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電流教案

  是在學生初步瞭解電路和電路的連線的基礎上來認識電流的概念,會正確使用電流表,探究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電流的特點,下面小編分享了,供你參考

  物理電流教案

  [教學目標]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引出歐姆定律;理解歐姆定律的內容、公式、單位及其應用。在教學中注意對學生進行研究方法***控制變數法***的傳授,使學生通過對德國物理學家歐姆的瞭解,受到其刻苦鑽研精神和嚴謹科學態度的感染和薰陶。

  [重點 難點 關鍵]重點是歐姆定律所揭示的物理意義及其數學表示式;難點是歐姆定律的實驗及其設計;關鍵是做好本節的實驗。

  [教具]演示用電源、電流表、電壓表、開關、滑動變阻器及定值電阻***5歐、10歐、15歐各一個***、導線若干根。

  [教學方法]以實驗引導、分析比較、講授為主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通過前面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電流、電壓、電阻的概念。那麼,電流、電壓、電阻三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呢?這就是本節課我們所要學習和研究的問題。其實,這個關係早在十九世紀初時已被德國物理學家歐姆經過十年的艱辛探索總結出來了,成為電學中最重要的規律之一,即後來人們所稱的

  歐姆定律***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為了學習、研究歐姆定律,同學們,今天我們就試著用堂上短短几十分鐘,藉助於比歐姆時代先進得多的現成儀器,踏著平坦的道路重複一次歐姆及前人的研究工作,又來學當一次科學家,行嗎?***話音剛落,學生們都高興地同聲叫:行!***好!今天我們研究電流、電壓、電阻三者間關係的方法與物理學中常用的方法一樣,即先使其中一個量***如電阻***保持不變,研究其餘兩個量***電流和電壓***間的關係;再使另一量***如電壓***保持不變,研究剩下兩個量的關係;最後通過分析、綜合,就可總結出三個量之間的關係。

  ***一***實驗與分析***板書***

  1、實驗目的:研究電流、電壓、電阻三者之間的變化關係。

  2、實驗器材:電源一個、演示電流表一個,演示電壓表一個、開關一個、滑動變阻器一個、定值電阻5歐、10歐、15歐各一個,導線若干根。

  3、實驗步驟:

  ①設計電路圖和實物連線圖。***出示小黑板,如圖1所示,但先用兩張紙分別橫向蓋住電路圖、實物圖和表格***

  要求學生根據所給的器材和學過的***串、並聯***電路思考:應取哪種電路連線?並動手設計電路圖。與此同時,教師巡視並選出兩個代表性電路圖,再揭下小黑板電路圖蓋紙進行對照。可能出現跟小黑板上教師設計的電路不同,這時應因勢利導地說明,在串聯電路中電流只有一條通路,器材所接位置不同,不受影響。並向學生強調:無論哪種設計方法,都不能把儀表正、負極接反;在連線實物時應斷開開關,並將滑動變阻器滑片放到最大電阻位置。

  待多數同學都完成設計後,請兩位同學上講臺***他們是以後分組實驗的小組長***,按照電路圖連線實物圖,佈置其他同學設計表格。然後揭下小黑板上表格的蓋紙,讓同學們自己訂正。

  ***師生共同檢查、分析、訂正上面兩位同學連線的實物圖。***

  ②保持電阻R不變,研究電流I隨電壓U的變化關係。***實驗並板書***

  條件:在圖***b***中接入5歐的定值電阻。

  操作:按照表一做三資助實驗,每次都使電阻R兩端電壓按1伏、2伏、3伏遞增。

  記錄:觀察電流表示數並記在表一電流欄內。

  分析:同學們對三次實驗資料作分析比較後,可得“電壓增大幾倍電流也增大幾倍”的感性認識。

  結論:當電阻不變時,電流跟電壓成正比關係。***板書***

  ③保持電壓U不變,研究電流I隨電阻R的變化關係。***實驗並板書***

  條件:在圖***b***中,保持定值電阻R兩端電壓為3伏不變。

  操作:按照表二做三次實驗,依次分別接入5歐、10歐、15歐電阻。

  記錄:觀察電流表的示數、記錄在表二電流欄內。

  分析:同學們對三次實驗資料作分析比較後,可得到“電阻增大幾倍電流就減小几倍”的感性認識。

  結論:當電壓不變時,電流跟電阻成反比關係。***板書***

  初中物理電流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在於:1、“電流形成”的視訊材料選擇的較好。電荷這種微觀粒子人們是無法看到的,再好的實驗也不能出電荷極其運動。利用多媒體模擬電荷及其運動,向學生展示電流的形成過程,使得抽象的物理知識變的具體想形象,更以與學生理解電流現象。2、趣味小實驗利用的比較好,同時引起了師生的興趣。這個實驗不僅由新奇的實驗現象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與注意,更重要的是能突出做這個小實驗的目的:電流是有方向的。3、電流這個物理量引入的較好。既然在教學中把電流與水流進行了類比,那麼就乾脆通過比較水流的大小來比較電流的大小,使學生進行知識與方法的遷移。並且利用量筒接水的活動,使學生自然的得出電流這一物理量的定義,即體現了控制變數法,又利用了比值定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