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教育畢業論文範文

  臨床醫學有很多教學方法,其中比較重要的一種教學方法就是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指通過精心選擇有代表性的案例,教師通過引導教學,使學生系統的理解掌握臨床醫學中的知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臨床醫學教育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臨床醫學問題式教學法應用效果

  摘要:目的:評價問題式教學法***PBL***教學模式在鄭州大學2009級本科臨床教學中的效果。方法:將鄭州大學2009級共計354名臨床醫學生隨機分為2組,分別進行PBL教學和LBL教學,比較兩種方法的教學效果。結果:PBL教學班學生期末理論考核成績、綜合能力LBL教學班學生明顯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PBL教學法適用於本科臨床教學,能夠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問題式教學法;臨床醫學;高等教育

  目前我國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授課仍以傳統教學模式***LectureBasedLearning,LBL***為主,LBL是以教師為中心,採取學生集體***灌輸式教學;臨床醫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其學習興趣不易提高。由於臨床醫學專業的理論性、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這種單向傳輸、死記硬背的被動教育模式不能激發醫學生學習興趣,鍛鍊其臨床思維。如何訓練和加強醫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成為了現代醫學教育的首要問題。問題式教學法PBL***Problem-BasedLearning,PBL***源於20世紀20年代,以問題為中心,進行開放性、探索性的學習模式,是國際上較新的一種教學方式。該模式實施的主要方法是提出問題-收集資料-小組討論-課堂討論-老師總結。該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強調臨床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通過對針對性臨床問題的探討,提高醫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培養臨床思維,由此解決醫學生的單向傳輸的學習問題。鄭州大學臨床醫學系於2006年引入這一教學方法,經過幾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問題式教學法。雖然PBL已經廣泛運用於各個領域並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效益,但對於高等教育臨床醫學生,尚未有但PBL教學法是否達到了之前的預期效果,我們仍沒有客觀的評判指標。因此,我們此次的研究旨在通過客觀的調查來評價問題式PBL教學模式在本科教學中的效果教學模式在鄭州大學臨床醫學2009級本科教學中的效果,以期為PBL教學法廣泛的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1物件與方法

  1.1研究物件

  選擇鄭州大學2009級臨床醫學五年制全體學生共計記354名。以班級為單位分成2組,實驗組32人接受問題式教學法***PBL組***,對照組322人採用傳統教學法***LBL組***。兩組學生在年齡、性別等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研究方法

  1.2.1實驗設計

  我校臨床醫學學制為5年。所有醫學生接受全部臨床專業課程。對照組根據我院課程的大綱要求採取傳統授課方法。實驗組,採用PBL教學法,具體方法如下:傳統教學與問題式教學相結合。傳統教學主要以系統性講解理論知識為主,問題式教學主要以學生討論為主,課前由老師設計病例發給學生,讓學生自學,課堂上由老師引導進行討論分析病例。

  1.2.2觀察指標

  ***1***期末理論考核成績:採用相同試卷對兩組醫學進行理論考核。成績均為百分制,包括臨床醫學5年制所有專業課程,包括婦產科學、兒科學、外科學、老年醫學、內科學、神經病學、傳染病學。

  ***2***效果評價:自制臨床醫學教學效果調查問卷,主要包括:①綜合能力評估: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學習興趣及主動性的提高程度、自學能力等方面,每個條目包括顯效、有效、一般、無效四個選項;前二者定義為“有效”;②是否考研。採用不記名填寫問卷方式。以上從客觀和主觀上分別評價兩種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1.3統計方法根據觀察指標資料型別的不同,應用SPSS17.0對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採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X±SD表示且採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檢驗水準為=0.05。

  2結果

  基本情況:共調查PBL組32名,收回有效問卷29份,有效率90.63%;調查LBL組354人,收回有效問卷293份,有效率82.77%。

  2.1期末理論考核成績

  期末理論考核科目包括:婦產科學、兒科學、外科學、老年醫學、內科學、神經病學、傳染病學;考核成績結果顯示:與LBL組相比,PBL組學生在所有考核科目中具有較高的成績,兩組在婦產科學、兒科學、外科學、老年醫學、內科學、神經病學、傳染病學的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效果評價

  2.2.1考研率

  在考研率方面,PBL組為81.3%,LBL組為71.1%,兩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2綜合能力評估

  總體上,大多數PBL組的同學對PBL教學法較為滿意並能很快適應這種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法相比,實驗組同學認為PBL教學在蒐集文獻資料、培養自學能力、建立正確的臨床思維方式、培養團隊寫作能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更有優勢,而在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習積極性方面差別不大,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方面存在劣勢***表2***。

