思想內容的基礎上,受到思想教育,把德育滲透到語言文字的講析中,從而使學生獲得更真實深刻的體會。在講解《師說》這一課時,我讓學生反覆理解“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讓學生理解教師的含義,體會到自己作為一名中師學生應具備的專業素質和職業素質,為以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思想基礎。這就是語文德育與智育統一在教學過程中,說明語文學科的德育要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來進行,要通過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潛移默化的作用來培養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覺悟和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這種具有針對性的德育滲透,對學生思想素質的培養和提高遠遠超出了課文語言文字本身。

  2、用課外閱讀教學實施德育教育。

  課外閱讀是語文德育實施的途徑之一。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文課外閱讀,不僅有利於開闊學生的視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而且有利於發展學生意志、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當然,書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選擇地讓學生去讀,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興趣愛好、思想實際,向學生推薦有關讀物,列出書目,引導學生去讀,要加強閱讀指導,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教給他們讀書方法,使學生收到實效。例如針對有些學生沉迷於某些談情說愛、情意綿綿的情節,便組織學生認真學習有關文藝理論的書籍,引導學生了解任何作品中人物的悲歡離合,總是離不開時代特點的,並且教育學生在閱讀文藝作品時不能片面追求情節的曲折離奇,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內容,看到它的社會意義,從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書相當於一位良師益友,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習成績,而且還培養刻苦學習、戰勝困難的奮鬥精神,所以應該鼓勵學生訂閱書刊雜誌,使學生擴大視野,提高思想覺悟。

  三、高中語文教學中貫穿德育滲透的意義。

  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在當前更有其深遠的現實意義。“人之初,如玉璞。性與情,俱可塑”。作為正處在十六七歲年齡段的高中生,雖早已告別“人之初”的童年,但心理學上正處於第二次“斷乳期”,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期,他們的心理判斷能力還較弱,這就更需要每一位為人師表者在教好書的同時,要積極利用課堂教學工作,創造一個教書育人的良好氛圍,正如著名特級教師於漪也說的:“學語文不是隻學雕蟲小技,而是學語文學做人”。時刻牢記“教之不顧此失彼,真正肩負起教書育人的使命。”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最為關鍵的是。傳達的主體語文教師這“源頭”必須“活水”常流。也就是說。語文教師應該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靈活運用;另外,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也不是一朝一夕和一蹴而就的事,而是要貫穿於語文教學的始終。這不僅是德育的要求,而且是語文綜合素質提高的必要條件。在常規的語文教學中,應把德育作為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教學內容中尋找合適的切入點。不失時機地、自然地把學生引入到清新、和諧的情感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