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公務員申論範文
申論文章可能是很多青海公務員備考考生的一大難點,想要取得高分,範文應該多看,以下就由小編為你提供幫助你提分。
一
平衡金融創新與穩定 促進經濟發展
《周易》有言: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長期以來,我國的金融壟斷飽受詬病,許多中小企業因貸款難、貸款成本過高陷入困境。2013年,網際網路金融創新風起雲湧,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提供了很大幫助;同時,打著創新旗號進行的非法融資、***等也不斷曝光。為此,要想促進經濟發展,就必須平衡金融創新與穩定。
事物是變化發展的,新事物在不斷取代舊事物。在新舊更替中,創新是關鍵,而風險與創新並存,有時甚至會扼殺創新。因為創新需要拋棄舊路,開闢新路,進入陌生領域,必然會遭遇新情況、新問題,不充分準備,規避風險,會走向失敗。目前,我國已經跨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面臨的矛盾和問題更加複雜,亟待通過創新來披荊斬棘,闖過難關。對於金融改革來說,加強創新是大勢所趨,而維護穩定則是必要保障。
加強金融創新是中小企業發展的客觀需要。中小企業是經濟增長最有活力的部分,是經濟發展的未來,是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目前,我國的金融體系以大銀行和股票市場為主,主要給大企業提供金融服務,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過高,發展受到抑制。2011年下半年蔓延開來的中小企業老闆跑路潮,正是因為在銀行貸不到款或成本過高,被迫選擇“***”,結果導致資金鍊斷裂。“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阿里金融、P2P、眾籌融資等網際網路金融融資模式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以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與商業銀行間接融資為主的融資方式,為中小企業的融資拓展了路徑,減輕了融資負擔,實現了快速融資,可以很好地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促進其健康成長。
維護金融穩定是金融創新的必要保障。金融創新的目的是解決金融方面存在的問題,為實體經濟服務。在創新過程中,企業如果不具備依法合規和穩健經營意識,管控好風險,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則可能會倒閉,甚至引發經濟危機。2008年的經濟危機從美國次貸危機開始,橫掃全球,給世界經濟帶來重大災難。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說:“我覺得主要原因就是當時那麼大的金融市場卻沒有任何人給予合適的監管。”目前,我國金融監管部門承擔著維護金融穩定、推動金融創新的職責和任務。面對金融創新帶來的新業態、新特徵,如果放鬆監管,勢必重蹈美國危機。只有依靠穩定韁繩駕馭創新野馬,才能確保創新發展的良好勢頭。
馬雲曾經放出豪言:“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隨著餘額寶、百度百發、微信支付等相繼“引爆”,壁壘森嚴的傳統金融業被成功撬開一道缺口。與金融創新的高歌猛進相比,金融監管還比較滯後,金融穩定則存在很大風險。只有加強金融監管,為金融創新保駕護航,才能更好地推動金融改革,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二
扶貧不能留“死角”
當前,有些地區對非貧困縣、非貧困村裡貧困戶的幫扶,存在投入不夠、責任不到位等問題,如果不盡快解決好,有可能影響全面脫貧目標如期實現。
不久前的一次採訪,有貧困群眾大吐苦水:相鄰的貧困村易地扶貧搬遷,每戶補助好幾萬元,貧困戶從半山腰搬到了平壩上的農民新村,住上了配套設施齊全的新房。而自己所在的非貧困村,貧困戶沒法享受這個好政策,常年住在高山險坡上,想搬卻搬不下來。“貧困程度不相上下,為什麼扶持政策天上地下?”
這位貧困群眾反映的現象在不少地方都存在。新一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各地對貧困縣、貧困村扶貧工作都十分重視,工作力量和資金專案重點都投向了那裡。與此同時,一些地區對非貧困縣、非貧困村裡的貧困戶關注相對不夠,投入相對不足。比如,不少地方,政府向每個貧困村派駐了駐村工作隊,用於改善設施、 扶持產業的資金,多的一個村能超過1000萬元,而其他一些非貧困村,貧困戶也不少,卻得不到這樣的扶持。
這種“厚此薄彼”有一定的現實合理性。不少地方貧困面廣、程度深,而資金、專案、人力等扶貧資源相對有限,沒法做到全覆蓋,扶貧工作只能有重點地推進。隨著脫貧攻堅力度日益增強,很多貧困村發展條件越來越好,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起點好不到哪裡去的一些非貧困村,發展條件卻遲遲未能改善,客觀上延遲了 這裡的貧困戶脫貧摘帽的程序。
非貧困縣、非貧困村的貧困戶脫貧工作“被邊緣化”,迫切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目前,全國41%的貧困人口分佈在非貧困村、45%的貧困人口分佈在非貧困 縣。離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目標只剩下4年多,全面脫貧要不落一人,如果不盡快解決好這部分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有可能影響這個目標的如期實現。
如何讓非貧困縣、非貧困村的貧困戶不成為脫貧攻堅的“死角”?
