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樂理知識

  最近收到了幾個關於【新手要從哪學起】的問題,樂理方面也是很必須掌握起來的,今天整理了幾個最基本的樂理知識,把這些都掌握了,就可以再進一步深入學習了哦!

   音的概念

  第一講 音的概念 第一節 音的形成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看不見又摸不到的音倒底是什麼呢? 音是一種物理現象。它是由於物體受到振動,而產生波,再由空氣傳到您的耳朵裡,通過大腦反饋,您聽到的就是音。 第二節 音的分類 物體的大

  第一節 音的形成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看不見又摸不到的“音”倒底是什麼呢?

  “音”是一種物理現象。它是由於物體受到振動,而產生“波”,再由空氣傳到您的耳朵裡,通過大腦反饋,您聽到的就是“音”。

  第二節 音的分類

  物體的大小、薄厚與振動的強弱不同,所產生音的高低也就不同,這樣就形成了高音、低音、強音、弱音。

  “音”大體又分為“樂音”與“噪音”兩種。

  1、樂音musical tone

  振動起來是有規律的、單純的,並有準確的高度也叫音高的音,我們稱它為“樂音”。

  2、噪音noice

  沒有一定高度的音。它的振動即無規律又雜亂無章的音,我們稱它為“噪音”。

  您明白了嗎?

  第三節 音的性質

  音的性質可以分為:高與低、強與弱、長與短,還有音色等幾種。

  由於音的性質有這麼多的不同,所以才會產生出不同的樂音來。使我們可以聽到各式各樣的旋律。也通過不一樣的音色,讓我們辨別出哪一種聲音是由鋼琴彈出來的,哪一種聲音是小號吹出來的。二胡和小提琴同樣都是絃樂器,可是它們的聲音又各自有所不同。也可以區分人聲,哪些是女高音,那些又是男低音等等這些不同的發聲體,你會發現:

  音的性質在音樂領域裡的意義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

  樂譜的知識

  第一節 什麼是樂譜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人們為了能使音樂保留下來,並且便於學習與交流,創造出各種各樣的記譜方法。象我們唱歌,或者演奏某一種樂器,僅僅靠記憶,或者是口傳心授都是不夠的,必須要有樂譜。按照作曲家提供的樂譜,才能演奏和演唱出美妙動

  第一節 什麼是樂譜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人們為了能使音樂保留下來,並且便於學習與交流,創造出各種各樣的記譜方法。象我們唱歌,或者演奏某一種樂器,僅僅靠記憶,或者是口傳心授都是不夠的,必須要有樂譜。按照作曲家提供的樂譜,才能演奏和演唱出美妙動聽的音樂。也由於有了樂譜,才使得很多的優秀作品流傳下來。比如我國優秀的民間藝人華彥鈞瞎子阿炳,他從小愛好音樂,勤於學習,既能唱又能演奏,當時當地的樂器樣樣精通。群眾非常喜歡聽他的演奏和演唱。他能奏“十番鼓”,“十番鑼鼓”,又掌握許多民間唱腔,還創作了大量的樂曲,如二胡曲《二泉映月》、《聽鬆》、《寒春風曲》及琵琶獨奏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等和一些優秀的民間唱腔,他所創作演奏的作品,個個是精品,但由於生活所迫,流落街頭,成了一個街頭流浪藝人,受盡欺凌與壓迫,受盡了折磨,剛剛解放就病故了,僅留下了有限的曲目,帶著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離開了人世,再沒人記得這些。這不能不說是我國民族文化的失落,給我們留下更多的遺憾。

  樂譜實在是保留曲目、交流文化的重要工具。

  第二節 樂譜的分類

  我國早在古代就發明了樂譜。記譜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

  比如在敦煌莫高窟發現的公元九世紀我國唐五代世俗歌舞音樂的琵琶伴奏譜手抄本《敦煌曲譜》、《敦煌卷子譜》,曾經廣為流傳的《工尺譜》,古琴演奏用的《古琴譜》,鑼鼓用的《鑼鼓譜》等等,這些古老的樂譜有的還延用至今。現在我們的專業音樂工作者還在研究它們。此外還有現在仍廣為應用的為廣大音樂愛好者所熟悉的用阿拉伯數字來表示的《簡譜》。以及國際上流行通用的《五線譜》等等。

  第三節 五線譜的優點

  《簡譜》的優點:它比較簡單,容易掌握。在單旋律的情況下運用還算方便。但是如果是多聲部幾個音同時出現或者是音域比較寬高低音距離較遠以及轉調頻繁的時候,簡譜就不那麼方便易讀了。

