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教育教學研究論文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轉變以往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一: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研究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數學教學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與應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情,整合教學目標,實施分層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一、分層教學的理論概述

  1.分層教學的概念.為了讓分層教學發揮最大的效益,必須明確什麼叫作分層教學.學生的非智力與智力存在較大差別,為了讓學生都有進步,使學生體會到成就感,教師要整合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水平差異,實施分層教學.如此,不同學生得到不同發展.由於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理解不同,為了確保教學效果最大化,教師應實施分層教學,在最短時間內,努力讓學生共同受益,並且遵循循序漸進與因材施教原則.

  2.實施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基礎差的學生學習吃力,基礎好的學生越學越喜歡數學.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基礎與學習能力,制定恰當的學習規劃與目標,在大體把握教學方向的情況下,從根本上確保教學效果的提高.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就是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明確學習目標,幫助學生提高信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整合教學資源,讓初中數學教學朝著規範化、科學化等方向發展.

  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

  1.學生分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態度、成績,從提高學習效率的層面對學生進行分層.受學生的心理、生理與性格等因素影響,學生主要分成三種情況:A種學生:智力與基礎較差,接受能力不夠,缺乏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B種學生:學習相對自覺,基礎一般,成績中等,但是有很好的自覺性.C種學生:接受能力較強,基礎紮實,具有拓展與創新能力的學生.

  2.分層備課.分層備課作為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從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來看,需要整合不同層次學生的現實狀態,設計分層教學過程,同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擬定對應的教學目標,明確哪些是層次目標,哪些是共同目標.對於A種學生,給予更多的指點,設計的問題梯度稍緩、問題簡單,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重在培養基礎與學習方法;對於B種學生,設計的問題難度適中,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靈活應用,以不斷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對於C種學生,設計難度偏大、靈活性較強的問題,學生不僅要掌握知識,還要靈活應用,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3.分層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實施坡度小、起點低、立體多層次教學.同時讓課堂提問富有層次性,讓思維難度較大的問題由C種學生解答,最簡單的問題由A種學生解答,難度適中的問題由B種學生解答.如此,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活動,以便啟用課堂.例如,在講“判定等腰三角形”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如果三角形兩邊相等,所對應的角是否相等?說出逆命題;評判逆命題真偽.這樣,能夠啟用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大膽的類比與想象中主動參與到問題解決之中.

  4.分層訓練.課堂訓練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的關鍵,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學習成果,並且矯正、反饋、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使學生將所學內容變成技能,達到反饋資訊的目的.在這期間,還應設計多層次的習題讓學生選擇,在由簡到難的情況下,生成有效的學習梯形.5.分層作業.作業能說明不同層次的學生所學的知識狀態與情況,所以作業應該從不同層次進行設計,對於不同的學生,準備不同難度、體量的作業,具體分成選做題與必做題.必做題是所有學生都必須完成的,而選做題可以不要求全部完成,或者幾個學生一起完成.

  三、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思考

  1.把教材內容作為根本.一旦教學內容缺少針對性,那麼教學就失去了可控性,甚至影響預期效果.在分層教學中,教師要將教材作為教學的根本,在明確教材內容的同時,設定恰當的層次,優化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教學效果.

  2.結合教學目標,優化與輔導分層.在分層教學中,除了要整合教學目標,還要根據內容進行分層,具體包含教學輔導、作業安排等.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實施分層教學具有現實意義.為了提高分層教學的科學性與可行性,教師要從學生的學情出發,優化教學目標與設計過程.

  作者:呂倩倩 單位:江蘇濱海縣永寧路實驗學校

  篇二:初中數學“共生”教學探討

  摘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係和學生與數學的關係、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數學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態度,可以將情感融入教學中,從而實現教學過程中的情智共生的效果.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態度應該是積極的、主動的,具備一定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得到提高,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關鍵詞:初中數學;“共生”教學;初中數學

  “共生”教學指的是,教師不僅要重視教學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並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情感,包括師生關係、學生與數學的關係,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態度,等等.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的數學素養、數學知識水平和數學學習能力得到提高.下面就初中數學“共生”教學談點體會.

  一、構建良好的師生關係和學生與數學的關係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教師對於學生是必不可少的,學生與教師的關係決定了學生對於該學科的愛好.比如,常常有這種情況出現,學生因為對某個教師的偏愛,從而學習這位教師所教學科相對於其他學科而言格外優秀.教師可以利用這種現象,在學生中建立自身的良好形象,使學生對自己有更多的好感,與學生保持一種亦師亦友的關係,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同時,學生與數學的關係也決定著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比如,學生如果意識到該門學科比較有趣,就會對它更加好奇,更加努力學習,提高該門學科的知識水平.因此,構建良好的師生關係和良好的學生與數學的關係,對學生的初中數學學習是極為重要的,是情智共生的前提.例如,在初中數學教學的第一節課上,教師可以通過對自己的介紹拉近自身與學生的關係,使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並在課堂上穿插一些有趣的笑話,提高學生對自己的好感度,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教師可以利用自身對於該門學科的瞭解,結合實際生活,使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科的閃光點,也可以講解數學概念的來源的小故事,使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從而感受到數學比較有趣.同時,在講解相關典故時,教師表現出來的專業性,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魅力.

