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德育畢業論文模板範文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德育教學。而小學作為九年義務教學的起始,也是學生的啟蒙教學,由此,小學德育教學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德育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小學德育畢業論文範文一:小學生不良思想行為產生的渠道及克服策略

  論文摘要:小學階段是人生成長的起步階段,是人們基本觀念、基本素質形成的起步階段。小學教師擔負著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鋪路工工作,小學教師工作的優劣將直接關係祖國花朵的成長,關係著祖國未來的命運,關係著未來億萬人民的國民素質。因此,研究、探討小學生的成長教育問題至關重要。

  論文關鍵詞:小學生,不良思想行為,克服辦法

  小學階段是人生成長的起步階段,是人們基本觀念、基本素質形成的起步階段。小學教師擔負著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鋪路工工作,小學教師工作的優劣將直接關係祖國花朵的成長,關係著祖國未來的命運,關係著未來億萬人民的國民素質。因此,研究、探討小學生的成長教育問題至關重要。

  本人多年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打算就當今小學生不良思想行為的產生渠道及克服辦法,談點粗淺認識,請專家同行批評指導。

  一、小學生不良思想行為產生的渠道

  1、來自傳統的應試教育制度的根深蒂固的影響。

  我國應試教育就像一個無形的幽靈,頑固地佔據著不小一部分學生家長甚至教師的心靈。總認為學“學而優則仕”,學習好了,就可以上名牌大學,未來就可以吃輕閒飯,拿高工資,享受幸福生活。不少家長要求自己的孩子以某某某人為榜樣,堅受十年寒窗苦,死肯書本,“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樣一來,不少小學生的學習目的被嚴重歪曲,助長了小學生的狹隘心理,置國家、民族大利益而不顧,只想到為了父母、自己而苦讀書。

  2、來自社會大環境的渠道

  ①社會真實差距懸殊,貪汙腐敗風氣,不知怎麼的從家長和某些大人們的口中,傳給了小學生的耳中。我班有幾個學生在一次交談中就公然講到:“我三表叔有三套房子,常在網咖玩女人”,“我們縣裡的某某,三年管礦產,得貢上千萬”。這就嚴重影響我黨我國的在人們心中的崇高威望,像鴉片一樣,毒害著孩子們得心靈。

  有些比較貧困的學生,見到校內、班內條件優越的學生,在吃穿上奢侈,在言語上傲慢,便自認貧困是命裡註定、情緒低沉、說話、行為拘謹、小心,個別家庭貧困學生甚至不願意家庭優異學生一起學習玩耍。在校內班上形成了一條貧富溝渠。這種情形,損害著學生正常健康心理,影響著班上團結。

  ②目前在我們縣城在我校周圍,到處都有大大小小的賭場。一些賭徒們白天賭,夜裡通宵賭。每到午夜,行人走大街小巷,可以聽著賭場的搓麻將聲。不少家庭,因賭輸而夫妻吵打、離婚。不少學生家長就是賭場常客。年幼單純的孩子們,見到這種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渣滓,不知做何想法。

  還有遍佈城內的網咖、凶殺遊戲、黃色影碟、無不直接影響著孩子們。

  ③來自家庭的影響

  目前,大多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其父母視他們為掌上明珠,過分溺愛,不加約束,不注意自幼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生活、衛生習慣,以及禮貌待人,是非觀念,還有助人為樂、感恩同情心理。慫恿孩子不良思想和行為日漸發展。久而久之,這類學生身心之病便難以醫治了。往小了說,對父母家庭是一大損失,往大了說,對國家也是一種損失。

  ④在學生中有少數“害群之馬”,即“問題學生”,這種學生各班都有一個、兩個。個別年級的“問題學生”甚至還與社會上的不三不四的小青年勾結在一起,常在學校引誘著一些品德差、學習差、紀律差、身沾惡習的學生。這類“問題學生”,老師頭疼難教,但他們的威力影響力確實很大,會把不少學生引向歧途。

  ⑤來自學校的工作失誤

  按照常理說,學校是管理、教育學生的正規處所,但是,由於學校的管理,教師的素質和教師的工作方法及態度出現偏差,對學生思想行為的養成影響極大。例如:教師言行的不科學,結果對學生問題的處理失去了公平、公正和民主的原則;或者教師偏向偏袒學習好的學生,對某方面的差生用簡單粗暴的方式處理,使學生心理埋下了仇恨學校、教師的種子。有的教師對學生的缺點與過錯,處理不當,也會惡化學生不良思想與行為產生與發展。

  ⑥來自學生的弱點

  青少年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階段,生理與心理上都未脫離稚氣。他們的分辨是非能力很差,很容易受到來自學校、家庭、社會上這類不良風氣的影響與侵蝕。弄不好就會被歪分邪氣所吸引、誤導、走向不良軌道。

  二、克服辦法

  社會是個“萬花筒”,它千奇百怪,它香花與毒草並生,正確與謬誤同在。誰能擁有自身的識別是非的能力,能就能穩操航舵,把握前進的方向,永遠不失革命的政治方向。作為教育、管理學生的導師,應該從以下方面,努力工作,使負面影響達到最低值,正面影響達到最高值。

  上文所說的關於來自社會和歷史渠道對學生的負面影響,我們一個普通小學教師無法改變現實。但是來自學校和家庭方面的原因,可以通過教師的努力,逐步克服。

  譬如當家長的,完全可以通過學習提高思想認識,拋棄“讀書做官”,“學而優則仕”的舊觀念。不一定萬人去走“升學”的獨木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可以根據孩子的現實愛好與特長,重點培養,今後就吃自己的專業特長的飯不一樣很好嗎?