  相反五線譜在這方面卻有著很大的優勢。首先五線譜在視覺上有明顯的表示。比如那些複雜的和聲在一個位置上有幾個音同時出現如譜例1很容易識別。視覺非常清楚。其次在表示旋律方面尤其是高高低低的眾多音的形態更是一目瞭然如譜例2,就好象站在我們面前的一排排的人,哪個人高,哪個人低,而哪些人胖,哪些人瘦,都是很明顯的,一眼望去很容易辨認。因此在國際上廣為使用的基本上都是五線譜。

  我們國家的專業音樂工作者,也都採用五線譜,連民族音樂領域也逐漸過渡到五線譜上來與國際接軌。在音樂的領域裡不管你是哪國人,只要拿起同一張五線譜,大家唱出的都是同一個調子。可以說五線譜是無國界的,是音樂中的“世界語”。這就是五線譜的優點,要想進入音樂的世界裡,我們必須首先學會五線譜,它是我們跨入音樂大門的橋樑

  學認五線譜

  首先,五線譜是由三個主要的部分組成的: 音符、譜號、譜表。 第一節 譜表 現在我們首先來介紹一下譜表: 用來記寫音符高低的表格,就叫做譜表。 五線譜,顧名思義是由五條線組成的。的確,是由五條平行的橫線和四條平行的間組成的。這就是五線譜的譜表。它們

  首先,五線譜是由三個主要的部分組成的:音符、譜號、譜表。

  第一節 譜表

  現在我們首先來介紹一下譜表:

  用來記寫音符高低的表格,就叫做“譜表”。

  五線譜,顧名思義是由五條線組成的。的確,是由五條平行的“橫線”和四條平行的“間”組成的。這就是五線譜的譜表。它們的順序是由下往上數的。

  最下面第一條線叫做“第一線”,往上數第二條線叫“第二線”,再往上數是“第三線”、“第四線”,最上面一條線是“第五線”。

  由於音符非常多,所以“線”與線之間的縫隙也絕對不能浪費的,也就是“線”與“線”之間的地方叫做“間”。這些間也是自下往上數的。同“線”一樣。最下面的一間叫做“第一間”。往上數是第二間、第三間、第四間。下面請看譜例:

  每一條線和每一個間都代表著一個音的高度。

  然而這五條“線”和四個“間”還不夠表達我們的情感心聲,如果還有更高的音或者更低的音出現怎麼辦呢?於是就產生了更多的“線”和“間”。

  這些臨時多出來的“線”和“間”叫做“上加線”和“下加線”。上面多出來的線叫做“上加線”,上面多出來的“間”叫做“上加間”。下面多出來的“線”和“間”叫做“下加線”和“下加間”。這些“線”和“間”向上下兩邊呈放射形。“上加線”和“上加間”是自下而上,往上數的,分別叫做“上加一間”、“上加一線”、“上加二間”、“上加二線”、“上加三間”、“上加三線”…………以此類推。

  在五條線下面加出的線是從上面向下數的與上加線相反。分別稱作“下加第一間”、“下加第一線”、“下加第二間”、“下加第二線”……也是以此類推。如下圖

  這裡面有一個需要注意的有兩點:

  1、“上加線”和“下加線”根據音符只需要畫一條短線,不需要很長。夠表示音符就可以了。如下圖

  2、在表示“上加間”和“下加間”的時候,不需要再把這個音符上面或下面的線畫出來了。如下圖

  第二節 譜號

  在五線譜上確定音高的位置---也就是音名位置的符號叫做譜號。

  譜號就象男女有別一樣,在五線譜上看上去是相同的音,由於譜號的不同而代表著不同的音高,這些譜號分別有高音譜號,低音譜號,C譜號三種。

  在五線譜上標有高音譜號的叫高音譜表,標有低音譜號的是低音譜表,同樣,標有C譜號的就是C譜表,亦叫中音譜表,或叫次中音譜表後面要詳談。一般用高音譜表的樂器大部分是屬於高音樂器,象小提琴、二胡、高胡、長笛、小號、雙簧管、笛子等等,還有包括人聲的男女高音聲部,通常高音譜表用得較為普遍,除了特殊樂器聲部以外,大部分用高音譜表來標寫。使用低音譜表的一般是一些低音樂器和人聲的低音聲部,比如象大提琴,大管、大號、低音黑管等等。而C譜表則多用於中音提琴等等……

  譜例1: 高音譜號G譜號

  譜例2: 低音譜號F譜號

  譜例3: C譜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