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音樂教育心理學論文

  音樂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和分析音樂教育過程中教和學的心理活動的學科。它是一門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研究人類對教音樂與學音樂的心理和大腦反應的學科。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論音樂教育心理學視野下的初中歌唱教學》

  摘要:歌唱是一種表演藝術,是人類表達情感的特殊音樂活動,而歌唱能力的培養主要體現為樂感的培養、情感的培養和心理素質的培養。歌唱表演中的情感主要來源於主體音樂表演中情緒體驗程度,從音樂教育心理學研究視角分析,這個過程主要包括情緒的刺激、情緒的記憶和情緒的強化三個階段。歌唱是音樂教育的主要手段,很多音樂家和教育家都十分重視歌唱的作用,因為歌唱可以給人的直接的音樂感受和體驗。本文從音樂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闡述了在初中音樂課中歌唱教學是如何進行情感體驗教學,提出了歌唱教學中應更多的關注學生對歌曲內在的情感體驗與表達,提高學生們的品位賞聽能力,全身心的投入到歌唱之中,使其身心得到愉悅和美化,從而樹立良好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歌唱教學,情感體驗,情緒刺激,情緒記憶,情緒強化

  歌唱是一種表演藝術,是人類表達情感的特殊音樂活動,在柯達伊的音樂教學體系中他將歌唱教學看作是音樂教育的主要手段,同時很多音樂家和教育家都十分重視歌唱的作用,因為通過歌唱可以使學生直接感受到音樂旋律和曲調的美感,從而更好的體驗和感受音樂所表達的情感內涵。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提出:“通過音樂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感受與鑑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1]學生們通過歌唱的學習和表演是實現新課標內容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

  音樂教育心理學是一門交叉學科,它涵蓋心理學、教育學及聲樂學,主要研究的是歌唱者在藝術表演過程中的心理活動規律。由於生理條件、心理狀態因人而異,使得聲樂教師在教學中更應遵循教學法則之間的內在本質聯絡,這種聯絡在一定條件下決定著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心態變化,最終將其培養成能夠獨立進行聲樂藝術表演或聲樂教育實踐的高階專業人才。

  一、初中音樂歌唱教學中情感體驗的重要性

  新課標的第一項就指出了音樂教育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要求,這體現了音樂這門課程是一門獨特的表情性、審美性的人文藝術課程。而音樂課最常見的也是最重要的表現形式就是歌唱,在歌唱的學習和表演中,學生們能直接的感受音樂作品帶來的旋律音調美,通過對旋律音調把握,才能很好的感受音樂作品給我們帶來的情感內涵。

  音樂它是一門能啟迪和表現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情感的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過程中“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對於初中學生來說,他們進入了人生的青春期,面臨著人格再塑造的第二誕生時期,他們的內心交織著錯綜複雜的矛盾和思想。因此,這個階段對於初中生來說,音樂歌唱教學中的情感體驗與培養是非常至關重要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加強歌唱情感的體驗,可以使學生能用音樂的形式來表達個人的情感,並能學會很好的與他人溝通、融洽相處;其次,音樂作為“教化”人的一項藝術,它可以使學生們的心靈得到淨化,陶冶學生的生活情操;再次,歌唱中情感的體驗能使學生們從中享受到審美的愉悅,從而培養其更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二、音樂教育心理學視野下的情感體驗的特質

  從心理學上講,“情感是人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特殊的反應形式。它是人對外界事物的態度,是人對客觀現實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體驗。從藝術價值上看,音樂是最富情感的藝術,是最容易激發和調動情感的,並能很好的實現個人的修養。”[2]

  相關的研究認為,“音樂的情感體驗是指音樂欣賞者和表演者在進行音樂作品欣賞和實踐時,將自身的內在情感與音樂作品本身所要表達的情感內涵進行交流,以獲得對音樂情感的認知過程。”