  3討論

  我國目前醫學院校仍多采用傳統的授課模式,這種模式有利於教師將知識高效、準確地傳授給學生,並極大地節約了教育資源,這種教學法至今仍是其他教學法不可替代的。①但對於醫學生,過於重視知識的重要性,而忽略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對其以後適應臨床工作是不利的。②PBL教學,將醫學生置於臨床問題中,有利於調動醫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轉變學生思維方式,有利於學生獨立思考、理論結合臨床,靈活應用知識,有利於加強人際交往能力和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促進學生運用和鞏固所學知識,並培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③經過幾年的探索,鄭州大學臨床醫學系已形成了一套以基於問題教學為主體,輔以理論知識串講的PBL教學法,但PBL教學在國內仍處在起步和探索階段,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如同學們普遍反映由於減少了老師串講的環節,對知識的全面掌握存在欠缺,這一點仍需教師在今後課程和問題的設定上增加知識的覆蓋面,儘量縮小同LBL教學法在構建學生知識深度和廣度上的差距。通過對PBL組調查問卷、兩組考試成績、考研率的分析,PBL教學法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團隊協作意識及表達能力等方面顯示出了其一定的優勢,適合在臨床醫學本科教學中推廣。

  註釋

  ①於述偉.LBL、PBL、TBL教學法在醫學教學中的綜合應用.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5***:100-102.

  ②Prince,K.J.A.H.,Eijs,P.W.L.J.V.,Boshuizen,etal.,Generalcompetenciesofproblem-basedlearning***PBL***andnon-PBLgraduates.MedicalEducation,2005.39***4***:394-401.

  ③田金徽,劉愛萍,申希平等.PBL教學法在循證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中國循證醫學雜誌,2011***1***:39-43.

  二:臨床醫學教育改革論文

  摘要:加大醫學教育的投入,加快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改造原有的教學場地,更新教學裝置和設施,使相對不足的醫學教育資源能夠更好地發揮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臨床醫學教育;改革

  1臨床教師積極性的影響因素

  1.1角色多、工作重

  臨床醫生同時承擔著醫療、科研、教學三項重要任務,而這三項角色中,首先定位是臨床醫生,其次才可能是研究人員和教師,在此種繁重的醫療任務下,臨床教師因精力被多方面的工作所牽扯,難免會對教學質量產生影響。

  1.2重科研、輕教學

  在醫療行業中,科研工作的水平和質量是衡量一個業務單位及科技人才的重要標誌。難免會出現醫務人員的精力向科研工作傾斜的現象。而這一傾斜,導致教學活動被排在“醫教研”的末位,最不受重視。

  1.3付出與收入不匹配

  有著較高學歷和豐富臨床經驗的教師經歷長時間的備課、試講,將臨床技能手把手教給學生,但卻仍然拿著傳統的課時補貼,和作為臨床醫生或科研工作者的獎勵有著巨大的差距。這不僅讓認真備課、上課的臨床帶教教師寒心,也使其喪失臨床帶教的主動性。

  2激勵措施

  ***1***降低臨床帶教醫師醫療工作強度。醫生醫、教、研工作的繁重,相關臨床科室可以適當調整其臨床工作量,如減少其主管床位數量、減少門診次數等,但同時保證足夠的臨床資源供教學使用。只有其他工作的負擔減輕了,才會有更多時間投入臨床帶教工作中,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臨床教學質量。

  ***2***改革醫院臨床醫師帶教氛圍,廣泛開展教學活動,制定多樣激勵機制。可組織開展各種教學活動,鼓勵廣大臨床醫師帶教的積極性。如:優秀臨床帶教教師評選、臨床教師床邊技能大賽、實習醫師技能操作大比武等。

  ***3***改善教師薪金制度。目前高校薪酬是以職稱為依據的,教學工作量所佔比重較少。對教學和科研分別進行報酬,改變教師重科研輕教學的傾向。增加高校教師教學補貼,使教學職稱與工資待遇相掛鉤,而不僅僅限於微薄的課時費。

  3醫學教育的發展趨勢

  ***1***加大醫學教育的投入,加快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改造原有的教學場地,更新教學裝置和設施,使相對不足的醫學教育資源能夠更好地發揮應有的作用。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高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實施人才培養工程,培養一支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

  ***2***合理優化課程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評價手段。改變“填鴨式”教學方式。強調早期接觸臨床,突出臨床技能和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加強學分制。多運用體格檢查、病情分析等實際性的臨床技能考核。

  ***3***通過社會實踐來提升自己的臨床水平,早臨床、多臨床,強化實踐能力培養。開設“早期接觸臨床”課程,讓學生早點進入醫院學習和實踐。改變學生以往的“觀察者”的身份,訓練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強化臨床思維能力培養,提升操作能力。

  ***4***改進教學方法。多用啟發式、CBL和PBL等教學法,改變傳統的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並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4小結與展望

  如今,醫療條件逐日改善,對醫療質量的要求也逐日提高,這就要求我們應該更加立足現實,借鑑成功經驗,努力提高醫學質量,改變落後的觀點,以及陳舊的模式,建立新穎的醫學教育體制,注重能力與實踐的培養,重視外語教育,使得我們的教育模式教育質量與國際先進的體制接軌,培養出越來越優秀的醫學人才,為我國的醫療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使得國民的身體素質、健康狀況日益良好。

  參考文獻

  1、循證醫學與臨床醫學教育模式的改革陶軍,楊天德,劉禹蓮中華醫院管理雜誌2004-09-02

  2、從“全球最低基本要求”談臨床醫學教育的改革歐陽若芸,蔣雲生中國現代醫學雜誌200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