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論文

  供應鏈金融是隨著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越趨嚴重、商業銀行傳統業務的自身突破以及現代物流的發展這三個主要驅迫因素而發展起來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評估

  摘要:按照風險管理流程,對商業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面臨的企業文化差異風險、自然環境風險、市場風險和產業風險等供應鏈層次的風險,以及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和法律風險進行評估。對於供應鏈層次的風險採用風險承擔、風險規避或風險補償策略;對於信用風險採用風險對衝和風險規避策略;對於操作風險採用風險控制和風險補償策略;對於法律風險採用風險控制策略。明確供應鏈金融業務各參與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儘可能完善各種契約合同文字。制定風險管理解決方案,並不斷監督與改進,從而將風險控制在與商業銀行總體目標相適應並可承受的範圍內。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風險評估

  1引言

  供應鏈金融的概念最早發端於20世紀80年代。近年來,隨著供應鏈管理與金融學的融合以及實踐的發展,供應鏈金融作為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一個專業領域和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一種方式,聚焦了理論界越來越多的目光。商業銀行的風險評估是銀行貸款的核心內容,這也預示著供應鏈金融中風險管理研究將成為一個重要的、活躍的理論研究前沿。Sunil2004從社會環境和市場環境的角度,提出供應鏈金融的風險多元性和複雜性。Diercks2004具體分析了資產支援類融資業務風險識別和管理的策略,認為第三方物流企業在供應鏈金融風險控制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參與風險控制很有必要。Barsky2005指出供應鏈金融的風險管理理念應該由傳統的考查單個借款者主體的信用狀況和還款能力向控制整個供應鏈交易過程轉變,並構建了包含業務流程、巨集觀環境、資訊控制、人力以及基本結構這5類因素在內的風險評價模型。楊晏忠2007較為全面地描述了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面臨的自然環境風險、政策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法律風險、資訊傳遞風險和行為風險等表現形式,對如何防範供應鏈金融風險提出了諸如建立社會協調機制、業務外包等具體的方法及應對措施。周純敏2009按照風險管理流程對供應鏈融資中存在的信用風險進行了分析。李毅學2011將供應鏈金融的風險分為巨集觀與行業系統風險和供應鏈系統風險,將供應鏈金融的非系統風險分為信用風險、存貨變現風險和操作風險,展示了供應鏈金融風險的評估過程。牛曉健2012運用CreditMetrics模型,計算供應鏈融資的風險轉移矩陣,量化測度了商業銀行供應鏈融資風險,揭示了供應鏈融資的風險程度。顧振偉2012從信用風險、法律風險、操作風險3個角度出發,對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風險識別、評價和控制進行了分析,針對不同風險提出了相應的控制方法。白世貞2013建立了具有較好一致性和穩定性的風險指標體系,運用matlab的BP神經網路工具構建了供應鏈金融風險評估模型。從已有的研究來看,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的文獻大多從風險識別的角度討論,且多集中在信用風險評價方面,較少涉及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等其他風險。關於風險評估、風險控制和對策方面的討論也較少,缺乏系統的風險管理研究。本文按照風險管理流程,對商業銀行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中存在的企業文化差異風險、自然環境風險、市場風險和產業風險等供應鏈層次的風險,以及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和法律風險進行評估,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策略,確保將風險控制在與商業銀行總體目標相適應並可承受的範圍內。

  2供應鏈金融風險評估

  根據廣泛、持續不斷地收集商業銀行與供應鏈金融業務風險相關的內部和外部資訊,按照供應鏈金融業務流程全面進行風險評估。

  2.1供應鏈金融風險辨識

  供應鏈金融業務是商業銀行重要的一項增值業務。供應鏈條的穩固與順暢直接關係到商業銀行和供應鏈企業互利共存、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瞭解並識別可能存在的內部和外部風險因素,對商業銀行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2.1.1企業文化差異風險。具有潛伏性和持續性的員工隊伍多元化及企業文化變革使得供應鏈中企業文化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導致供應鏈中各節點企業的價值觀念、經營思想與決策方式不斷面臨衝擊、更新與交替,進而引發多種文化的碰撞與交流,可能造成供應鏈的混亂。2.1.2自然環境風險。自然環境風險近幾年贏得了廣泛關注。供應鏈中的某一企業遭受火災、汙染或其他不可抗因素影響,都可能影響到整個供應鏈的流暢,使供應鏈中資金流阻斷,生產經營過程無以為繼,繼而影響商業銀行業務目標的實現,將銀行暴露在風險中。