  在音樂教育心理學這個研究領域裡,將音樂的藝術情感分為三種形態:第一種是音樂的基本情感,即非喜、怒、哀、樂這些特殊化情感,它僅是一種直覺層面上存在的情感色彩,具有時間的限制性和無法控制性等特點;第二種是音樂的特殊情感,即我們常說的喜、怒、哀、樂這些帶有色彩的特殊性情感;第三種是音樂中聯覺引起的情感,也即說音樂活動中由聯想引起的與音樂本身相關的情感體驗。

  那麼,何為歌唱中的情感體驗呢?歌唱在普通音樂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學生們進行藝術實踐、音樂表現的常用手段,通過人自身的“樂器”來傳遞音樂的情感內涵。歌唱者可以通過兩個途徑來切身體會歌曲的情感:首先是通過自身的聽覺,感悟音樂的旋律色彩、節奏快慢、歌曲體裁等;其次就是根據文字的歌詞意思來領悟和理解歌曲是革命意志、英雄讚歌或是對生活的熱愛等情感內涵。

  三、影響歌唱表演情感的聲音載體

  影響歌曲情感的表達有諸多因素,從音樂音響形態的本質上看,情感直接與歌唱表演的速度和力度有關係。

  一歌唱表演中速度影響情感的表達

  音樂的速度要穩定,不能隨意變化,演唱快速的曲子時內心應該有穩定的節奏感,要做到快而不搶,否則就會破壞全曲的節奏,譬如歌曲《你們可知道》它的速度標記是Andante con molto,中速稍快一些,如果把它唱得很快,音樂顯得比較輕佻,沒有莫扎特式的典雅,特別在中段連線再現段前面的幾句宣敘句,常常會出現搶拍的現象,所以一定要注意旋律的相對穩定連貫。而演唱慢的曲子時,應該強調流動感,要做到慢而不拖,否則就會顯得沉重呆板,就會失去豐富的表現力。例如歌曲《紅豆詞》,它的速度標記是Andante―行板,也應該較緩慢,在緩慢中融入氣息的流動感,才能唱出那種哀怨的、如泣如訴的情感。

  一個優秀的歌唱家在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中,往往會存在這樣一種現象:歌曲中某些音的時值會被他們不同程度的延長或縮短,有些長時值的會被演唱的更長,短時值的被演唱的更短。這主要是歌唱者們對歌曲有主觀個性和有意義的把握。

  當然,對於一個傑出的音樂表演家來說,速度在任何時候都是一個極其活躍的變數,哪怕是在演奏或演唱最為嚴肅的音樂作品時,他們對速度的把握並不完全對照樂譜,而是會站在樂曲的全域性來巨集觀把握速度,根據自己對歌曲所表達意境和內涵的理解來進行相應的速度變化,因此,每個音的實際速度變化非與樂譜中的實際速度不太一致,甚至非常頻繁和劇烈。

  二 歌唱表演中力度影響情感的表達

  歌唱發聲的力度變化是歌唱藝術表現的重要手段.力度的變化主要表現在聲音的強弱對比和起音發聲的力度控制上.我們知道,任何一首作品都不可能從頭到尾採用相同的強度,失去了力度變化,聲音會顯得十分機械和呆板,歌曲所內涵的情感意境就無法正確的表現,讓人感到單調乏味。歌唱力度變化的意義如此重要,那麼影響力度變化的因素有哪些呢?

  音樂力度變化有時體現在邏輯強弱關係的變化方面,如有節拍位置決定的固定強弱關係;有時體現在節奏強弱關係的變化上,如切分節奏的節拍重音與節奏重音形成的強弱關係;有時體現在語言力度強弱的變化上,如為突出語言意義人為造成的語音力度變化;有時體現在音程,和絃,音型,調式等音樂因素張弛關係的強弱變化發麵,如大三和絃明亮給人強的感覺,小三和絃暗淡給人弱的感覺等諸如此類的強弱感覺關係;有時體現在語氣和情感情緒的強弱變化方面,如由情感,語氣引起的語音力度強弱的感覺;有時會體現在規定的力度記號的強弱變化方面,如音樂作品出於表情需要,在創作階段由作曲家以書面符號形式設定的音樂強弱關係等。上述許多歌唱音響的力度關係,並不是由單純的音強等級變化所引起,但毫無疑問,它們都會以各自方式影響著歌唱的藝術表現。