  再者,家長一定要處處事事做子女的表率,不要把孩子關在小屋裡做作業,自己去賭場打牌。這對孩子的影響太壞了。家長要看到孩子的每一點微小進步,少指責、少批評,別譴責、別挖苦,多表揚、多肯定。讓孩子覺得自己也有長處,建立起信心,克服缺點,健康成長。

  家長還要別去麻將館,別與配偶吵打,別說髒話,處處在孩子的面前表現出是非正義的化身,做關愛、指導孩子的慈父母,使得孩子覺得父母是最親的親人,又是嚴格可愛的恩師。學生的心理與性格是千差萬錯的,教師當用心地去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殊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想盡一切辦法,克服學生不良的思想與行為。只要每個教師工作出色,我們的下一代就有希望,祖國的未來就有希望,全民族的素質就會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德育教學工作中匯入感恩教育模式探討——以南寧市東葛路小學為例盧華今日南國理論創新版2008-07-25

  2、對話教學在小學德育教學中的嘗試鄒劍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01-30

  小學德育畢業論文範文二:點燃學生主動學習的火炬

  論文摘要:點燃學生主動學習的火炬-論文網

  論文關鍵詞:點燃,學生主動,學習,火炬

  語文知識的學習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本身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因此要求學生必須有一種主動意識,積極地觀察世界,主動地感悟生活。葉聖陶先生說:“怎樣啟發學生,使他們自覺的動腦筋,是老師備課極其重要的專案。這個專案做到了,老師才真正起了主導作用。”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我認為,課堂必須本著從學生出發,歸宿於學生的原則,千方百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學生自身的潛能,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教學中來。

  那麼,如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呢,在教學中我有以下兩點感悟。

  一、抓好課前五分鐘激發上課熱情

  充分利用課前5分鐘學生尚未進入學習狀態的時間,這既是教師課堂教學的良好前奏,也是使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環節。

  1.每天課前按學號也可以按座位輪流,讓學生在黑板上摘抄名人名言和詩詞歌賦各一句,藉以提高學生修養,同時積累寫作素材,為語文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安排兩名學生把自己昨天學習的知識中感悟最深收穫最大的那一兩點知識,設計成檢測題做成幻燈片投影演示,任意指派同學作答加以點評。

  這些活動,給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機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語文教學,將語文的聽說讀寫等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寓學於樂的掌握起來,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豐富了他們語文學習的生活,在日有所得、展現才華的過程中體現成功的喜悅。

  二、自命小測試題,提高學習效率

  鞏固複習是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好多學生對此不得法,沒興趣。這就需要教師一方面精心篩選作業題;另一方面要積極發掘能夠激發興趣的複習方式。

  高效有趣的學習方式很多,但我覺得每學一個階段讓學生編寫試題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文言文單元是很多學生學習的難點,文言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等等,枯燥而難記易忘,我開始時用常規做法,將文言文單元期間,每天早讀與上課都給學生留大量時間去記憶,然後檢測,可是檢測效果很不如意,且我發現每天如此學生開始產生厭煩情緒;有一次我突發奇想,讓學生每人出幾種型別的文言檢測題,然後同桌交換作答,答完後,出題的同學負責評分並解析。我發現學生積極性很高,每個人都儼然變成了同桌的輔導員,而在給同桌講解的過程中自己也牢牢的掌握了許多詞彙。後來詩歌單元學完後,為促進學生背誦熱情,我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詩歌背誦比賽。這次的活動同樣是讓學生自己設計題型,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出題的過程就是複習鞏固的過程,而且不是平時那種被拷問的被動心態下的複習背誦,而是一種拷問他人的主動心態下的才華展示。學生自主出題的過程比競賽本身更有意義,在這個過程中全班幾乎全體參與,學生不僅熱情高漲,有很多同學還反覆修改自己的試題,來顯示自己比他人題型懂得多出得巧。藉助出題的方式,的確收到了很好的複習效果,這學期,我班的學生期中考試成績提高非常明顯。

  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動手編寫試題還可以推廣到語文學科其他型別的知識點上,比如現代文閱讀、詩歌鑑賞、作文等方面。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內心裡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讓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如果不向這種需求提供養料,即不積極接觸事實和現象,缺乏認識的樂趣,這種需求就會逐漸消失,求知興趣也與之一道熄滅。

  參考文獻

  1、小學德育教學與生活實踐的結合措施王香玲課程教育研究2016-03-15

  2、去政治化的趨勢和生活化的迴歸——淺談我國小學德育課程教學大綱課標演變歷程曾學元教師201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