  2.1.3市場風險。市場風險主要是由市場的變化引起的。比如抵質押資產是否缺失、價格是否波動較大、是否存在活躍市場容易變現;或抵質押資產是否因價格或替代品因素髮生退貨;或抵質押資產因能源、材料充足性和穩定性變化發生虛假交易等。這些市場因素都會給商業銀行帶來還款風險。

  2.1.4產業風險。產業風險主要是特定產業中與經營相關的風險。不同產業的供應鏈具有不同的特徵,比如建築業、軟體業波動性較大。處在不同的產業生命週期具有不同的產業風險。商業銀行在選擇提供供應鏈金融業務時會因不同的產業而面臨不同程度的還款風險。

  2.1.5信用風險。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最大問題就是信用缺失,而供應鏈金融的本質就是信用———引致型金融創新。商業銀行基於核心企業信用對上下游中小企業開展授信業務,因此,核心企業一旦出現信用問題,必然會迅速擴散,影響到整個供應鏈金融的安全。同時,中小企業自身原因固有的信用風險和供應鏈背景下的綜合風險,都可能導致商業銀行不能按期收回賬款。

  2.1.6法律風險。供應鏈金融涉及供應鏈上各成員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和商業銀行。各企業之間關係、產品契約方式存在一定的法律隱患與漏洞,可能對供應鏈運轉產生負面效應,誘發經營風險,危及商業銀行權益。

  2.1.7操作風險。操作風險是指由於員工、過程、技術、舞弊、外包帶來的風險。供應鏈金融業務操作流程的嚴密性、規範性和完善性直接關係到還款效力,並可能造成信用風險的位移。並且,銀行與第三方物流監管方的資訊系統技術也會影響到銀行對抵質押物資訊的動態瞭解。總之,從本質上來說,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中已經識別出的大多風險都是操作方面的。

  2.2供應鏈金融風險分析

  從已識別出的風險來看,企業文化差異風險、自然環境風險、市場風險和產業風險都屬於供應鏈層次的風險,這和供應鏈本身的風險密切相關。商業銀行在選擇供應鏈提供金融業務時就應採取風險承擔、風險規避或風險補償策略。法律風險、信用風險和操作風險密切相關。一定程度上,操作風險可能導致法律風險和信用風險,同時,法律風險和信用風險也可能轉化為操作風險。商業銀行可適時採取風險對衝、風險補償或風險控制等策略。

  2.3供應鏈金融風險評價

  商業銀行需要對潛在的已識別出的風險進行評價,評估風險的價值和風險對銀行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銀行可組織有關職能部門或聘請有資質、信譽好、風險管理專業能力強的中介機構協助實施。將定性與定量方法相結合,統一制定各風險的度量單位和風險度量模型,對供應鏈、供應鏈交易狀態以及銀行操作方面的風險進行度量。分析風險與收益的匹配度,分析各項不同風險,初步確定銀行對各項風險的管理優先順序和策略。

  3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策略

  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銀行要對不同的風險選擇適宜的風險管理策略。對於供應鏈層次的企業文化差異風險、自然環境風險、市場風險和產業風險,銀行可採用風險承擔、風險規避或風險補償策略。對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產業鏈上相關授信主體綜合准入和交易質量進行整體性評審,選擇優質供應鏈或在銀行風險承受度內的供應鏈提供服務;建立重大風險發生後的危機處理計劃,對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採取適當的措施進行財務或人力補償。對於信用風險,銀行可採用風險對衝和風險規避策略。對供應鏈金融中各金融產品進行組合和捆綁銷售;對供應鏈金融業務中不屬於銀行核心業務的實物流、資訊流管理工作外包給第三方物流公司;建立包括信用額度稽核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在內的內部控制制度,將風險遮蔽在銀行之外。對於操作風險,銀行可採用風險控制和風險補償策略。對供應鏈金融業務操作流程進行重新設計,明確操作規範要求,細化操作環節要點,加強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制度;確保員工有恰當能力並願意執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確保銀行與第三方物流公司之間關於抵質押物的資訊科技系統有效。對於法律風險,銀行可採用風險控制策略,明確供應鏈金融業務各參與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儘可能完善各種契約合同文字。

