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的易錯考題具體分析2
高考歷史的必考知識點
1、唐朝詩人李白在《古風》一詩中稱頌:"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詩中的"秦王"統一六國的年代是*** ***
A.公元221年 B.公元220年 C.公元前220年 D.公元前221年
2.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說:"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衛而為守宰。......此其所以為得也。"這句話指的是
A.推行分封制 B.廢除行省制 C.廢除郡縣制 D.設立郡縣制
3、你認為下面的情況,哪種不可能是真實的:*** ***
A.公元前202年某月某日,身在咸陽的小蘇給家人寫了一封信,用的是小篆。
B.公元前228年某月日,一官員稱呼嬴政為大王,未受斥責。
C.公元前218年某月,張某被任命為某郡郡尉,負責該郡治安,並享有皇帝所賜一塊封地。D.公元前219年,太僕王某奉命給秦始皇購買上等良馬。
4、"秦以前,民皆以金玉為印,龍虎鈕,唯其所好。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玉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記集解》***
A.秦朝時期人們以金玉為印 B.皇權至上,皇帝獨尊
C.秦以前玉璽為皇帝獨有 D.皇權為民,與民共享
5.下列關於貞觀之治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
A.隋末農民戰爭迫使唐初統治者吸取教訓 B.國家統一與安定為盛世的出現提供了條件C.唐太宗的勵精圖治是盛世出現的決定性因素
D.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為盛世奠定了物質基礎
6、唐太宗善於用人和納諫的根本目的是*** ***
A.成為賢明君主 B.籠絡人才 C.減少決策失誤 D.維護封建統治
7、ABCD四位同學在看完動畫片《西遊記》之後有如下敘述,你認為不符合史實的是 A.唐僧帶回的除了經書還有佛像、花果種子
B.別看他帶回了這些經書,實際上沒人看得懂,因為那都是梵文寫成的
C.唐僧去的"西天"實際上是今天的印度半島
D.哎,你別說,唐朝的皇帝還真夠開明的,外國的東西都敢學
8、2004年10月4日第六屆上海國際藝術節開幕,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出演京劇《貞觀盛事》中耿直進諫的名臣,你知道他扮演的角色是*** ***
A.程咬金 B.李世民 C.魏徵 D.秦叔寶
9、唐太宗曾經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為此他採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減輕農民負擔,輕徭薄賦 B.廣招賢才,知人善任
C.讓庶族地主獲得晉升仕途之道 D.實行各民族和睦的政策
10."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引用此語的原因是 *** ***
A.唐太宗任賢納諫 B.唐太宗遍讀諸子百家之書 C.隋朝滅亡的教訓 D.貞觀之治的繁榮景象
11、以下對於康熙帝歷史功過的認識,正確的是*** ***
①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②打擊分裂割據勢力,維護統一 ③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阻礙社會進步 ④基本奠定了中國的版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3、清朝統一臺灣時,"國家初設郡縣,管轄不過百餘里,距今未四十年,而開墾流移之餘,延袤二千里,糖谷之利甲天下"。***《臺灣府志》卷21***以上材料說明*** ***
①臺灣府的設定促進了臺灣經濟的發展②大陸移民是清朝開發臺灣的重要力量③清朝時臺灣主要生產食糖和糧食④國家統一是臺灣發展繁榮的保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以下關於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共同點講述正確的是*** ***
A、他們都是一個朝代的第二代皇帝B、他們都為中華民族的大一統作出傑出的貢獻C、他們都修建了龐大的歷史工程,比如長城,大運河,避暑山莊
D、他們在位時,與周邊民族的關係都非常融洽
15、亞里士多德曾說過:"勇敢是怯懦和鹵莽的中道,一個人過度好勝就變成了魯莽,過度恐懼而畏縮不前就變成了怯懦。"有類似思想的中國古代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莊子
16、受中國儒學影響最大的亞洲國家不包括
A.越南 B.朝鮮 C.日本 D.印度
17、孔子作為偉大的教育家,對推動我國古代文化教育事業貢獻最大的是
A."有教無類"的辦學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
C."知之為知之"的學習態度 D."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
