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墨子的教育思想論文

  墨子是我國先秦時期重要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思想是"兼愛",要求人們做到"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墨子的教育思想對當代大學生教育的啟示》

  西南民族大學彝學院,重慶市400715

  【摘要】墨子是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教育方向、教育作用、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紀律諸方面的認識獨到而深刻,提出教育、學習,應勤于思考、重於行動,要體現人的行為等一整套教育理論,不僅開創了新的教學模式,而且在實行素質教育、培養創新能力、樹立科學的價值觀以及遵守組織紀律性等方面為當代大學生教育提供了理論依據,對我國當代大學生教育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鑑作用。

  【關鍵詞】墨子;教育思想;大學生教育;啟示

  墨子,姓墨,名翟,戰國時期魯國人,其創立的墨家學派與儒家學派並稱為“顯學”。墨子的思想學說可謂博大精深,著名學者張永義在其著作《墨子與中國文化》中指出:“墨子在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方面的見解不但豐富了中國思想史的內容,同時也深深地影響了戰國時期的其他各派。”[1]P33由此可見其思想巨大的影響力,其思想的影響力尤其體現於教育的諸觀點之中,通過對墨子教育思想的梳理,不僅為我國古代教育思想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而且為我國當代大學生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一、墨子教育思想的形成

  墨子生活在戰亂紛爭、社會動盪的戰國時期,社會積弊如山,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墨子認為戰亂、動盪的根源在於“強之劫弱,眾之暴寡,詐之謀愚,貴之傲賤”。於是,他就從教育入手,提出教育是實現平等、兼愛社會的重要手段,並且認為通過教育可以培養平等愛人、兼愛天下的“兼士”,能夠做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疾以分人,有道者疾以教人”,從而實現“萬民和,國家富,財用足,百姓皆得暖衣飽食,便安寧無憂”,[2]p9的理想社會。

  二、墨子的教育思想

  墨子的教育思想是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十分珍貴。他的學生多得可以和孔子相比,這是後來沒有一個學派可以做得到的事情。

  一 教育方向

  墨子的教育方向就是培養“有道者勸以教人”的“兼士”,以建立“兼相愛,交相利”的理想社會,可見墨子注重人才的道德教育。墨子認為,作為一個以天下為務的人才,不僅要有各種知識,更要有“兼愛天下”的道德境界。《墨子·尚賢上》提出了培養“兼士”要達到以下幾個要求:首先,要做到“厚乎德行”。即要擁有高尚厚重的道德品行。其次,要“辯乎言談”。即要具有流暢、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再次,要“博乎道術”。是指在知識才能方面,不但要掌握墨家的思想主張,而且要懂得實用技術,通曉治國安邦的方法。四者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他強調學生要具有高貴的品格和心憂天下的道德素養。

  二教育作用

  墨子認為教育的作用就是學以致用,能夠做到“志功合觀”。即墨子要求其弟子把學到的東西放在實踐中加以檢驗,能夠做到把動機和結果辯證的統一起來,以便獲得真知,強調了培養創新能力以及掌握科學的認識方法的重要性;墨子認為,言義而不行,是對義的褻瀆。勝綽是明知故犯,祿利薰心,為祿利出賣了義,所以墨子先生要勝綽回去。[3]p408可見墨子是嚴格要求其弟子做到學以致用的。

  墨子還認為教育的作用在於學生能做到“志功合觀”。即要把動機和效果辯證的統一起來,以便獲得科學的認知。墨子要求其弟子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症下藥,墨子的《魯問》中就體現了“志功合觀”的思想,“魯君謂子墨子曰:‘我有二子,一人者好學,一人者好分人財,孰以為太子而可?’子墨子曰:‘未可知也,或所為賞與為是也。釣者之恭,非為魚賜也;餌鼠以蟲,非愛之也,吾君主君之合其志功而觀焉。’”[3]p409這段話主要是說,魯君問墨子,他有二個兒子,一個喜歡讀書,一個喜歡捨散錢財救助別人,立哪個兒子為太子?墨子說:“憑這一點判斷是判斷不出來的,他們愛好學習與散財都是為了讓自己的名聲變得更好,比如說,釣魚的人恭敬的坐在河邊,不是感謝魚的賞賜,把誘餌給老鼠吃,並不是喜歡老鼠,我希望君王能夠把行為和動機結合在一起,辯證的評價。”由此可見,墨子教育學生要做到“志功合觀”,辯證的看問題,以便提高認知能力。