重視統籌兼顧。對於這些地區的脫貧攻堅工作,要儘早謀劃、儘早動手,有條件的地方要與貧困縣、貧困村的脫貧工作統籌安排,同步推進。先集中力量重點消除貧困縣、貧困村的貧困,也不能讓非重點地區的貧困戶成為被忽略的人群。否則,他們要2020年前脫貧很可能時間不夠,或者脫貧成效難以鞏固。
加力精準幫扶。一些地方對非貧困縣、非貧困村的扶貧工作重視和投入不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少領導幹部認為那裡發展條件相對較好,依靠當地發展帶動,很多貧困戶也能脫貧。這看似有道理,實則不然。貧困戶的一大特點就是自身發展能力弱。要進一步整合扶貧資源,將普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有條件的 地方要考慮儘快“複製推廣”對貧困縣、貧困村的幫扶模式。
嚴格考核檢查。今後在扶貧督查、考核、第三方評估等工作中,要更加關注非貧困村和非貧困縣的脫貧攻堅,及時發現並糾正可能存在的扶持力度不夠、“數字脫貧”等問題。
當然,寧可苦幹,不可苦熬,非貧困縣、非貧困村的貧困戶也不能坐等幫扶政策來敲門,自力更生、幸福生活雙手創的精氣神什麼時候都不能丟。
三
製造強國需工匠精神
“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庖丁之語,解答了自己解牛何以神乎其技,道出了一個工匠追求技藝的價值所在。從歷史的維度來看,工匠是現代社會之前的一個群體,他們的工作和勞動,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工業革命之後,機器化大生產代替了手工作坊的生產,工匠逐漸受到了冷落。然而,在機器化大生產的時代,更注重產品的精度和品質,更需要工匠精神。
給火箭焊“心臟”的高鳳林,在35年裡焊接的發動機將130多枚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送上太空;潛水器裝配首席鉗工顧秋亮,組裝的我國首個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觀察窗密封級別達到頭髮絲的50分之一;80後海上液化天然氣超級冷凍運輸船焊接高階技師張冬偉,4個小時連續不斷在薄如紙片的殷瓦鋼上焊接,沒有一個漏點。科學家錢學森曾說過,在飛船發射的整個過程中,電焊工比自己重要的多。因為一個小小焊點的脫落,都可能是一場巨大災難的開始。蘋果如今風靡世界,除了得益於創意、創新外,與喬布斯等人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休慼相關。
然而,在儒家“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理念下,“讀聖賢書”才是正途,當工匠不能出人頭地。這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持續發展。而今天的情況也並不樂觀,人們趨之若鶩的是當官、做老闆、成為大明星,熱衷於創新創業。另外,在中國教育機構中,依然在崇尚所謂“精英教育”,似乎唯有培養“能幹一番轟轟烈烈大事業的人”才算是成功教育。當下中國對工匠以及工匠精神的理解,從知識精英階層到普通百姓,都缺乏客觀公正的認識。
當前,中國正在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培育工匠精神迫在眉睫。學校要大力加強實踐教育,讓“心靈手巧”成為衡量人才的標準,尤其在職業教育與應用技術教育中要予以體現。企業要有獎勵工匠的體制機制,技藝精湛的工匠,應該在企業內部受到應有的重視,多注重從政策上對工匠傾斜。工匠和簡單從事體力勞動的群體不同,他們的勞動中閃耀著智慧的靈光,具有創造性和開拓性,社會各方對他們理應有足夠的予人文關懷。
不管是“工業4.0”,還是“中國製造2025”,都提出了雄心勃勃的願景,再加上最近熱得燙手的“網際網路+”概念,也為製造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我們迫切需要的“創客理念”和“工匠精神”齊頭並進,讓“工匠精神”成為時代共識,來引領中國成為創新者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