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社會學的語言學轉向與語文教育改革
論文關鍵詞:社會學 語言學轉向 教育改革
論文摘 要:社會學的語言學轉向表明,認識社會、直面經驗事實需要認識人們的日常生活,而認識人們的日常生活又需要認識語言。語言與日常生活之間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絡,語文教育若能處理好語言與日常生活之間的關係,推動語文教育的生活化,有助於學生認識社會和人生。
一、社會學的語言學轉向
社會學是以直接面對經驗事實的面貌出現的,而經驗事實是人們通過日常交往行動展開的,藉助語言溝通的交往行動是經驗事實的基本內容。從這個角度說,社會學產生之初就內在註定無法迴避語言學問題。然而,由於長期以來受主觀與客觀二元對立思維的影響,早期的社會學雖然極力強調直面經驗現實,但這裡的現實是非經驗的、抽象的,現實中的主觀因素被淨化了,相應的作為主觀因素重要體現的日常語言也被忽視了。
社會學真正的語言學轉向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以後,語言學問題進入社會學的主流視野。當代解釋學大師伽達默爾認為,語言是人類最基本的存在。在生活中,語言不僅展開了自我,而且也把自我帶入了社會。語言同現實世界不是主觀同客觀的對立關係,而是統一的過程,因此研究現實世界應當關注語言。活生生的語言在行動之中,同時現實的行動一定是言談著的行動,解釋學的語言學研究同社會學的社會行動研究直接統一。因此,研究語言應當面向社會行動,而研究社會行動又必須面對語言。
社會學的語言學轉向有其全面展開的現實基礎,即後工業社會的來臨。人類社會經歷了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後工業社會的發展歷程。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的基本矛盾是人與自然的直接關係,後工業社會來臨使問題發生了實質的變化,人類社會的主要任務不是從自然中獲取生活資料,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社會的基本矛盾也由人與自然的直接關係轉變為人際關係。基於此,從人際關係出發,在人與人、人與社團、社團與社團關係中認識人類社會,成為越來越多社會學家的共識。人際關係最基本的形式是語言溝通,最核心的內容是通過語言溝通而達到理解、形成共識,當代一些重要的社會學流派紛紛把語言學問題作為自己的研究主題。
語言學轉向把社會學引入了一個交往世界或對話溝通世界,一個區別於科學世界和生產世界的日常生活世界。進入生活世界,從本真的日常生活中人的交往行動來理解社會,是轉向語言學後各個流派社會學的共同趨向。語言是主觀和客觀統一的過程,交往中我們不能把對方語言單純看作客觀現象去把握,而是要進入交流、溝通,設身處地去體驗和領悟。由此獲致的不是客觀事物的本質與規律,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共識,捕獲到的是創造著的意義。
由上可見,認識社會、直面經驗事實需要認識人們的日常生活,而認識人們的日常生活又需要認識語言。所以說,這裡存在一個認識鏈:語言—日常生活—社會。這也表明,語言與日常生活之間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絡,語文教育若能處理好語言與日常生活之間的關係,推動語文教育的生活化,有助於學生認識社會和人生。
二、語文教育與生活
語文與生活的關係是一個歷久彌新的話題。美國教育家華特指出:“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從生命開始,與生活同行,“聯絡生活”已成為語文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在語文教育與生活的關係上,葉聖陶先生有著獨到而深刻的見解。
1.語文教育是應生活的需要產生的。葉聖陶先生說:“咱們為了生活上的需要,從小就學習語言。”“儘量運用語言文字,並不是一種奢侈的要求,實在是現代公民必須具有的一種生活能力。”每一個社會成員都需要進行廣泛的人際交往,語言文字的應用是最基本的工具,否則就缺乏必要的生活能力。學語文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從根本上說,人一生下來,就存在著學習語言的環境。在長期的耳濡目染和長期的語用實踐中,逐步學會用語言與人交往,滿足不同範圍的交往需要。然而,葉聖陶先生告訴我們:“平常說的語言往往是任意的,不免有粗疏的弊病;有這弊病,便算不得能夠儘量運用語言;必須去掉粗疏的弊病,走到精粹的境界,才能算得儘量運用語言。” 2.語文教育的內容源於生活。貼近生活的語文教育“教什麼”,以寫作為例,葉聖陶先生對此有生動的闡述:“咱們每天認識些事物,研究些問題,習慣地完成一串串的思想過程。寫作不過是把它寫到紙上去罷了,並不是什麼特別稀罕的事兒。”生活是寫作的基礎,並不神祕,它只是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經驗思想情感的文字表述。“寫作就是說話,為了生活的種種需要,把自己要說的話寫出來。”總之,文章內容源於生活,文章才有生命力,生活的質量決定著文章的質量。當然,生活是廣闊的,並非生活中的一切都可拿到語文課堂上或者乾脆將課堂搬到生活中去。
3.生活是教育的本源性的決定力量。人的生活是人類社會一切活動的根基,教育以人為物件,就意味著要以人的生活為根基,滿足個體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不可能在真空中建構人的可能生活,生活的空間即教育的空間。教育只有注重向學生生活實際的迴歸,才有可能建構起理想的人生生活。
