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數學教育畢業論文

  在資訊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傳統教育行業在迎合時代發展需要的同時,也迎來了更加艱鉅的挑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沉浸理論下小學數學教育遊戲設計研究 》

  一、沉浸理論的定義

  沉浸理論即Flowtheory,是指當人們在參與一項具有挑戰性但自己又有能力解決的問題時,會自覺過濾所有不相關的因素,完全地投入到情境當中,並能夠完成自我鼓勵的心理狀態。伴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與電腦相關的活動也把沉浸理論沿用進來,隨後沉浸理論被推廣到網路環境當中。青少年在玩遊戲時能夠全神貫注,全力針對目標,反應迅速,毫無時間感,並且腦電波處於極度活躍狀態。於是,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被總結為是具有沉浸理論性質的自我迷失和自我鼓勵。若能夠將青少年玩遊戲時獲得的沉浸體驗應用到遊戲教學中,能夠促進青少年發現與探討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二、教育遊戲

  教育遊戲是指將傳統教育和遊戲的優點結合起來,在實際教學中以娛樂形式實現教學目的。遊戲性和教育性是教育遊戲的兩個特徵。遊戲性是指從大範圍上講教育遊戲是屬於遊戲的,具有遊戲的特徵;教育性是指教育遊戲是為了教育,不是為了娛樂。教育遊戲是將“玩”和“學”結為一體的遊戲方式。

  三、沉浸理論下小學數學教育遊戲設計

  ***一***設計要求

  在沉浸體驗中,把握平衡狀態是非常有必要的。即技能低的人在初次玩遊戲時遊戲難度須與他的技能相配,他才會處於沉浸狀態,他的技能便會隨著時間提升,如果仍然讓遊戲者挑戰初級遊戲,他會產生厭煩情緒。因此,需要給遊戲者提供更高難度的遊戲。所以,在小學數學教育遊戲的設計上也應把握人與遊戲的平衡狀態。小學數學教育遊戲設計應注意到學生的特點,一方面,小學生年紀小,智力發育有限,數學教育遊戲設計應該在結合課本知識的同時採用簡單的原則,要根據學生的表現隨時調整遊戲難度,將重點放在遊戲的啟發性和教育性上。另一方面,應注意沉浸體驗的感知性和時間性。小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在課堂上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因此在設計遊戲時應符合小學生的特點和學習心理。

  ***二***遊戲設計型別

  基於沉浸理論下的小學數學教育遊戲設計的要求,大體可將小學數學教育遊戲設計為挑戰型和互動性兩大類。結合小學數學教材,挑戰型遊戲有連線遊戲、迷宮遊戲、推理遊戲等。互動性遊戲大多是電腦遊戲、競賽類遊戲。挑戰型數學遊戲一般是任務性的,比如:一筆連九點遊戲,將九個點排成三行三列,學生用四條連續的直線將所有點連線起來,不能交叉,這一型別的遊戲有利於提升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的遊戲能夠鍛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推算能力,比如一到九這九個數字,橫豎斜相加都等於十五,讓學生進行排列。這樣的遊戲有助於讓學生沉浸在遊戲中時激發學生的挑戰力和興趣。互動性遊戲主要是以互動為特點,利用學生的空間和結構思維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撲克牌湊十遊戲,將撲克牌中的“10、J、Q、K、大王、小王”除去,小學生兩個人一組,每人分發1-9的9張撲克牌,讓其中一個小孩拿出一張牌,另一個小孩根據出牌的小孩給出的數字計算自己需要拿出的數字,兩個數字相加等於10則為成功。再比如七巧板遊戲,學生要利用不同的形狀結構將七張形狀不一的卡片拼成一個正方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

  ***三***遊戲教學方案

  對於小學數學教學遊戲設計,每個教師都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總結一套教學流程,大體上的順序是:教師講解概念、介紹遊戲內容和規則、教師向學生示範、學生參與遊戲、展示結果並交流經驗、教師總結。以“數三角形遊戲”為例:教師向學生介紹認識完三角形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向學生展示上圖,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向學生介紹簡單的三角型組合方式,讓學生自己發散思維,在圖中尋找更多的三角形。圖中共有78個三角形,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三角形的層數進行刪減。以上圖為例,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可以進行小組活動,教師在巡視指導時,鼓勵找到數量較多的三角形的學生尋找更多的三角形,指導找的數量較少的學生擴大思考範圍,考慮更多的組合形式。最後教師讓尋找到三角形最多的同學展示自己的尋找方式和結果,與大家交流自己的經驗。最後教師利用多媒體將不同的組合形式用不同的顏色分解出來,讓學生能夠一目瞭然地看到自己在進行遊戲時沒有考慮到的組合形式。這種遊戲教學方式很容易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鍛鍊學生的思維方式。教師可以藉助網路資源,根據實際向學生教授的知識,為學生設計不同的遊戲型別,例如:數獨遊戲、綿羊、狼、草的過河順序等。小學數學教育遊戲設計主要是依靠老師將學生帶到遊戲中,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沉浸在遊戲中時還能學到知識。以沉浸理論為依據進行的小學數學教育遊戲設計,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教育與遊戲的平衡。讓學生體會到不同於傳統模式的課堂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及教師的教育水平都有極大的幫助。

