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的地位淺析

  中學教育是小學教育的繼續和進入高等院校或轉入其它中等學校的預備階段;是暫時不能升學的初、高中學生準備就業的學習階段。中學教育的物件是年齡在11、12歲——17、18歲之間的青少年,他們正處在生理、心理迅速發展和突變的轉折時期,正經歷著急劇獲取知識和增長才幹,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關鍵年段。中學教育包括初中階段和高中階段兩個層次的教育,中學教育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精心準備了:中學教育的地位相關淺析。具體內容如下,歡迎參考閱讀!
 

  人大附長劉彭芝:中學教育地位在下降,中學教改應開展通識教育。

  在當今飛速發展的社會,怎樣做好教育一直備受大眾的關注,下面是小編分享的人大附長劉彭芝,她對教育的理解,家長們知悉。

  在給教育事業定位後,我們要給中學教育定位。在高等教育已大眾化的今天,中學教育的地位在下降。

  今天,小學、中學、大學,中學只是教育鏈條中的一個環節,中學的任務好像就是給大學輸送生源。這樣的定位,對中學教育的傷害是致命的。我一直認為,中學教育必須是獨立完整的體系,必須有自己獨立完整的目標。不這樣,中學教育形不成大格局,做不了大文章,也不可能有大作為大成就。

  當有的人認為人大附中是一所壟斷優質教育資源的超級學校,是教育不均衡的罪魁禍首時,劉彭芝校長卻派出最好的老師去無償幫扶薄弱校。她說她願意做探索教育均衡的先行者。對於培養人才,她有她獨特的理解,她說一定不能侷限於只教謀生的技能,也不能只停留在精神的境界,而更應該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靈魂境界。她說要為中國教育這雙腳做出最合適的鞋。

 

  當代教育既要順應世界潮流,也要堅持中國特色

  孔子是全人類的偉大教育家,他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思想,是世界教育史上最寶貴的財富。中國的科舉制度,被譽為指南針、造紙、印刷、火藥之後改變歷史程序的第五大發明,歐洲的考試製度乃至文官制度,就是從借鑑科舉制而來。而近代以來,中國的現代學校制度,則是從歐美傳過來。一直到現在,中國學校的教學體系和管理體制,仍然深受歐美影響。因此,一部世界教育史,從某種意義上講,也就是中國教育和歐美教育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歷史。今天,我們要推動世界教育事業的不斷髮展,還要堅持這種相互交流、相互學習。

  最美莫過多樣化,我特別欣賞費孝通先生關於世界文明的那四句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各國的教育,都既有共性,也有個性,應該彼此欣賞,彼此借鑑,春蘭秋菊,各擅勝場,在和而不同中共同營造世界教育事業的百花園。

  當代中國的教育,既要順應世界潮流,也要堅持中國特色。主席有句話說得極好,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我們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為中國教育這雙腳做出最合適的鞋。怎樣才算最合適?我的理解,一方面,正確處理好古與今的關係,有因有革,返本開新;另一方面,科學處理好中與外的關係,取長補短,洋為中用。
 

  培養人,一定不能侷限於只教給學生謀生的技能

  辦任何事情,都既要有具體操作,也要有頂層設計,既要有現實目標,又要有遠大抱負。超越階段,激進冒進,只會欲速則不達,甚至適得其反。中國有兩三千年崇文重教的傳統,獨生子女政策讓崇文重教火上澆油,雪上加霜,家長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心理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急切。但目前我國的教育資源還不充裕,特別是優質教育資源十分稀缺,教育條件與老百姓的預期之間,有很大反差。中國的優質學校承擔的壓力,空前絕後、無與倫比,恨不得把吃奶的勁都使出來,能多招一個學生就多招一個。在這種情況下,有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很多科學的教學方法,我們明明知道很好,但不能實施。比如小班制,一個班的學生最多不能超過24人,好不好?當然好!可目前我們能實施嗎?肯定不能!這就是我們最大的苦悶。如何化解這種苦悶?最有效的辦法,是司馬遷講孔子的那句話:“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心嚮往之,至關重要。有些理念和辦法,我們一時做不到沒關係,關鍵是我們知道它是好理念好辦法,我們目前的工作要盡最大努力向這種好理念好辦法靠攏,要為將來實施這種好理念好辦法創造條件。

  仰望天空,腳踏實地,這就是我們應有的狀態。堅持理想不動搖,直面現實不盲目,在理想與現實之間不徘徊,我們要做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結合者,

  人大附中近三十年的改革創新,著眼點和著力點,主要放在把握好兩個度上,一個是速度,既要超前,又不脫離國情、不脫離現實;一個是力度,既保持革故鼎新的態勢,又讓教師、學生、家長、同行、主管部門和全社會能承受。把握好這兩個度真的很不容易,稍有閃失,就要出紕漏。把握好這兩個度,才能做教育改革創新的領跑者。

