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數學專業畢業論文

  和中學數學相比較,大學數學內容多,抽象性和理論性強,很多學生對於大學數學的學習不能適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大學數學數學文化滲透思考

  摘要:大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基礎學科就是數學,學好數學有利於大學生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創新意識。在大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能夠讓大學生對於數學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激發大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興趣,在學習中發現數學的樂趣,養成用嚴謹的態度看待周邊的事物,為大學生今後步入社會做好準備。

  關鍵詞:大學數學;教學;滲透;數學文化

  一、數學文化的具體含義

  數學文化是指數學的思想、精神、觀點、語言以及它們的形成和發展,還包含了數學家、數學史、數學教育和數學發展中的數學與社會的聯絡,數學與各種文化的關係等。我國數學文化最早在孫小禮和鄧東皋等人共同編寫的《數學與文化》中被提及,這本書濃縮了許多數學名家的相關理論學說,記錄了從自然辯證法角度對數學文化的思考。數學不單單是一種符號或者是一種真理,其內涵包含了用數學的觀點來觀察周邊的現實,構造數學模型,學習數學語言、圖表和符合的表示,進行數學的溝通。數學文化可以在具體的數學理念和數學思想、數學方法中揭示內涵。數學從本質上與文學的思考方式是共通的,數學文化中的邏輯思維、形象思維、抽象思維等在文學思考方式中也有體現。但是數學文化與其他文化相比較,也有其本身的獨特性。數學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不斷改變和融合,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的一種通用語言,不再受到不同國家文化、語言的束縛,受到了各國人民的推崇和發展,數學文化利用科學的方式對人類生活中的其他文化的本質進行了深刻的揭示,是其他文化發展的基礎。

  二、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意義

  大學數學中綜合了物理、計算機、電子等知識,教學課程包含了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大學開展數學課程符合時代的發展潮流。在大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能夠使學生在對數學進行系統化的學習之前,充分理解數學文化的內涵,發現數學文化與其他各種文化間的緊密聯絡,使大學生能夠在數學教學的學習中提高數學學習能力,發展獨立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發大腦的潛能,樹立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念,通過學生深入瞭解數學的內容,從不同的角度對數學人文、科學方面等知識進行分析和理解。對於增強學生全方面的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加強數學文化滲透的方式

  1.加強數學文化教學

  大學數學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的數學文化教學,對於學生的數學解題思維進行培養,在數學課程教學中逐漸滲透數學文化的魅力,將數學文化具體融入教師的教學中,增強學生對於數學文化的瞭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大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也應當加強自身對於數學文化的理解,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數學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對學生數學知識的教學,還要重視起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教學,結合學生的實際數學學習情況,由淺入深對學生灌輸數學知識,將數學文化與數學教學系統化的整合,逐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和解題的技能,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競爭,在合作和競爭中學習數學知識、鍛鍊數學技能,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改變過去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主動學、主動問,從而使學生的數學成績能夠不斷提升。

  2.豐富教師教學方式

  大學數學教師應當不斷豐富教學方式,利用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數學文化,學習數學知識。數學作為理科學科相對於文科學科學習起來更難也更枯燥,許多數學公式和定義比較複雜,不利於學生的記憶和理解,因此大學數學教師可以充分發揮數學文化教學的優勢,增加數學教學課堂的趣味性,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和課本內容相關的視訊,加深學生的數學學習記憶,在數學知識的教學前可以先用數學文化當作鋪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數學的學習不再枯燥,為學生的數學學習營造出輕鬆愉快的氛圍。例如,某大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線性代數的相關圖片,為學生解釋了矩陣的概念、基本運算、矩陣的初等變換與矩陣的秩、逆矩陣和線性方程組解的判定,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舉例,“A城市是所有大學學生畢業後向往的城市,而B城市則因為經濟落後成為大學學生畢業後都想走出去的城市,假設B城市中每年有35%的人來到了A城市,而A城市每年僅有15%的人來到B城市,A城市的人口總共有1000萬,B城市的人口有600萬,兩個城市的人口總數不變的情況下,5年後A城市和B城市的人口分別有多少,在很多年以後,兩個城市人口的分佈是否會出現穩定的一個狀態?”該案例激發了學生對於線性代數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學習的效率。

  3.增加數學文化課程

  各大學在數學課程設計上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加數學文化課程,加強學生對於數學文化內涵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形成系統化的數學學習理論體系。例如,某大學在結合學生實際課程情況的基礎上,增加了數學歷史的課程,使學生了解了古代埃及數學的成就主要來源於紙草書、《九章算術》中的“陽馬”指的是稜錐、射影幾何產生於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藝術、“非歐幾何之父”的數學家是羅巴切夫斯基、最早使用“函式”術語的數學家是萊布尼茨、積分學早於微分學出現等等相關的數學歷史知識,促使學生能夠完善自身的數學學習,詳細瞭解了數學相關歷史和發展情況,拓展了學生的知識層面,加深了學生對於數學的理解,使學生在大學數學課堂上能夠更好地配合教師的教學。