  四、從音樂教育心理學視野下的角度來探討歌唱教學的情感體驗策略

  音樂課程最核心的目標是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審美情趣。音樂教育的主要效應不在於知識和技能的多少,而是體現在薰陶、感染、淨化、頓悟等的情感層面上。因為音樂是情感的載體,情感是審美教育的基本特徵之一,音樂的特質就是情感抒發、情感撞擊和情感審美。所以在音樂教育中要牢牢把握情感審美這條主線。通過音樂情感的特質,不斷豐富學生情感,特別在接觸具體的歌曲時要培養學生髮現美、辨別美、享受美的能力,即使基本技能的訓練也要有美的因素的滲透其中。同時要培養學生豐富的歌唱情感,善於用歌聲表達和表現美的能力。久而久之,學生的美感自然就會提高,並且樂意在美的環境裡學習活動,這無疑將會促進良好的課堂歌唱教學環境的建立,使歌唱學習與課堂教學環境形成和諧的統一。那麼,在初中的音樂歌唱教學的課堂上,教師講解了如氣息、聲帶振動、共鳴、咬字吐字等相關的歌唱技能方法後,就要在如何恰當表達歌曲的情感內涵上下功夫。那麼,從音樂教育心理學的角度如何來實施歌唱中情感的體驗與表達呢?筆者從三個方面來闡述。

  一 對學生進行情緒上的刺激

  情緒刺激,即是對音樂作品進行感官上的欣賞與認知。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在課堂上教師們只有讓學生們多聽即將要教唱的作品,通過聽覺感官上的刺激,使學生對歌唱作品所要表達的意境和情感能真實的感知。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歌曲中所表達的喜怒哀樂的情感會感染著學生們的情緒,使他們的情緒隨著音樂所表達的情感變化而變化,甚至學生們的情緒會與音樂作品中的情感形成共鳴,從而使他們進入某種情緒狀態。初中音樂課歌唱教學中,倡導完整而充分的聆聽音樂作品,也即用音樂的實際音響來刺激學生們的聽覺,使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獲得相應的情緒感受與體驗。所以,音樂教師在教授學生們歌唱時,可以先讓學生們提前感受歌唱作品中的情緒,除了直觀的聽覺刺激之外,還可以通過外化的姿體動作來給學生們形成視覺上的刺激。

  情感因素在歌曲當中主要由歌詞、體裁、結構這三個要素決定的。其中歌詞是以文字形式來呈現,屬於隱形的情感要素;體裁和結構等相關的音樂語言符號所呈現的音樂情感屬於顯性情感要素。在進行歌唱教學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通過聽覺體驗直觀的把握好顯性情感要素,同時更要體驗其內在的隱性情感要素。

  如教唱《長江之歌》時,在進行歌曲的有關背景知識介紹和引導之後,然後播放歌曲,欣賞音樂的材料,用實際音響來刺激學生們的聽覺感官,讓學生們根據旋律線條和節奏的舒緩程度直觀的體驗歌曲的意境和所表達的情緒。通過視聽,同學們初步感受到《長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風格的進行曲,它的氣勢磅礴,寬廣巨集大;當學生對歌曲中的顯性情感要素有了初步的體驗後,教師就要向學生講解歌詞,適當的時候讓學生朗誦歌詞,發掘歌詞的深刻內涵,在朗誦的過程中去體驗音樂的隱性情感因素。

  二 激發學生的情緒記憶

  何為情緒記憶呢?