  4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解決方案

  商業銀行應根據已制定好的風險管理策略,在風險事件發生的前、中、後組織人員依據風險解決的具體目標對相關業務流程採取應對措施。

  4.1風險管理的組織

  建立上下協調、機動靈活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是風險 管理工作的首要步驟。制定再好的風險管理解決方案,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組織去實施,也是徒勞的。商業銀行在全員參與風險管理的基礎上,針對風險值較大的單項業務,比如供應鏈金融業務,應建立一個包括風險管理負責人、一般專業管理人、非專業風險管理人和具體業務操作人等規範化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兼顧成本效益原則,具體業務具體分析。在大多數商業銀行都建有風險管理部門,同時,結合內部審計部門、法律事務部門和具體業務執行部門,協調運作,共同做好供應鏈金融這一新興業務。

  4.2關鍵風險管理指標

  關鍵風險管理指標可以管理單項風險的多個關鍵成因,也可以管理影響企業主要目標的多個主要風險。商業銀行對傳統業務建有一系列的包括風險水平、風險遷徙和風險抵補在內的風險監管核心指標。對於供應鏈金融業務來說,商業銀行應建立一套完整的風險評價指標。首先,分析並找出關鍵風險成因,如前所述,影響商業銀行盈利的關鍵風險,信用風險代表性的風險原因是到期不能還款;操作風險代表性的風險原因是員工操作失誤。其次,將關鍵成因定量化,確定該成因導致風險發生的具體數值,得出信用風險的不良資產率、壞賬損失率以及操作風險損失率等,以表現風險資訊為目的,得出預警值。然後,建立風險預警系統,對關鍵成因指標確定不同風險狀態的界限值和預測分析系統。最後,當出現風險預警資訊時,由專門風險管理組織採取風險控制措施。

  4.3全面風險管理框架

  4.3.1建立風險管理文化。全面風險管理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將風險融合到企業文化和價值觀。一個企業的風險文化將決定企業如何成功地進行風險管理,努力營造風險管理文化,將風險和風險管理看做是商業銀行日常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商業銀行內部,從下到上各個層面營造風險管理文化氛圍,樹立風險管理理念,增強風險管理意識,加強法律素質教育,培育風險管理氛圍。

  4.3.2建立風險考評制度。全面風險管理建設將商業銀行薪酬制度建設和人事制度建設歸納進來,建立風險薪酬制度,不單純以業績為考核指標,兼顧風險,獎勵風險意識強的員工。以風險管理成本與效益為原則,防止片面追求業績、忽視風險行為的發生。聘任有風險意識的員工,尤其是各級管理人員任用制度,要充分考慮風險意識這一指標。

  4.3.3建立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相結合的制度。將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相結合,對商業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流程設計相應的政策、制度和程式,控制影響流程目標的各種風險。建立內控報告和批准制度,明確相關當事人主體以及報告和批准程式;建立內控考核制度,將風險管理執行情況與績效薪酬、獎勵掛鉤;建立內控審計制度,按照內控原則和風險管理流程,採用壓力測試、穿行測試等對風險管理的有效性進行檢驗,及時發現缺陷並改進;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大力加強商業銀行法律風險防範制度建設。

  5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監督與改進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職能部門或者審計部門定期對風險管理工作及其有效性進行監督評價。根據供應鏈金融業務對銀行利潤的貢獻率將供應鏈金融業務單獨進行風險管理或與其他業務綜合進行風險管理。

  6總結

  供應鏈金融最大的創新點就是商業銀行圍繞供應鏈中資質良好的上下游企業進行產品設計,對供應鏈整體進行評級准入管理,既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又能切實保證供應鏈整體資金順暢。商業銀行在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時,應對面臨的各種風險進行評估,制定相應的風險控制策略,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範圍內,提高經營效率。

  參考文獻:

  1魯其輝,曾利飛.供應鏈金融的研究現狀與評述[J].軟科學,2014,4.