18、孔子思想中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和諧社會人際關係的是*** ***
①"仁者,愛人" ②貴賤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④"有教無類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9、"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下列對孔子這段話理解不正確的是 *** ***
A.孔子認為應該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會秩序,否則人民無所適從
B.孔子認為周"禮"非常重要,是實現仁的前提。C.孔子認為"仁"和"禮"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D.孔子認為"禮"和刑罰相對立的
20.在一次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外國學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國思想家的名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2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作為封建社會道德規範的"三綱五常"最早提出者應該是: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漢武帝
22唐朝詩人杜牧的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反應了:
A.唐朝佛教興盛 B.唐朝時期儒學沒落 C.魏晉時期佛教興盛 D.魏晉時期佛教獲獨尊
23.明清之際出現了一股反封建的思潮,根本原因是:
A.政治的腐敗 B.人民的反抗 C.商品經濟的發展 D.程朱理學的因循守舊
24.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的古代農業科學著作是:
A.《氾勝之書》 B.《齊民要術》 C.《農書》 D.《農政全書》
25.李白的詩豪邁、浪漫;杜甫的詩沉鬱、深刻。其風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性格氣質不同 B.家庭出身不同 C.藝術風格不同 D.所生活時代不同
29.下列關於秦朝歷史的評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 B.地方上推行郡縣制,基層組織是鄉、裡、亭C.半兩錢是秦統一六國後唯一允許使用的貨幣
D.開鑿的靈渠第一次溝通長江和珠江流域
36.康熙第一次南巡到曲阜時,曾向孔廟行三跪九叩之禮,親書"萬世師表"懸於大成殿上。這說明
①康熙善於學習和創新 ②康熙尊重漢族文化傳統 ③"尊孔"利於清朝統治 ④康熙注意加強民族團結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7.據史書記載:公元前479年魯哀公追封孔子為"尼父",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為"文聖尼父",貞觀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為"先聖",1307年元成宗封諡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以上史實不能說明
A.歷代君主都以儒家思想為治國思想 B.孔子的思想有利於穩定社會,緩和矛盾C.儒家思想是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D.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傳統政治的理論基礎
39.孔子"仁"思想在先秦時期的進步意義主要是
A.滿足新興地主階級的政治需要 B.抑制統治者的暴政
C.成為各國變法的理論依據 D.奠定"非攻"主張的思想基礎
42.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和亞里士多德主張的"中庸之道"的共同之處有:①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②都主張適度,不走極端;③都反對將"過"和"不及"簡單的調和或折中;④其標準都是"正確的理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3、"元元黎民,得免於戰國"。該語表明作者認為秦統一的意義是
A、使人民有了從事生產的安定環境 B、使人們脫離了弱小的諸侯國
C、為我國長期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D、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44、"秦以前,民皆以金玉為印,龍虎鈕,唯其所好。秦以來,天子獨以印稱玉璽,又獨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記集解》***。材料反映了
A、秦朝時期人們以金玉為印 B、皇權至上,皇帝獨尊
C、秦以前玉璽為皇帝獨有 D、皇權為民,與民共享
45、司馬遷曾說:"秦無尺土之封,不立子弟為王、功臣為諸侯者,使後無攻伐之患。"這是對秦始皇哪一措施的評價?