  情緒記憶又叫情感記憶,以過去生活經驗為主體,儲存在人腦中的某種強烈或深刻的情緒、情感體驗,這種體驗來自主體對其所經歷過的某種情境或事件的感知。情緒記憶依賴於主體對過去生活經驗的情緒體驗和最近新接觸的情景體驗或刺激,它可以是一段特殊的經歷,也可以是一首音樂作品情緒的刺激。學生們在面對特定的聲樂作品所呈現的情緒內容時,這種情緒內容就激活了他在生活中過去相應的情緒體驗,並會以這種情緒體驗為前提來恰如其分地解讀和表達歌曲中的情緒和情感。

  如教師在教唱《踏雪尋梅》這首歌曲時,老師播放了音樂讓同學們初步欣賞和體驗歌曲所帶來的情緒刺激,學生們在情緒刺激的階段主要體驗到的是《踏雪尋梅》在情緒上總的特點――興奮、愉悅。情緒刺激完成之後,教師又將音樂播放一遍,讓學生帶著思緒和問題聆聽,同時引導學生們回憶和想象自己類似的賞花經歷或雪中尋梅的情景,促使學生感覺自己放佛身臨其境,這樣的情緒記憶就更容易使學生體驗音樂抒發的情感基調,學唱起來也能更好的把握歌曲的主題,並能聲情並茂的將歌曲演繹完整。

  總之,情緒記憶在歌唱學習和表演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有了相應的情緒體驗和情緒記憶,才會準確的領悟作品所表達的情感意境和情感核心。反之則無法領略作品內在的、深切的、真誠的情感。

  三 對學生們進行情緒強化

  何為情緒強化呢?心理學家認為:“所謂強化,一般指影響有機體在活動過程中產生某種反應可能性的力量。”[3]那麼怎樣進行情緒的強化呢?

  首先,情緒強化不可能對多種情緒同時進行強化,而應有計劃、有側重、有針對的根據歌曲所蘊涵的情緒和表演者的情緒記憶特點分類進行。在歌唱教學中不能讓學生時而進行這種情緒的體驗,時而進行那種情緒的強化,而是要以一種穩定的情緒表演形態呈現。如在教唱《踏雪尋梅》這首歌曲,新課結束之後,教師可以進行教學拓展,將有關讚美雪、梅的歌曲如:《沁園春・雪》、《我愛你塞北的雪》、《紅梅贊》、《梅花引》等等,通過欣賞這些歌曲來強化學生們類似的情感,使學生們正確的體驗到了相應的情感的同時,能形成自己的個性化情感體驗。

  其次,歌唱中情緒的強化必須以一定的時間和次數為基礎。如果強化的時間和次數太少,學生們在情緒體驗的廣度和深度上很難形成情緒刺激和語音運動的聯結。因而,音樂課堂上對歌曲作品的情緒體驗要進行多次的強化和鞏固,已形成學生們的更有深度和廣度的情感體驗。

  第三,歌唱中的情緒強化還應具有時間的連續性,即音樂訓練中同一型別的情緒體驗最好連續不斷的出現,以便學生對某一型別的情緒體驗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感受。

  結語:歌唱教學是中學音樂教學中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學生們最易於接受和樂於參與的音樂實踐活動,而情感作為一種心理因素,其在審美、藝術創作和藝術欣賞活動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②所以在歌唱教學中,除了要注重歌唱技能的教學實踐,更要注重學生歌唱情感的培養,積極引導學生們去體驗和表現歌曲的內在思想情感,激發他們富有感情、聲情並茂的歌唱。通過情感體驗的歌唱的學習,使學生們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薰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對他人、對人類、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與追求。由此可見,情感教學是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重點。作者單位:貴州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參考文獻:

  [1]2011年版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

  [2]潘露潔. 關於初中歌唱教學“情感體驗”的思考與探索[J].2010.5

  [3]盧家楣.情感教學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92

  [4]鄭茂平 主編.江琦 副主編. 音樂教育心理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8

  [5]向章元.論歌唱教學中情感的培養[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音樂系,2010.6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