  2DiercksL.A.IdentifyingandManagingTroubledBorrowersinAsset-BasedLendingScenarios[J].CommercialLendingReview,2004,3.

  3BarskyN.P.,CatanachA.H.,Evaluationbusinessrisksinthecommerciallendingdecision[J].CommercialLendingReview,2005,3.

  4楊晏忠.論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的風險防範[J].金融論壇,2007,10.

  5周純敏.商業銀行對供應鏈融資的風險管理[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9,2.

  6李毅學.供應鏈金融風險評估[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1,10.

  7牛曉健,郭東博,裘翔,張延.供應鏈融資的風險測度與管理———基於中國銀行交易資料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12,11.

  8顧振偉.基於銀行視角的供應鏈金融風險分析[J].商業時代,2012,25.

  9白世貞,黎雙.基於BP神經網路的供應鏈金融風險評估研究[J].商業研究,2013,1.

  10楊林.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J].中國金融,2012,19.

  範文二: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探究

  供應鏈是指企業購進原料,對原料進行生產加工,最後銷售至使用者手中的一個增值過程。而供應鏈金融指的是商業銀行在產業鏈中發揮作用,為某企業的產業鏈提供金融方面的服務,即確保資金在企業和其上下游企業之間的產業鏈穩定而流傳順暢,由此保障商業銀行和實體經濟互利共贏的狀態。我國的商業銀行抓住供應鏈業務帶來的好處,在這個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業績,然而供應鏈業務存在著優勢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這些風險所造成的企業利益的損失無疑也會對商業銀行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商業銀行在融資的過程中對其已經存在的風險和潛在的風險進行管理對於商業銀行本身健康良好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供應鏈中金融風險的種類

  供應鏈金融風險指的是商業銀行無法預測可能發生的各種各樣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導致在對企業的供應鏈提供資金融資的過程中出現種種風險性的情況,例如:投入資金無法回收導致銀行承受損失從而影響其正常運作;或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實際與預期有較大出入。因此,認識並準確識別這些風險以及導致這些風險的可能因素對於商業銀行正常運作和健康良好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供應鏈中的金融風險可能又一下幾種情況:

  1.1自然風險

  自然風險主要指的是自然中某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對於企業造成的傷害,包括:地震、洪澇、火災、泥石流等等。這些自然災害作用於銀行融資的供應鏈中某個企業,對其造成一定損失從而影響了整個供應鏈的穩定和正常流轉,導致企業正常的經營活動和利益受影響,從而間接導致商業銀行蒙受損失。

  1.2國家政策變化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形式共同發展是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我國的經濟形式或情況會很大程度地受到政府巨集觀調控的影響,如果企業沒有獨到的眼光,不能很好地適應國家政策的變更,與時俱進,那勢必會影響到自身的發展。而企業作為供應鏈中的一員,牽一髮而動全身,可能會對供應鏈中提供金融支援的商業銀行造成一定風險。

  1.3供應鏈中其他存在的危險

  供應鏈是作為一個整體存在的,是由多個企業組成的,企業的供應鏈只有協調一致才能使供應鏈中物質流轉平穩順暢的進行,但供應鏈作為一個利益共同體,不只有共同利益還有個人利益。每個企業都需要將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導致在其經營的過程中和供應鏈中的其他企業需要進行不斷的協調與配合,但不同企業存在的差異采取的方式不同可能導致矛盾協調破裂而造成供應鏈的混亂。

  1.4法律法規的影響

  經濟活動的執行離不開法律的規範和制約,需要依法保護權利、執行義務。而國家在發展,形式在變化,每個國家的法律制度也需要不斷完善和修正以適應新的形式,而這種變化雖然一般是有利於大體環境的,但仍可能對於某各產業鏈或某個企業誘發一些不良影響,其中產生的金融風險可能需要商業銀行進行承擔。

  1.5信用不足

  中小企業屬於市場競爭中的弱勢群體,其發展之初不免存在各種經營上的問題,不夠成熟,信用度較低。但中小企業為了謀求進一步的發展不得不需求資金上的支援,其自身發展的不夠成熟又導致為其提供資金存在較大風險。因此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也是危及商業銀行的風險因素之一。