A、統一六國 B、實行郡縣制 C、統一度量衡 D、實行三公九卿
46、秦始皇被不少史學家視為"千古一帝",下列各項中,屬於秦始皇開創的有
①第一次結束諸侯割據局面實現國家統一 ②第一次進行全國文字統一工作③第一次統一全國的度量衡 ④第一次組織統一的科舉考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8、今天我們提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際上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有建立和諧人際關係的思想,它是①"仁者愛人" ②"貴賤有序" ③"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④"有教無類"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60、"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下列對孔子這段話理解不正確的是:
A、孔子認為應該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會秩序,否則人民無所適從
B、孔子認為周"禮"非常重要,是實現仁的前提。
C、孔子認為"仁"和"禮"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
D、孔子認為"禮"和刑罰相對立的
61、下列有關孔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孔子整理的"六經"和其著作《論語》成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
B、儒家思想經歷代損益逐漸滲透到社會秩序和個人行為規範之中
C、孔子創辦的教育奠定了中國古代教育的傳統
D、孔子的思想及其學說對亞洲乃至整個世界都產生了影響
62.儒家思想經過2000多年的不斷髮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其中荀子根據時代需要對儒家思想的改造主要表現在
A.提倡"仁政" B.提倡"以德服人" C.主張禮法並用 D.提出"天人感應"
63.漢武帝設刺史,唐太宗劃全國為10道,宋太祖設定通判,這些舉措反映了封建統治者在加強對地方管理的過程中重視
A.分割地方權力 B.對地方官的監察 C.發揮文官作用 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
64."它排除了丞相個人專斷,相權過大威脅皇權而出現的政治危機,而且增強了決策施政的程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漢中、外朝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 D.明朝內閣制度
66、2008年,中國政府將清明節定為國家法定節假日,清明節原本是*** ***
A.歲時農事節日 B.紀念慶賀節日 C.宗教祭祀節日 D.西方傳統節日
67、歷史紀年方法多種多樣,下面有關歷史紀年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公元前209年是公元前二世紀早期 B.乾隆四十年,指的是乾隆皇帝四十歲的那一年
C.公元紀年以耶穌誕生的那一年為公元零年 D.農曆以干支來紀年,一個週期為六十年
68、下列關於分封制的表述,最準確的一項是*** ***
A、體現了奴隸主與奴隸的階級關係 B、體現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等級關係
C、體現了中央與地方的行政關係 D、體現了官僚機構對人民的壓迫關係
69、西周時期,一個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為他生了一個女兒,後來他再娶了一個妾,為他生了大兒子,此後妻子又為他生了一個小兒子。數十年後,這位諸侯王死去,請問他的王位和家業應該由誰繼承?*** ***
A.大兒子 B.小兒子 C.都可繼承 D.都不可繼承
70、"君主近臣,代起執政,品位既高,退居閒曹。"這種情形以漢武帝為例的話,下列哪一項的敘述是正確的?*** ***
A.尚書被中書取代 B.重用近臣,攘奪相權,朝廷始分內外朝,丞相屬外朝
C.以三公決策,輔政武帝 D.將相權一分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權
72、官營手工業、專業私營手工業、家庭手工業是古代中國手工業的三種主要形態。三者並存局面最早出現於*** ***
A.夏商周時期 B.春秋戰國時期 C.秦漢時期 D.隋唐時期
73、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3000名演員吟誦《論語》中的名句:"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是為了突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 *** ***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74、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內亂,孔子離魯至齊。齊公問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說明孔子提倡 *** ***
A.要體貼他人 B.應貴踐有序 C.行政為本 D.人際關係要和諧
75、管仲改革和商鞅變法所反映的時代特點*** ***
A.內容相同,性質相反 B.都廢除了奴隸制度而確立了封建制度
C.都壯大了本國實力 D.都改變了所在國家的性質
76、2007年1月8日,備受關注的安徽西漢墓的墓主被確定為西漢六安國第一代王劉慶。根據文獻記載,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康王少子慶為六安王。從中可以得到的資訊是*** ***
A.六安王為西漢最後的封王 B.分封制強化了西漢的統治
C.漢武帝推行"推恩令" D.漢武帝廢除了分封制度
77、 2008年,《奇蹟天工--中國古代發明創造文物展》在中國科技館新館開展,新"四大發明"首次集體亮相。其中被譽為"出現最早、應用最廣、傳播最遠、技術最高。" 的發明應該是*** ***