  二、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數學情境

  情智共生中的情,不僅表現在師生感情和學生與學科的感情,還包括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產生的對於數學知識的渴望的感情.學生對知識的渴望程度的高低,是由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決定的,也是由教師在課堂上引導的.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吸引學生的關注,或者根據學生的興趣所在而投其所好,講授數學知識和內容,等等.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構建一個有利於學生產生學習慾望的學習氛圍,並結合相關的知識點建立數學情境,使學生主動學習數學.例如,在講“走進圓形世界”時,教師可以通過邀請學生在黑板上畫圓的形式或者說明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圓有哪些等形式,使學生對圓進行思考.由於圓在實際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如鏡子、水杯、花瓶等,因此學生有學習積極性,從而踴躍發言.通過這種方式,教師構建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可以提問學生關於圓的特性,包括直徑與面積的關係、圓柱體的面積公式等,建立一個良好的數學情境,使學生融入數學情境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圓的特徵等問題,使學生深入理解有關圓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態度

  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態度是學好數學的關鍵.對於有些學生而言,初中數學過於枯燥,難度較小學數學而言也更大,因此學習熱情逐漸降低,學習態度也越來越被動和消極.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態度是很有必要的.主要可以通過使學生正確認識到數學的意義和作用、教師耐心為學生講解知識點和概念等,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態度.例如,在講“中心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或者使用計算機網路的形式,使學生通過對計算機繪圖軟體的操作繪製出各種圖形的變化,包括圖形的旋轉、圖形的中心對稱,繪製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使學生深入瞭解圖形的旋轉,中心對稱的原理和形成,各種圖形之間的異同.傳統的教學形式,教師在黑板上繪畫、講解,而這種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教學形式相比較於傳統的教學形式,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態度更加積極,使學生對於學習數學更加熱情,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另外,教師可以通過聯絡生活中的數學應用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

  作者:陳玉霞 單位:江蘇鹽城市第八中學

  參考文獻:

  李運奎.共生教育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研究[D].廣西師範大學,2011.

  汝海成.初中數學新授課學案導學設計與應用研究[J].中小學數學初中版,2012Z2.

  篇三:初中數學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分析

  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通常是以教師作為教學的中心,這種教學方式過於死板和生硬,嚴重影響學生對於數學的興趣以及學習的積極性,大幅度降低了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因此教師需要轉變固有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認真貫徹導學互動理念,提升教學質量。本文主要就初中數學對導學互動這一新型的教學方式進行實踐性探討。

  一、“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定義

  導學互動主要是指引導學習結合集體互動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該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教學的核心,以教師適當的引導來促進學生學習,從而實現課堂互動的教學模式。導學互動可分為4個步驟:第一個步驟為引導學生自學提綱,數學教師可設定一個趣味問題情景來引出本次課程需要教學的內容,讓學生獨立實行原先設定好的教學提綱;第二個步驟為小組合作及交流,這個步驟主要是指學生在獨立完成提綱後,分小組進行討論,在小組討論結束後再進行師生之間的討論,數學教師需要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實現在互動中解決問題;第三個步驟為引導歸納知識點,教師可在課堂中將學習的知識點進行大概的歸納,再適當引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所學習的知識點;第四個步驟為教學反饋練習,第四個步驟同時也是導學互動的最後一個內容,同時也是較為重要的內容,該內容主要包含課堂中的訓練、練習以及教學反饋指導。

  二、“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初中學生正處於叛逆時期,大多數學生具有多疑並且自負的特點,如果數學教師仍舊採用固有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做大量的練習題等,學生很難掌握知識,很有可能會讓學生往反方向發展。除此之外,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同,並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夠接受老師傳授知識的方式,通常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出現兩級劃分。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理念是以學生為教學的核心,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自由空間,在課堂中能夠自主進行學習的新型教學模式。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進行學習,在遇到問題時再請教老師,學生能夠在自己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經驗以及學習的樂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以及積極性。

  三、“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1.組織學生進行學習互動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互動屬於較為重要的一個步驟,同時互動也是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中的重點。有效的互動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教學的效率。互動教學方式能夠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能夠讓學生擁有自行思考的動力和時間,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由此可知,導學互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具有較好的實用性,能夠通過師生之間的來解決抽象的數學題,從而讓學生能夠提升自主思考的能力,提高教學的效果。

  2.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合作意識

  導學互動就是要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魅力以及樂趣,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需要為其指引正確的道路,讓學生能夠學會自主學習,感受合作學習的歡樂氛圍,自主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提升學習的效率以及自身的綜合素質。例如在學習“設計軸對稱圖案”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設計這樣的問題“在設計軸對稱圖案時,發現了什麼問題”等,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討論各自在設計的圖案時遇到的問題,以及發現的問題,隨後讓各個小組派出代表來說出小組總結出的答案。評選出討論相對積極的小組,並給予表揚,對其他小組予以一定的鼓勵。從而讓學生提升學習的興趣,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3.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導學互動倡導學生為主體核心,在該種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同時也是一個學生,教師需要通過“聽”、“寫”、“說”來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課堂中,學生在進行小組討論時會出現較多的問題,教師可將出現的問題仔細記錄下來,隨後對問題進行整理。在下一課堂中將這些整理好的問題進行講解,讓學生明白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在導學互動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所改善,讓學生不再對老師產生又敬又怕的心理,在發現問題時能夠第一時間向教師提出。而同學之間的感情也會有所促進,讓學生明白互幫互助的意義,從而在學習上實現共同得到進步。學生還可以在討論中取長補短,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學習的積極性。總之,在數學教學中合理運用導學互動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興趣,讓學生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作者:金英 單位:崑山市錦溪中學

  看過"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