  1.6市場風險

  市場就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巨大供應產業鏈,其供求情況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在其中極有可能產生蝴蝶效應,上游企業某個環節發生某些變化,進而誘發下游企業做出一系列調整,這種調整不及時有時候可能會產生企業生產的商品供大於求,無法完成銷售任務而將投入的資金回收,商業銀行與企業屬於利益共同體,企業流失的資金也會使商業銀行承擔資金流失的風險。

  2.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的管理

  2.1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的巨集觀思路

  對供應鏈的金融風險進行管理首先需要和融資企業進行細緻的溝通,對於風險資訊進行具體的瞭解和詳細的分析,據此提出一套有效的最佳應對方案,保證成本最小、風險最低,並且不能放鬆對資金的監控,以保證金融安全,大體上有以下幾個步驟:

  2.1.1識別風險這是金融風險管理的基礎,只有對於風險進行了正確地識別與準確地認識才能作出有效的決策和進行有效地行動。

  2.1.1風險評估在準確識別風險的基礎上可以對其進行詳盡的分析與衡量,即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發生後損失的程度,投入多少資金較為合適等等。

  2.1.2控制風險風險之所以需要管理的目的就是發生損失的可能性以及萬一造成損失後損失的大小。要達到這一目標,就需要將可用於風險管理的資源做出最適當的分配組合,來達到對風險的良好控制。此外,還可以配合風險管理工具的使用,不斷地優化的風險控制方案,以達到最優效果。主要有兩種形式:第一是風險預防,即在風險將要發生之前對其採取一定的預防措施,以阻止其發生;第二是風險迴避,這種方式比風險預防更加絕對,在風險發生前就通過迴避切斷了聯絡,一般用於可能有較大風險發生的情況。

  2.1.3處理風險控制風險是為了減少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但在商業銀行的供應鏈中不可能做到零風險,還是不可避免地會面臨一些風險的產生,這是就需要我們去處理已經發生的風險,將已經發生的損失控制到最小,總體上來說處理風險有以下三種形式:

  1、銀行作為提供資金融資的一方,本身就具有一定承擔風險的資本和能力,所以商業銀行可以選擇以自身的財力來承擔風險損失,這也是對商業銀行自身損失最大的一種方式。

  2、銀行可以選擇轉移風險,商業銀行可以選擇減少其所獲得的利潤的方式,將部分投資利潤讓給第三方,並將風險轉移出去。

  3、風險補償,即用沒有風險的產品或風險較小的產品來補償有一定風險的融資。

  2.2商業銀行供應鏈面臨金融分析按可以採用的具體對策

  2.2.1建立信用檔案,明確信任物件可以通過社會各部門的溝通協調,對每個需要融資的企業和個人進行信用評價,建立社會信用系統,即企業和個人的信用檔案,檔案中可對其信任度進行評價後登記,對有較高信任度的物件可認定為可以信任且有較低的金融風險,而對於惡意拖欠或逃避商業銀行債務的企業則可以判定為信任度較低的企業,可以聯合各個信用部門對其進行制裁、追究其責任,以維持企業正當利益。對於供應鏈來說,保障了各方的利益,保障各方金錢流通的安全;對於社會來說,創造了一個良好的信用環境和公正的法制環境。

  2.2.2把供應鏈看做是整體的系統,對整體的系統進行優化一個龐大的供應鏈是由各個小的系統組成,供應鏈中每一個部分都是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而這種相互聯絡的關係導致供應鏈中任何一個細微部分的變化都有可能造成不可預估的影響。因此我們需要有巨集觀的整體思維,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分析這個系統來優化供應鏈系統,確定融資方案。這樣協同有序的管理,不僅可以降低商業銀行的融資風險,從另一方來說也保障了在供應鏈中各方的利益。