A. 瓷器 B. 絲綢 C. 青銅 D. 釀酒
79、董仲舒認為"天生民性,有善質而未能善,於是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列對這一思想理解最準確的是*** ***
A. 認為民性本善,君權神授 B. 感嘆人性本惡,呼喚王道
C. 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 建議以禮入法,以禮入俗
80、東漢尚書檯、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內閣、清朝軍機處等機構的設立,本質上反映了*** ***
A.宰相權力不斷削弱 B.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C.專制皇權不斷強化 D.文臣地位不斷提高
81、下列各項中,促進我國古代小農經濟發展的是 *** ***①冶鐵技術的進步 ②封建政府的重視和扶植 ③中外經濟的交流 ④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2、春秋戰國時期,人才的流動是自由的,商品的流動也是自由的,其主要原因是*** ***
A.王室衰微,失去了天下共主 B.當時自由主義觀念深入人心
C.戰爭頻繁,各諸侯國富國強兵的需要 D.戰爭頻繁,各諸侯國無暇顧及其他
84、恩格斯說:"所有以往的道德論,歸根到底都是社會當時經濟狀況的產物。"能夠佐證這個觀點的材料是*** ***
A."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B."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C."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D."貧富之道,莫之奪予"
85、下列言論不符合宋明理學思想觀點的是 *** ***
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穿被吃飯,即是人倫物理" D."天理存則人慾亡,人慾勝則天理滅"
86、"經、史、子、集"是我國古代常用的圖書分類法。"經"主要指儒學經典,"史"是各種體裁的歷史著作,"子"是諸子百家及其它書籍,"集"指歷代作家詩歌文詞等。按此分類,《夢溪筆談》應屬於*** ***
A.經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87、陸游名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中的"王師",按兩宋軍事管理模式,其調兵之權應屬於*** ***
A.節度使 B.樞密院 C.三司使 D.轉運使
89、按興盛的的先後順序排列出下列中國古代畫種*** ***
***1***風俗畫***2***人物畫***3***宗教畫***4***山水畫
A***2******3******4******1*** B***3******2******1******4*** C***4******2******3******1*** D***2******4******1******3***
90、明清時期的科技發展與西歐文藝復興時期的差異性突出表現在*** ***
A.中國重視對傳統的繼承,西歐重視吸收外來文化
B.中國科技注重經驗總結,西歐確立了實驗科學
C.中國科技發展局限於農業,西歐發展工業技術
D.中國科技創新受到壓制,西歐科技創新得到社會推崇
91、分散地方權力,是古代對地方管理強化的最主要措施。以下屬於這一措施的是*** ***
①宋設知州、通判和轉運使 ②元設行中書省 ③明設三司 ④清設行省、將軍、辦事大臣轄區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2、宋元明清時期,中央集權制度有了很大發展,下列能正確反映這一時期皇權變化的示意圖***橫座標代表年代,縱座標代表皇權***是*** ***
93、中國古代對外交通經歷了由西北陸路轉向東南海路的過程,並在15世紀初創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實現這一轉變的根源是 *** ***
A.北方始終戰亂,南方相對穩定 B.資本主義在江南地區萌芽
C.古代經濟重心南移 D.科學技術的進步
94、明末清初學者唐甄在《潛書》中說:"二千年來皇帝皆盜賊。"與唐甄這種政治思想相似的思想家是*** ***
A.顧炎武 B.魏源 C.王夫之 D.黃宗羲
95、 古代中國社會"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農,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際,江南等地出現了"士商相混"的現象。這說明*** ***
A.禮教束縛解除,傳統觀念轉變 B.啟蒙思想產生,平等觀念深入人心
C.商品經濟發展,等級觀念淡化 D.商人地位提高,傳統社會結構解體
96、"連中三元"一詞來源於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製度。這裡的三元指*** ***
A、秀才、舉人、進士 B、狀元、榜眼、探花
C、解元、會元、狀元 D、鄉試、會試、殿試
97、我國某旅行社在安排某專案旅遊景點時寫道:"接折***閱讀奏摺***--見面***請皇帝旨***--述旨***擬皇帝旨意***--過朱***皇帝過目確定***--交發***下發旨意***......",該景點最有可能是*** ***
A.秦丞相府 B.唐尚書省 C.元中書省 D.清軍機處
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100題參考答案
1-5 DDCBC 6-10 DACAC 11-15 ADDBB 16-20 DABDC 21-25 CCCBD
26-30 ABDCB 31-35 DCAAB 36-40 DAABC 41-45 DAABB 46-50 BDCDA
51-55 CBBDA 56-60 ADBBD 61-65 ADBBD 66-70 ADBBB 71-75 DBABC
76-80 CBCAC 81-85 BCCBC 86-90 CBAAB 91-95 AACDC 96-100 CDC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