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小常識之飲食常識

  冬季天氣寒冷,陰盛陽衰。寒冷的氣溫,機體的生理功能和食慾等均會發生變化,合理的調整飲食,保證人體必需營養素的充足,提高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能力。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冬季飲食養生小常識,快來看看吧!

  冬季飲食養生小常識

  1、冬季要增加熱量的攝取

  由於冬季天氣比較冷,所以熱量的消耗比較大,為了身體健康,日常飲食一定要增加熱量的攝取。蛋白質的攝取量應該維持正常水平;要適量增加一些熱量,多吃一些含有糖分、脂肪的食物;礦物質的含量保持正常水準就可以了;維生素方面的攝取量也應根據實際情況來增加,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更是要多增加,可以適量的多吃一些蘿蔔、土豆、菠菜、香蕉、蘋果、動物內臟以及蛋類等等食物,這些都能夠很好的滿足身體對於維生素的需求。

  2、在做菜時選對食材很重要

  在冬季的健康飲食中一定要了解什麼食材適合在冬季養生的時候服用,什麼食材應該應對哪種情況。

  冬天的到時候應該服用一些暖性的食物,這對身體才是最好的選擇。肉類方面應該多吃一些牛羊肉、狗肉以及雞肉;蔬菜方面則是應該多吃一些豆類、胡蘿蔔還有蔥薑蒜、韭菜以及香菜等;水果則是應該多吃一些柚子、桔子這些;除此之外,還應該適量的多吃一些紅糖、松子還有糯米等,這些對於身體都是很有好處的。

  3、冬季要科學的進補

  冬天進補能夠很好的滋補身體的虧損情況,並且對於來年的消耗具有很好的儲存功效,令人體更加的健康。一般來說,如果是體虛的患者,那麼在冬季就需要好好的進補,但是在進補的時候也需要分清楚身體的狀況。

  如果是氣虛的患者,那麼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身體也容易犯懶,這個時候應該採用封藏的基本原則,多服用一些具有補中益氣作用的食材;如果是血虛的患者,主要的症狀就表現為臉色慘白,容易出現心悸失眠的情況,女性則是出現月經量少的情況,這個時候應該多服用一些當歸、熟地還有阿膠,能夠很好的進行冬季飲食養生;

  4、冬天多吃羊肉

  羊肉是非常適合在冬天的時候服用的食材,因為羊肉中含有大量的熱量,多吃能夠很好的促進身體血液迴圈,對於一些怕寒以及手腳冰涼的情況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在冬天的時候,如果出現氣血不足、身體虛脫以及大病初癒的情況,服用羊肉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不僅能夠補氣血、同時還具有保健脾胃、腎臟的功效,身體也會越來越強壯。

  5、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材

  冬天如果想要身體健康,面板也越來越好,那麼就需要攝取含有豐富維生素的食材,特別是維生素A、維生素B以及維生素C等,這些對於身體都是具有很好的作用。

  注意事項

  在冬季應注意養生飲食,做到防病於未然!

  冬季是一個食補的好時機,特別是體質比較虛的朋友一定要多注意食材的選擇!

  秋冬季養生的方法

  1、養陰注意多喝水

  乾燥的秋冬季每天通過面板蒸發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補水必不可少。一個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為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證肺和呼吸道的潤滑。

  雖然為了健康、減肥、美容等推薦每天多多飲水,但是在不口渴的情況下,一次性飲用大量的水,違反生理需求,就會造成反效果,水分超越身體必要量,細胞中水分含量上升膨脹,最壞的結果會引起“水中毒”,危害生命。正確的飲水量要根據個人每天的日常活動量進行調節,正常情況下,每天至少飲用1.5~2L水。每次的飲水量控制在1~2杯。

  2、穿衣注意保暖

  有些人比較粗心,天冷了沒有及時新增衣服;有的人為了漂亮,本來穿得就少,還不扣外套。一早一晚天冷風大的時候,腹部很容易受寒。尤其是脾胃虛寒的女性,一旦遇到天冷,就會肚子疼、拉肚子,這是胃腸道的一種自然反應,最好最省事的辦法就是多穿點,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嚴實點。

  選擇冬裝的首要標準就是保暖。在眾多的衣料中,羊毛、氯綸、腈綸、蠶絲、醋脂粘膠棉保暖性最高,而錦綸、丙綸、滌綸的導熱性較高,不太適合用於禦寒。衣料中所含的空氣越多,保暖性就越好。厚的羊毛織物和蠶絲含空氣量大,保暖性就好。尤其是羊毛織物的氣孔不是直通的,因此,保暖性更佳。