  2.2.3優化金融實施方案優化金融實施方案是指商業銀行對供應鏈上的各個環節所作出的把控,比如優化對上下游企業提供金融時的決策方案,金融方案一般可分為整體優化和區域性優化兩種。整體優化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它需要提出大量的解決方案,並將最優的方案給予實施。但是由於資訊和實踐經驗的有限,有時無法知道選擇的方案是否是最佳方案,因此有一定的困難。區域性優化的工作量則相對較小,它只需要從大量類似的方案中尋找出相對最優的方案即可,因此較為有針對性,針對實際情況給出相應方案,這便使其成為了優化金融方案的重要選擇。

  2.2.4對供應鏈中關鍵的環節進行監控供應鏈中每個部分風險所導致損失各有不同,核心企業在供應鏈中的作用尤為重要。控制商業銀行供應鏈中的金融風險需要對核心企業進行金融方案的嚴格把控,包括經營狀況、業績利潤、硬體設施情況、人員狀況、生產過程中的成本和技術開發、產品質量和銷售情況、在市場中中份額,以及使用者體驗等等方面。另外也需要請專家對現有存在的問題所可能帶來的威脅進行預估,如有叫嚴重問題者則需要其及時提交相應的解決方案並進行改進和預防,同時銀行方面也需要制定相應應對風險的措施以避免企業應對不良而導致風險危害到銀行自身。

  2.2.5進行風險預估,要做到防於未病風險已經發生才採取措施不能徹底地規避風險而只能有限降低風險帶來的損失,但如果在風險發生之前就能進行很好地預防至少能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甚至規避風險。商業銀行可以在風險發生前先進行預見,認真分析供應鏈內部本身問題帶來的風險和供應鏈所處環境中的特點來鑑別風險的類別及情況,儘早做出行動,來將風險損失降到最低。

  2.2.6將業務外包現當今,國家政策鼓勵中小企業發展,中小企業也成為了各個商業銀行戰略定位的重要物件。金融服務的形式也隨著供應鏈模式的變化不斷地演變,出現了將業務外包的經營模式。業務外包就是指,在供應鏈中將部物流、資訊流等不屬於商業銀行核心業務的部分外包出去,而將主要的精力放在資金流的管理和控制上。主要是建立有關的物流監管和評估,以第三方貨物的儲存、運輸、和現場監管的專業操作實施物流監控。其次,瞭解外購商品的價格資訊,即通過了解各個類別的商品價格資訊來實現對供應鏈中企業生產經營及產品的價格狀況進行把控。最後,建議客戶購買保險來對貨物在物流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行防範,不僅僅為企業的資金安全構建一道屏障,也保障了商業銀行資金流通的安全。

  2.2.7協調供應鏈各個部分之間的差異與矛盾上文提到供應鏈是由於利益關係而形成的共同體,但在其中各個部分均有其“個性”,每個企業的經營理念和行為方式都有所不同,但由於各個企業處於一種相互聯絡的關係之中,難免會在聯絡中產生一些矛盾,導致供應關係出現一定的問題。而要使供應鏈這個整體的利益最大化,則需要抓住一些共性,求同存異,對於差異相互尊重,多理解包容,減少矛盾與衝突,把共性作為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基礎,營造團結一致的文化氛圍,增加凝聚力。這樣可以減少內部矛盾所帶來的風險與損耗,更多的創造共同的價值與利益,保證供應鏈穩定發展。

  3.結束語

  商業銀行要想實現自身的發展必須更上時代的腳步,於是俱進。我國商業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雖然起步較晚,但其中存在具體的潛力和發展空間。新興的供應鏈金融業務雖然有著種種優勢,比如:資訊量相對於單個企業來說更為充足,對風險判斷更加準確;對於企業也能提供更能滿足其需求的金融業務,更好地應對市場的變化;開展了針對於中小企業的業務,實現內部資金的良好運轉等等。但其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種種的風險,企業應對環境變化不利而導致經營上的失誤或利益上的損失也同時會給為其供應鏈提供金融服務的商業銀行。商業銀行為了實現其自身很供應鏈資金的良好流通與安全,需要採取一系列的應對方案,從巨集觀上來說,可以分為識別風險、風險評估、控制風險、處理風險等幾步,從具體情況上來說,正對不同具體情況可以採取一些具體的應對措施。風險管理可以保障商業銀行在擴大其利益的同時,規避或減少其利益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