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高等特殊教育的相關論文

  高等特殊教育是運用特殊的教學方法等手段,對身心有殘疾的人,進行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培養活動,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種基本形態,它既符合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規律,又有其特殊的一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探析中國高等特殊教育》

  摘 要:高等特殊教育的發展有利於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社會的教育公平原則。本文從中國高等特殊教育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中國高等特殊教育的一些主要問題,研究了高等特殊教育在認識層面、管理層面層面上的策略。

  關鍵詞:特殊教育 教育整體水平 教育公平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882***2014***08--02

  一、對高等特殊教育的認識

  高等特殊教育是運用特殊的教學方法、科學技術等手段,對身心有殘疾的人,進行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培養活動,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種基本形態,它既符合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規律,又有其特殊的一面。廣義上講,中國高等特殊教育的產生和發展與中國社會的發展密切相關,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是社會主義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高等特殊教育一方面會受到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社會文化、地區差異及特殊群體數量等方面的制約;另一方面,中國高等特殊教育不僅能幫助社會和家庭減輕負擔,還可以將特殊群體轉化成新的生產力,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中國社會的發展主要經歷了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再到資訊社會的過程。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農業社會,普通人接受高等教育都很難,要想開展高等特殊教育是不現實的。改革開放至今,中國社會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極大提高,這是高等特殊教育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動力。狹義上講,高等特殊教育的產生和發展與特殊群體的需求有關。特殊個體的發展取決於遺傳基因、成長環境、主觀能動性、教育等多方面因素,這些因素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特殊教育在特殊個體的發展中起著主導作用。高等特殊教育能更好的對特殊個體的特殊需要進行補償,明確特殊個體生命的價值,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進而更好的適應社會。同時,高等特殊教育能增強特殊個體的自信心,更好的促進特殊個體心理的健康發展,不斷提高特殊個體的生活質量。

  近年來,隨著特殊教育發展規模的壯大,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級政府進一步加大了財政投入。但應清楚的看到,不能關起門來辦高等特殊教育,高等特殊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更需要社會多方面力量的支援。高等特殊教育需要與全納教育相結合、需要與家庭教育、需要與社會教育及自我教育相結合、需要與醫療康復及社會就業相結合、也需要加強國際合作。

  二、實行有效的高等特殊教育管理

  高等特殊教育的管理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方面是上級部門對高等特殊教育的管理,一方面是高等特殊教育組織內部的管理,本文的研究方向是後者。高等特殊教育組織內部存在教師、學生、財務、儀器裝置等諸多要素,如何將這些要素合理的結合起來,做到人盡其能,物盡其用,科學管理必不可缺。有效的教育管理不僅能保障學校的正常執行,還能強有力的推動學校的發展。

  接受高等特殊教育的學生是高等特殊教育組織的主體,管理者所做的一切工作應以有利於特殊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高等特殊教育管理者不能只坐在辦公室,有空要走進特殊學生當中,尊重他們、關心他們、愛護他們,讓特殊學生視校如家,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明確特殊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瞭解特殊學生的心理情況、身體情況、學習情況、生活情況以及需求,讓特殊學生們知道自己在學校中的位置和權利,能夠滿足特殊學生的合理需求,建立為特殊學生服務的教育管理模式。教育管理者在處理與下屬的關係時,要秉著公平、合作的教育管理理念。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在不斷深化,現行的高等特殊教育教師工資由崗位工資、業績績效、科研績效、補貼等多個部分構成,高等特殊教育組織內部利益分配已打破了平均主義,逐漸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教育管理者是實行按勞分配的一把尺子。對於高等特殊教育管理者,學校是一個實現其人生價值的地方;而多數普通的特殊教育工作者,首先是把學校視為維持生計的地方。高等特殊教育管理者尤其是面對在獎金、職稱、職務晉升等敏感問題時,一定要秉著公平的原則。公平原則決定了高等特殊教育組織的長期、穩定發展,能增強高等特殊教育組織內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有效的管理可分為高度集權的個人管理和適度分權的合作型管理,高等特殊教育組織的性質決定了組織內部應實行適度分權的合作型管理。高等特殊教育組織內部各專業跨度很大,教育工作者之間的合作是分工細化的必然要求,而教育管理者目標的實現,最終要通過組織成員來實現,更是離不開彼此間的合作。可以說,合作是教育管理實踐中的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小到教育組織內部的合作,大到教育組織之間的合作以及國際間合作辦學等。同時,合作存在於高等特殊教育管理的全過程,包括教育目標的設計、決策執行、協調關係、合理控制等,都離不開合作。高等特殊教育管理者應當堅持用全面的、動態的觀點看問題,樹立科學、民主、合作的管理思想,促進高等特殊教育組織系統內部的優化。從整體上看,高等特殊教育組織是一個遠離平衡狀態的複雜動態系統,具體包括專業設定、學科發展方向、在職培訓、人才引進、學生就業等方面。高等特殊教育管理者作為領路人,不能只低著頭走路,需要抬起頭看看方向,需要綜合性考慮高等特殊教育組織內部的諸多要素,不能被動的適應環境,要積極、主動的適應社會發展。為此,高等特殊教育管理者要實施戰略管理,將高等特殊教育組織發展的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結合起來,將教育管理的科學性與藝術性結合起來,實現教育管理主體的多元性、教育管理手段的多樣性、教育管理內容的豐富性、教育管理過程的人性化。

  參考文獻:

  [1] 陳永明.教師教育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1

  [2] 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特殊教育.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2005―2012

  [3] 裴娣娜.教學論.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8

  [4] 方俊明.特殊教育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

  [5]黃崴.教育管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1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