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月記與記承天寺夜遊對比閱讀及答案

  閱讀是語文考試中的重中之重,所佔分值也多。提高語文閱讀題的方法是多讀多練。小編在這裡整理了供大家閱讀,希望能幫助到您。

  原文與題目

  【甲】記承天寺夜遊

  蘇 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乙】觀月記

  張孝祥

  蓋餘以八月之望過洞庭,天無纖雲,月白如晝。沙當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環之水,近者猶數百里。餘系船其下,盡卻童隸而登焉。沙之色正黃,與月相奪,水如玉盤,沙如金積,光采激射,體寒目眩,閬風、瑤臺、廣寒之宮,雖未嘗身至其地,當亦如是而止耳。蓋中秋之月,臨水之觀,獨往而遠人,於是為備。書以為金沙堆觀月記。

  有刪改

  1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1懷民亦未寢          2水中藻、荇交橫       

  3盡卻童隸而登焉        4臨水之觀       

  2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蓋中秋之月,臨水之觀,獨往而遠人,於是為備。

  21.兩文都寫到了月亮,【甲】文寫月的句子是“         ”,【乙】文寫月的句子是“       ”,都突出了月光        的特點。3分

  22.在寫景的同時,兩文都抒發了作者的感情,請仔細品味。4分

  1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2閬風、瑤臺、廣寒之宮,雖未嘗身至其地,當亦如是而止耳。

  答案:

  19.1睡覺 2交錯縱橫 3使退下 4靠近

  20.1庭院裡的月光如積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錯縱橫,原來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啊。

  2賞月之至,中秋的月亮,靠近水觀看,獨自前往,距離人遠,在這裡全都完備了。

  2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月白如晝 澄澈明淨

  22.1句表達了作者複雜的感受:貶謫的悲涼,賞月的欣喜,人生的感慨,漫步的悠閒。2句表達了作者對月下美景的讚歎之情。

  擴充套件資料:

  觀月記創作背景:

  《觀月記》選自《於湖居士文集》,作者為張孝祥。張孝祥,字安國,別號於湖居士,漢族,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 ,出生於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州區。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唐代詩人張籍的七世孫。

  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為女真金朝所滅,徽、欽二帝被俘,同年,康王趙構即宋高宗在南京應天府稱帝,建立了南宋政權。在南宋與金朝常年對峙的風雨之中,發生了百姓大規模南遷避難的情況。張孝祥之父張祁亦率母領弟避難移居至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州區。

  紹興二年1132年,張孝祥出生在明州鄞縣桃源鄉今寧波市鄞州區橫街鎮方廣寺的僧房中,並在鄞縣生活到十三歲。

  由於孝祥伯父張邵因不肯屈膝金朝而被拘禁在彼,而父張祁僅任小官,張家在鄞縣又無田產,因此較之於陸游,朱熹,張元乾等出身書香門第,家境富足的同時代文人境況不同,張孝祥是在貧苦中成長,如王質在《於湖集序》中所云 “故宋中書舍人奮起荒涼寂寞之鄉”。

  紹興十四年1144年,張祁舉家返鄉,然而並沒有回故鄉歷陽,而是居於蕪湖今安徽省蕪湖市,蕪湖位於長江之南,金人威脅較少。蕪湖、於湖二縣名字唐後混淆,因此張孝祥自號“於湖居士”,指代實際是蕪湖,亦足見他對蕪湖這一第二故鄉的深厚感情。

  張孝祥自幼資質過人,被視為神童,《宋史》稱他“讀書一過目不忘”,《宣城張氏信譜傳》說他“幼敏悟,書再閱成誦,文章俊逸,頃刻千言,出人意表”。

  興二十四年1154年,張孝祥二十三歲,參加廷試。高宗親自將其擢為第一,居秦檜孫秦壎之上,同榜中進士的有范成大、楊萬里、虞允文。此次科舉考試,本來掌握在秦檜手中,因為高宗干預,張孝祥才能得中狀元。高中狀元一事,改變了他一生命運。

  登上政治舞臺不久,張孝祥便站在了主戰派一面,一則,他方第不久便上言為岳飛鳴冤,二則,他在朝堂上對秦檜黨羽曹泳提親“不答”,這一對主和派鮮明的反對立場,使得他得罪秦檜一黨。秦檜指使黨羽誣告其父張祁殺嫂謀反,將張祁投入監獄,百般折磨,張孝祥因此牽連受難,幸而秦檜不久身死,才結束了這段艱難的時期。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至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的五年中,張孝祥官居臨安,接連異遷,直至升任為中書舍人,為皇帝執筆代言,平步青雲之態,難免遭人嫉妒。汪徹一紙彈劾,使其丟官外任。罷官以後,張孝祥回蕪湖閒賦兩年半,在此期間,金主完顏亮南下。

  張孝祥雖無官職,仍舊密切關注戰局變化,並提出抗金計策,致書李顯忠、王權等大將,據陳戰略。他的好友、同年進士虞允文在採石磯大敗金兵,迫使金主完顏亮移師揚州渡江,完顏亮最終被部下叛將所殺,南宋朝廷得到相對的穩定。

  聽聞此事後,張孝祥當即作了一首《水調歌頭·聞採石磯戰勝》,詞中所呼“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表達了他渴望能夠建功立業,做一番事業的心情。採石戰後,他赴建康,謁南宋主戰重臣張浚,席上賦《六州歌頭》詞,慷慨激憤,張浚為之罷席。其愛國拳拳之心可鑑。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張孝祥復官,知撫州。隆興元年1163年,孝宗即位,知平江府,時值宋軍遭符離之敗,損失慘重。

  張孝祥創作《觀月記》時是乾道二年1166,張孝祥在知靜江府、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任上被免職,自桂林北上,途經洞庭湖,舟泊金沙堆,時當中秋,獨登觀月,作本文以記之。中秋觀月,是詩文中常見的題目;在洞庭湖中的金沙堆觀中秋月,則別有一番景象與情趣。

  本次整理就到這裡啦,祝大家在考試中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