  篇二

  《 農村小學數學教育研究 》

  摘要:許多藏區農村小學由於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經濟落後等因素,造成小學數學教育落後。因為學生偏少,一些藏區農村小學甚至是單班學校。這些單班學校缺乏足夠的師資和教學設施,教育理念也比較落後,沒有完善的評價體系。針對藏區農村小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筆者探討了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藏區農村;小學數學教育;存在問題;改進方法

  很多藏區農村小學由於處於偏遠地區,所以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經濟條件相對落後,這些小學的教育也相應落後,很多村子只有單班學校,整個學校只有幾名學生。在這種現實條件下,藏區農村小學的數學教育水平比較落後。數學教學的落後影響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

  一、藏區農村小學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藏區農村小學師資力量薄弱

  藏區農村小學所處經濟條件落後地區,教師待遇普遍不好。很多師範畢業生不願意來到藏區農村小學工作,甚至當地的畢業生也不願意回到家鄉任教。這種狀況就造成藏區農村小學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教師業務水平不足。藏區農村小學的教學設施也非常缺乏。由於經費欠缺,很多藏區小學沒有現代化的教學裝置,比如電腦、投影儀。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裝置缺乏造成藏區農村小學數學教育落後,不能夠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二***藏區農村小學的教師普遍教學方法落後

  由於藏區農村小學師資力量薄弱,這些學校通常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就是教師講解,學生聽講,配以少量的練習。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夠有效地傳授數學知識,讓學生掌握數學思想,使學生形成數學技能。很多教師想改進教學方法,可是缺乏教學資源,自身能力又不夠。

  ***三***.藏區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內容不配套

  藏區農村的小學生漢語水平比較低,而在這些藏區農村小學中所使用的教材基本都是全國統一編寫的漢語小學數學教材,或者是漢語小學數學教材的翻譯本。由於文化、歷史、經濟等原因,漢語小學數學教材不能夠適應藏區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教材中所列舉的例項藏區農村小學生都沒有見過。翻譯本教材還可能出現一些翻譯的問題,比如詞不達意等。教學內容的不配套也制約了藏區農村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

  ***四***藏區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評價體系不完善

  在這些藏區農村小學中,缺乏比較好的評價體系。藏區農村小學一般是在期中和期末進行比較簡單的考試,試卷由小學數學教師自主命制。這種評價體系不能很好地考查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師的教學情況。所以不完善的評價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藏區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

  二、對改變藏區農村小學數學教育的思考

  ***一***當地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

  首先,要提高藏區農村小學教師的工資待遇,吸引優秀的師範院校畢業生投入到藏區小學數學教育中去,鼓勵更多的藏區師範畢業生回到藏區農村小學任教。還需要為在職的教師進行業務培訓,鼓勵他們提高業務能力,積極提升教學科研能力。為藏區農村配備現代化的教育裝置和實驗裝置教學條件改變後,教師隊伍會逐漸得到優化,教學模式會發生改變,藏區農村小學的數學教育質量自然會得到提高。

  ***二***在職教師應該提高自身教育能力

  在職的藏區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學習新課程理念,利用現有的條件優化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三***教育主管部門應該組織編制藏區農村小學數學教材

  藏區農村小學的教育主管應該組織專家編寫適合農村小學實際教學環境的教材。編制教材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藏區農村小學生所處的環境特點,所舉的例項要是這些小學生接觸過的。另一方面要注意教材的進度應該適合藏區農村小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最後還要注意藏區所處的文化特點。有了好的教材才可能有好的數學教學質量。

  ***四***藏區小學數學應該採用雙語教學

  在藏區農村小學數學課堂上應該採用雙語教學,把藏語和漢語結合起來,這樣既能夠把數學概念表述得清楚,又可以幫助小學生迅速理解數學知識。雙語教學需要大量掌握漢語和藏語的小學數學教師,教育主管部門應該積極培養。