論文摘 要:社會學的語言學轉向表明,認識社會、直面經驗事實需要認識人們的日常生活,而認識人們的日常生活又需要認識語言。語言與日常生活之間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絡,語文教育若能處理好語言與日常生活之間的關係,推動語文教育的生活化,有助於學生認識社會和人生。
一、社會學的語言學轉向
社會學是以直接面對經驗事實的面貌出現的,而經驗事實是人們通過日常交往行動展開的,藉助語言溝通的交往行動是經驗事實的基本內容。從這個角度說,社會學產生之初就內在註定無法迴避語言學問題。然而,由於長期以來受主觀與客觀二元對立思維的影響,早期的社會學雖然極力強調直面經驗現實,但這裡的現實是非經驗的、抽象的,現實中的主觀因素被淨化了,相應的作為主觀因素重要體現的日常語言也被忽視了。
社會學的語言學轉向有其全面展開的現實基礎,即後工業社會的來臨。人類社會經歷了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後工業社會的發展歷程。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的基本矛盾是人與自然的直接關係,後工業社會來臨使問題發生了實質的變化,人類社會的主要任務不是從自然中獲取生活資料,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社會的基本矛盾也由人與自然的直接關係轉變為人際關係。基於此,從人際關係出發,在人與人、人與社團、社團與社團關係中認識人類社會,成為越來越多社會學家的共識。人際關係最基本的形式是語言溝通,最核心的內容是通過語言溝通而達到理解、形成共識,當代一些重要的社會學流派紛紛把語言學問題作為自己的研究主題。
由上可見,認識社會、直面經驗事實需要認識人們的日常生活,而認識人們的日常生活又需要認識語言。所以說,這裡存在一個認識鏈:語言—日常生活—社會。這也表明,語言與日常生活之間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絡,語文教育若能處理好語言與日常生活之間的關係,推動語文教育的生活化,有助於學生認識社會和人生。
二、語文教育與生活
語文與生活的關係是一個歷久彌新的話題。美國教育家華特指出:“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從生命開始,與生活同行,“聯絡生活”已成為語文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在語文教育與生活的關係上,葉聖陶先生有著獨到而深刻的見解。
1.語文教育是應生活的需要產生的。葉聖陶先生說:“咱們為了生活上的需要,從小就學習語言。”“儘量運用語言文字,並不是一種奢侈的要求,實在是現代公民必須具有的一種生活能力。”每一個社會成員都需要進行廣泛的人際交往,語言文字的應用是最基本的工具,否則就缺乏必要的生活能力。學語文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從根本上說,人一生下來,就存在著學習語言的環境。在長期的耳濡目染和長期的語用實踐中,逐步學會用語言與人交往,滿足不同範圍的交往需要。然而,葉聖陶先生告訴我們:“平常說的語言往往是任意的,不免有粗疏的弊病;有這弊病,便算不得能夠儘量運用語言;必須去掉粗疏的弊病,走到精粹的境界,才能算得儘量運用語言。” 2.語文教育的內容源於生活。貼近生活的語文教育“教什麼”,以寫作為例,葉聖陶先生對此有生動的闡述:“咱們每天認識些事物,研究些問題,習慣地完成一串串的思想過程。寫作不過是把它寫到紙上去罷了,並不是什麼特別稀罕的事兒。”生活是寫作的基礎,並不神祕,它只是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經驗思想情感的文字表述。“寫作就是說話,為了生活的種種需要,把自己要說的話寫出來。”總之,文章內容源於生活,文章才有生命力,生活的質量決定著文章的質量。當然,生活是廣闊的,並非生活中的一切都可拿到語文課堂上或者乾脆將課堂搬到生活中去。
3.生活是教育的本源性的決定力量。人的生活是人類社會一切活動的根基,教育以人為物件,就意味著要以人的生活為根基,滿足個體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不可能在真空中建構人的可能生活,生活的空間即教育的空間。教育只有注重向學生生活實際的迴歸,才有可能建構起理想的人生生活。
最近訪問
- 淺談社會學的語言學轉向與語文教育改革
- 精選情侶的簽名
- 2017太原市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及答案
- 初一語文手抄報設計
- 員工個人的試用期工作報告書
- 2016年吉林省重點中學高三語文聯考試卷及答案
- 怎麼能去黑頭有效果
- 宿舍安全消防責任書範文
- 聯想筆記本藍芽外圍裝置顯示歎號怎麼辦
- 2018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及答案
- 煤礦畢業實習鑑定個人總結
- 關於銷售的勵志故事
- 好聽傷感的留言句子
- 浙江高三政治模擬試卷及答案
- 健康之路女性交際不良表現
- 大學學生會面試時簡短自我介紹
- 面試文藝部自我介紹模板
- 大學學生會面試三分鐘自我介紹
- 學生會文宣部自我介紹範文
- 女生面試文藝部自我介紹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