  領跑者首先要領著大家朝著正確的方向勇往直前,同時要時刻關注後面的人,既要給後面的人以壓力,還要讓後面的人使把勁就能跟上。因緣際會,人大附中已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中學,我們除了把自己的學校辦好之外,還要承擔起社會責任,我們要在努力擔當中國基礎教育的領跑者中,實現人大附中人的教育自覺、教育自信、教育自強。

  說一千道一萬,教育,最核心的問題,還是培養什麼樣的人。凡事要立其大、取其上。我們說教育,首先要明確培養什麼樣的人。關於這個問題,已討論多年,我也講過無數次。但這樣的話題就應該時時講、處處講、反覆講。

  豐子愷先生在紀念他的老師弘一法師李叔同時說,人活在世上,有三種生活:物質的生活、精神的生活、靈魂的生活。物質的生活就是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精神的生活主要指科學技術、文學藝術; 靈魂的生活則是超越,是終極關懷,是心靈的淨化和美化。弘一法師的一生,生動地體現了這三個境界的遞進和提升,因此,他的一生是完美的一生,是了不起的一生。

  今天,我們培養人,一定不能侷限於只教給學生謀生的技能,停留於物質的境界,一定不能侷限於只教給學生欣賞文藝的法門,停留在精神的境界。我們培養人,一定要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靈魂境界,讓他們有美麗的心靈和高尚的靈魂。

  心態決定生態,我們要構建和諧社會,沒有心理的和諧,哪來社會的和諧?我們要建設美麗中國,沒有美麗心靈,又哪來美麗中國?說到底,教育事業就是靈魂事業,教師是靈魂工程師,我們在這一點上,必須頭腦清醒、立場堅定。這些年,有許多學校、許多教師,把培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物質的層面,最多提高到精神的層面,而對培養和提升學生靈魂的境界重視不夠,這種教育帶來的不良後果已經顯現,對此,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

  中學的任務就是給大學輸送生源? 答案是不!

  在給教育事業定位後,我們要給中學教育定位。在高等教育已大眾化的今天,中學教育的地位在下降。民國時期,朱自清、葉聖陶、豐子愷、俞平伯、錢穆等等,無數頂級的學者和作家都做過中學教師,那時,中學教師和大學教師的流動是無門檻的,這種狀況在今天已無法想象。

  今天,小學、中學、大學,中學只是教育鏈條中的一個環節,中學的任務好像就是給大學輸送生源。這樣的定位,對中學教育的傷害是致命的。我一直認為,中學教育必須是獨立完整的體系,必須有自己獨立完整的目標。不這樣,中學教育形不成大格局,做不了大文章,也不可能有大作為大成就。

  中學畢業時,正好十八歲。十八歲是個什麼概念?在古代是成人,那是人生中的大事,要舉行隆重的“冠禮”,整套儀式之後,還要請德高望重的人給十八歲的成人在名之外起個字,十八歲成人後,名和字開始並用,名只有長輩才能叫,同輩後輩只能稱其字。十八歲成人,就開始受人尊敬了,當然,受人尊敬的前提是自重,要履行成人的義務、承擔成人的責任。十八歲在今天,則標誌著可以成為法律意義上的公民,開始具有公民的所有義務和權利。由此可見,中學教育是把孩子培養成人的教育,是把孩子培養成合格公民的教育,是至為關鍵的教育。我們從事中學教育的人,正是要在這一點自尊、自重、自警、自醒,自己先要對中學教育高看一眼,然後才能讓全社會高看一眼。

  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法治意識、人文情懷,在中學階段完成公民教育,讓他們成為合格的公民。這樣的定位很重要,是基礎性的。方位確定了,才有方向的問題,才有方法的問題。我們的教育改革,我們的教學安排,都要圍繞這樣的方位來進行。

  學校以學為主,學習以通為貴。這兩年,社會各界十分關注“錢學森之問”,也就是中國的學校為什麼培養不出大師。圍繞“錢學森之問”人們不知寫過多少篇文章,開過多少次研討會。其實,在“錢學森之問”之前,錢學森先生曾花費很多心血提倡通識教育,呼喚大成智慧。通識教育和培養大師是一脈相承的。通識教育是大師出現的基礎,只要通識教育蔚然成風,大師出現才能水到渠成。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在大多數人都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時代,出類拔萃、顯山露水的人,基本上都是經過良好的通識教育、形成大成智慧的人。我對這一點深信不疑。

  中學最適合通識教育,培養大成智慧的黃金期

  中學不像大學那樣細分學科,有利於學生在知識上全面發展。在文科上有特長的學生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在理科上有特長的學生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這在中學是能夠做到的。