  參考文獻:

  [1]陳朝堅.大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途徑[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

  [2]陳朝堅.在大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3

  [3]陳旭梅.淺談數學文化在大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

  範文二:數學教學創設問題情境分析

  一、創設生活化情境,但不可失去知識性

  有些教師割裂了數學教學與生活的聯絡,一味地將知識拋給學生,學生不能從自己的認知背景出發學習新知,感到知識枯燥乏味,缺乏學習的興趣。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創設生活化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提高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的能力。例如,在講“黃金分割”時,教師可以創設情境:報幕員應站在舞臺的什麼地方報幕最佳?高清液晶電視的螢幕為什麼要設計成16∶9?教師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投身到探究之中。良好的現實情境可以為學生搭建新舊知識的橋樑,有利於學生正確理解數學知識產生的背景,深化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但有些教師為“生活”而“生活”,而忽視了本身應有的“知識性”,在創設情境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表面上看課堂氣氛活躍,但教學活動卻遠離了數學,背離了教學的初衷。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創設生活化情境,這是聯絡新舊知識的紐帶,能夠幫助學生開啟思維的閘門,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

  二、要超越教材,但不可輕視教材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囿於教材,難以走出教材的“框框”,不敢越雷池半步,照本宣科,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數學教學內容要源於教材,超越教材,要學會“用教材教”,要具有跳出來的智慧,對教材進行補充、重組,教材為學生所用,所選素材要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例如,在講“一元二次方程”時,教師可以結合建立現代化教育學校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引入改編如下:我校為建立現代化教育學校,豐富校園文化氛圍,需設計一座2m高的人體雕塑,為達到最佳視覺效果,要求腰以上部分的高度與全部高度的乘積等於腰以下部分高度的平方,求雕像下部分的高度。有些教師輕視教材,認為考試也不會考課本上的例題,沒必要對教材上的習題進行挖掘。教材凝聚著專家學者的智慧,以蘇科版教材為例,無論是觀察、思考、實踐、操作、練習等都應成為數學的重要資源。教師應結合實際,對教材進行適當取捨,真正達到“用教材教”。

  三、強調合作,但不能弱化思考

  在數學學習中,學生面對難點、困惑點、易錯點進行合作交流,能彼此分享經驗,相互溝通情感,解決學習中的困惑,實現共同提高。在合作學習中,學生擺脫獨生子女缺乏協作意識、獨自為陣的弊病,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往,通過相互啟發、相互討論、不斷生成、不斷構建,從而創造性地完成學習過程。但有些教師一味地強調合作學習,不論問題是否經過思考、不論問題的難度是否適合,凡問題必合作,失去了創設問題情境的價值。例如,在講“二次函式y=ax-h2+k”時,學生已學習了二次函式的基本概念及y=ax2的圖象和性質,教師應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他們探究二次函式y=ax-h2+k的性質。教師要先複習y=ax2的圖象的開口方向、對稱軸、頂點座標等性質,然後提出問題:函式y=-2x+32-1是二次函式嗎?它的圖象是拋物線嗎?它的開口方向、對稱軸及頂點座標分別是什麼?讓學生合作完成。如果學生缺失了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過程,在學習中思維就不可能深入。教師應讓學生通過繪製此函式圖象,在畫圖的基礎上探究出其性質,在遇到困惑的過程中由小組討論解決。

  四、問題情境要聯絡教材,也要貼近學生的認知水平

  教師不僅要在研讀教材、分析目標的基礎上創設問題情境,還要在通過訪談、提問、批改等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提出的問題要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他們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只有這樣,學生在親歷體驗的過程中,才能有成功的愉悅、失敗的艱辛體驗,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例如,在講“一次函式的圖象與性質”時,教師為讓學生探究一次函式圖象所具有的性質,讓學生畫出y=2x、y=2x+1、y=-2x、y=-2x-1的函式圖象,讓他們思考:1一條直線最少可以由幾個點確定?2可以取直線上的哪兩個最簡單、易取的點?學生經過思考,不難發現選取0,0,1,k兩點較為簡單。

  五、總結

  總之,數學問題情境的創設的背後蘊涵著諸多需要學習和實踐的內容,教師要擺脫認識膚淺、實踐盲區的問題,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成為教師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