  三、結論

  綜上所述,由於經濟和文化的原因,藏區農村小學數學教育比較落後。為了改變這種現狀,藏區小學所在當地政府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引進優秀教師,添置教學裝置和器材,編制統一的雙語小學數學教材,積極培訓在職的小學數學教師,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這幾個方面得到了改善,藏區農村小學的數學教育質量能夠得到提高。

  篇三

  《 小學數學教育與專業數學課程設計論文 》

  摘要:數學是小學教育階段的主要學科之一,小學數學課程的設定乃至全部數學活動,都要遵循其課程目標。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設計

  一、小學數學教育的理念及其變革

  伴隨著基礎教育的改革,小學數學的教育理念、教學目標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用“培養初步的思維能力”代替了“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這種變化首先體現的是數學教育理念的進步。多年來,數學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包括從小學到大學的數學教育***。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以及資訊時代的到來,各學科知識相互溝通、緊密聯絡,數學知識更是滲透到科學技術乃至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

  相應地,數學教育承擔的也不再僅是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其他形式的思維能力也需要在數學教育中加以培養、延伸。同樣,原來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也不只是通過數學教育來實現。因此,在數學教育中僅以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為目標是不合適的。以“探索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代替原來的“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這裡更加強調了知識的傳播向能力培養的過渡。過去,常常是講完某一學科知識以後,尋找幾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對照書本對比聯絡即可。而這裡強調的是“探索”的過程: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通過思索將問題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表達出來,指導他們解決。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提高的不僅是數學能力,而且加深了對整個數學的認識和理解。

  二、小學數學課程內容安排及其發展

  在設計課程內容時,不僅要依據課程標準,滿足學生需要,同時還應儘可能地反映數學學科的發展。小學數學是為學生打基礎的學科,其課程內容應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起著奠基作用的小學數學教育也必須與此相適應。小學數學課程中引進統計知識和現代資訊科技內容不僅順理成章,而且十分必要。有研究指出,對於數學學科知識的安排,各國各地區各有特色,具有一定的差異,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全都包括對學生進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探索、認識與交流,希望達到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的。

  2001年頒佈的新課程標準將原來的知識進行了整合,增加了實踐與綜合應用的內容,總體上含有四個領域的內容: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可以看到,課程內容結構的變化反映在兩方面:⑴數學課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在不斷地變革;⑵人們對數學課程的理解和數學課程的設計理念也在不斷地變化。總之,在我們設計課程時,既要考慮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又要考慮學生對這一學科的理解、情感和接受能力以及學生今後發展的需要。

  三、高師院校小學教育專業的數學課程設計

  由於小學教育專業的培養模式是“綜合培養、學有專長”,所以數學課程的設定,也不能單純地適應將來從事小學數學教學的需要,而應將數學課程分成兩類:⑴通識課程,面向所有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可根據各地區情況有所不同***;⑵面向理科方向的學生。我們僅對第二類數學課程設計進行探討。

  1、必修基礎課程。我們知道,作為數學學科的基礎課有三條主線──代數、分析、幾何。在高等代數中,多項式的理論起源於求方程的根。歷史上,求解一元二次、三次、四次方程都先後獲得成功。數學家在研究一元五次方程的根的過程中,引入了許多新的概念和結果,從而形成了現代數學的一個分支──抽象代數。幾十年來,它的基本內容與方法在數學的諸多分支,以及在通訊理論、計算機理論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2、必修應用類課程。必修應用類課程適宜安排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最優化理論及應用、模糊數學應用、數學建模。概率與統計的知識是近年來基礎教育逐漸增加的內容,新課程標準做了具體的描述。雖然統計學的研究基礎是資料,但是研究要藉助概率論的結果,因此必須先安排講授概率論基礎知識。講授數理統計時,要精心設計教學,努力使學生能夠經歷提出問題、收集和處理資料、作出預測和最後決策的過程;使學生不僅掌握統計與概率的基礎知識,還可以解決簡單的問題。

  要告訴學生,無論獲得資料還是分析資料,總是要滲透隨機與概率的思想。最優化理論包括了線性規化以及最優化基本理論及主要演算法介紹,它是現代管理、決策、經濟、金融乃至評估等工作領域的基本工具,也是數學應用的最廣泛的學科之一。講授過程最好結合實際應用模型。它所承載的歷史使命與重擔,越來越被更多的教育界人士所認識。我們這裡探討的小學教育專業中的數學課程設計,也只是處於剛起步不久的思考,實踐時間也不長。相信隨著專業的建設和更多學者的加入,將會使這種設計更加合理,人才培養方案也將更加完善。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