  三教育方法

  在教育方法方面,則提出強學強教,以行為本。強調了踐行諾言的重要性。墨子在社會經濟發展方面重視強本節用,在教育方法方面,墨子也非常重視以行為本,他指出一個兼士的本就是他的行為。墨子《兼愛中》篇中寫道“吾聞為明君於天下者,必先萬民之身,後為其身,然後可以為明君於天下。是故退睹其萬民,飢即食之,寒即衣之,疾病侍養之,死者埋葬之。兼君之言若此,行若此。”[3]p414這段話大概是說,墨子聽說做一個開明的君主,必須把所有人都當做自己,看見飢餓的人,給他飯吃,看到寒冷的人,就給他衣服穿,看到有病的人,就去伺候他,看到死去的人,就去埋葬她,兼士的言論是這樣的,行為也應該這樣。由此可見墨子強調踐行諾言的重要性。

  四 教育紀律

  在教育紀律方面,提出遵從鉅子的思想,強調了組織紀律性以及責任性的重要。墨子的鉅子制是當時獨具特色一種制度,首先,服從,是墨子教育紀律最重要的要求。從史料中可以得出:每個人都必須服從鉅子的命令,鉅子本人也要身先士卒的遵守墨學的教育紀律。

  三、墨子教育思想對當代大學生教育的啟示

  就當代大學生而言,他們多為獨身子女,在生活上對家庭的依賴過多,使得他們在心理髮展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墨子的教育思想中有許多有益的部分,對我國當代大學生教育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鑑作用。

  一 樹立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墨子認為培養人才不僅要培養具備各種技藝以及精通各種專業知識的人才,而且還要成為兼愛天下的“兼士”,以實現教育治國的目標。培養學生具備高尚道德情操的“兼士”。這是墨子非常具有價值的教育思想,對當今大學生教育具有重要的啟迪和借鑑意義。現在部分大學生的功利觀非常嚴重。所以我們應該借鑑墨子的德育思想,開展愛國主義,大力拓寬大學生德育的深度,培養大學生擁有科學的價值觀,同時要積極引導大學生正確的定位自己,發展自己,才能夠實現真正的全面的發展。

  二注重培養實踐的能力,以及創新的精神

  墨子是一個非常重視實踐的人,在實踐中獲得真知。這種教育觀念可謂開教育學之先河,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值得現代大學生教育的借鑑和研究。知識經濟需要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大學生必須具備創新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夠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學校應該為大學生搭建各種實踐平臺,把學生納入各種具體的各種實踐的過程中,從而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各種能力,使他們成為21世紀的創新型人才。

  三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

  墨子認為踐行諾言非常重要,要求他的弟子守誠信。這一點非常值得當代大學生借鑑。當代大學生在誠信方面的缺失,是非常令人擔憂的,考試作弊在校園中十分瘋狂,假學歷,假證書屢見不鮮,所有的這些現象都暴露出其價值取向出現了嚴重的偏差。所以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已經迫在眉睫,高校加大教育力度,國家應該建立健全誠信機制,社會也應該加強誠信教育的宣傳,使當代大學生能夠誠信的人。

  四加強大學生組織紀律性以及責任性的教育

  墨子嚴格要求其弟子遵守紀律,要有責任意識。這點也非常值得當代大學生借鑑。經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不能夠嚴格遵守紀律,責任意識淡薄,在生活方面,超前消費,沒有家庭責任感,在學習上,得過且過,胸無大志,不遵守班級規章制度,作弊成性;在個人感情問題處理方面,缺乏對他人的道義責任。所以加強大學生組織紀律性以及責任性的教育迫在眉睫,通過對其教育,全面提高其組織紀律性,以及責任性。

  【參考文獻】

  [1] 張永義. 墨子與中國文化 [M] 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

  [2] 孫詒讓. 墨子間詁[M]. 北京:中華書局,1954.

  [3] 鬍子宗,李權興,李今山,齊一,吳炯.墨子思想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