  3、朝喝鹽水晚喝蜜

  入秋後會經常覺得口渴,光喝白開水,不能抵禦秋燥。人體水分,很快會被蒸發或排洩出體外,所以,應該“朝朝鹽水,晚晚蜜湯”。就是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祕,一舉三得。

  鹽有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清晨起床後空腹喝一杯淡鹽水,有利於降火益腎,保持大便通暢,改善腸胃的消化吸收等。蜂蜜有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的作用。每天睡覺之前取蜂蜜10~20毫升,用溫開水調服,不僅可以健脾和胃、補益氣血,還有鎮靜、安神、除煩的作用。此外,鹽水和蜂蜜水還有防止血壓升高的效果。鹽中含有大量的鈉,可能會引起血壓升高,而蜂蜜中鉀含量較高,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的鈉。

  4、飲食注意預防秋燥

  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還可適當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蔔、胡蘿蔔。秋分養生雖然以多吃“辛酸”果蔬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飽太撐,以免造成腸胃積滯。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後寒涼氣氛日漸濃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常腹瀉的人,水果吃多了容易誘發或加重疾病。

  對於運動者來說,每次鍛鍊後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比如梨、芝麻、蜂蜜、銀耳等,能有效預防秋燥。若出汗較多,還可適量補充些鹽水。秋分的藥膳可善用百合,比如:百合蓮子羹、百合蓮子瘦肉湯、銀耳百合羹等。

  5、洗澡時間不要太長

  秋冬季洗澡的時間不要太長,這樣會使面板表層的油脂失去保護,讓面板更加的乾燥瘙癢,嚴重還會引起皮膚髮皺、脫水。建議盆浴時間20分鐘最好,淋浴的話3至5分鐘即可。很多人很喜歡熱水澡,尤其有些雞面板的妹子,有“滾燙的水能洗去雞面板”的心理。但是其實水溫過高也會破壞面板表面的油脂,讓毛細血管擴張,加劇面板的乾燥。建議洗澡水溫在24度至29度最佳。

  秋冬季洗澡不要太勤快,很多人認為洗多了身體才會越來越乾淨,其實這樣做只會讓面板越來越乾燥,反而會加重面板瘙癢的問題。導致表皮變弱,受到細菌和真菌的侵入,造成其他面板感染。

  6、多睡一小時

  中醫認為,秋冬為陰令,秋時陰收,冬時陰藏。故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養收之道也;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養藏之道也。所以秋冬之季養生,注重陰之收藏及睡眠質量提高,則事半功倍。“秋季早臥早起,冬季早臥晚起”是此時主要的睡眠養生之道。具體睡眠時間,建議每晚亥時***即9點-11點***休息,爭取在子時***11點-1點***入睡。因為子時是陽氣最弱、陰氣最盛之時,此時睡覺,最能養陰,睡眠質量也最佳,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

  正常人睡眠時間一般在每天8小時左右,體弱多病者應適當增加睡眠時間。頭北腳南定位準確。人體隨時隨地都受到地球磁場的影響,睡眠過程中,大腦同樣受到磁場干擾。人睡覺時採取頭北腳南的姿勢,使磁力線平穩地穿過人體,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地球磁場的干擾,使睡眠更加香甜。睡覺姿勢張弛有度,身睡如弓效果好,向右側臥負擔輕。

  7、多運動防秋乏

  要避免中午感覺疲乏,讓全天都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多數健身教練的建議是多做些中等強度的鍛鍊,也就是讓心跳達到目標心率70%至80%的運動。專家說:“要傾聽你身體發出的聲音,如果你處在壓力很大的工作環境中,那麼劇烈運動或許不能讓你感覺更舒服。做修復瑜伽效果可能會更好,這樣你的大腦能夠放鬆下來。”

  健身專家稱,理想的安排是一週進行兩到三次高強度鍛鍊,並加入瑜伽、健走或負重訓練等強度較低的專案。即使在不疲勞的時候,有意識地伸幾個懶腰,也會覺得舒適。伸懶腰時可使人體的胸腔器官對心、肺擠壓,利於心臟的充分運動,使更多的氧氣能供給各個組織器官。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