  錯過了中學時代,一但進了大學,文理學科涇渭分明,壁壘森嚴,要搞通識教育,難度不知要增加多少倍。因此,我們搞中學教學改革,講提升中學辦學質量,主攻方向就應該放在開展通識教育、培養大成智慧上。也正是在開展通識教育、培養大成智慧上,我們可以有大的預期、大的作為。

  學校是培養人的地方,比別的任何部門任何單位都更強調樹立人的歷史主體地位,都更強調發揮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發揮人的主體作用,當然面越廣越好。因此,在辦學過程中,互動很重要。

  互動的渠道和方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師生互動,這是最常見的,即大家常說的教學相長;

  二是同學之間互動,即大家常說的學學相長;

  三是教師之間互動,即大家常說的教教相長。

  這三種互動,我們一直在努力運用,效果很好,今後還要不斷加強。我這裡還要說兩種新的互動,一種是學校要和家長互動,不管在什麼時候辦學、在什麼地方辦學,沒有家長的參與和支援,教學效果都要打折扣,特別是現在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背後不僅有父母,還有更上心的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學校如果不能與他們保持良性互動,很多事寸步難行。

  另一種是學校與社會互動,具體地講,就是學校要通過新聞媒體這個橋樑和紐帶,與社會各界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互動,贏得社會的理解和支援,為自己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辦學環境。對人大附中這樣處在風口浪尖的名校來說,主動與新聞媒體溝通,與社會各界形成良性互動,事關重大,在這方面,我們有經驗,也有教訓,今天一定要予以更多的關注、投入更多的精力。
 

  學問學問,“學”必須與“問”連在一起

  上面說的都是巨集觀中觀的問題,下面我想說微觀的問題,也就是在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語境下,我們如何改革創新課堂教學。思來想去,我覺得擺在第一位的,還是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

  自學,既是自己學習,更是自主學習。自己學習好理解,自主學習,是指在自己學習中有獨立的思考。相比之下,自主學習,是更重要的自學。

  人的一生,小學六年,中學六年,本科四年,碩士三年,博士三年,最長的在校跟著老師學習時間是二十二年,目前人的平均壽命是七十三歲,由此可見,人的學習,絕大部分時間是自學,有人預測,在中等發達國家,人人都接受過或多或少的學校教育,傳統意義上的文盲已經消亡了。以後,文盲這個詞,也許指的是那些離開學校後不能通過自學來更新知識的人。進一步講,即使是在學校學習期間,我們自學的東西也肯定比從老師從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多。再進一步講,即使是聽老師講,也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因此,自學,才是學習的常態,才是學習的核心。有創新能力、出創新成果的人,肯定是自學能力強的人,這中間完全可以劃等號。

  中學培養創新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向內下功夫,激發學生自學的興趣、增強學生自學的自覺、培養學生自學的習慣、提高學生自學的能力。這一點,過去很多人認識不夠,現在應該大加強調、反覆強調。

  提高教學質量,必須注重培養孩子的問題意識。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學問學問,“學”必須與“問”連在一起,而且“問”是學問的發動機。人類社會就是在不斷的發現問題、回答問題、解決問題中進步的。

  創新人才,首先是善於發現問題的人才,而且是善於在眾多問題中發現核心問題的人才。阿基米德在浴缸裡想出“阿基米德定律”、牛頓在蘋果樹下悟到“萬有引力”,他們都是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答問題的高手。自然科學如此,社會科學也不例外。馬克思、恩格斯對全人類的不朽貢獻,就是發現了資本主義的根本問題,併為解決這個根本問題找到了正確答案。

  因此,所有創新人才都是“問題中人”,沒有問題,就沒有創新。發現並解決了小問題,便成就了小創新。發現並解決了大問題,便成就了大創新。中學培養創新人才,一定要鼓勵孩子善於發現問題、敢於提出問題,一定要培養孩子在回答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專心致志、鍥而不捨。

  問題意識,是創新人才培養的一把“金鑰匙”。“人生為一大事來”,這一大事,或許就是發現並解決一個問題吧。
 

  獨生子女容易眼高手低,團隊精神先天不足

  獨生子女容易眼高手低團隊精神先天不足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我們在鼓勵孩子獨立思考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培養孩子的協同精神。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越來越重視系統性和協調性。適應這種變化,科學研究和各種創新也越來越體現出協同性。今天,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幾乎每一項大的創新都不是一個人的單打獨鬥,而是一個團隊在聯合攻關。這種團隊聯合攻關的規模一天比一天大,阿波羅計劃可以說是國家團隊在攻關,人類基因組計劃已是國際團隊在攻關了。中學培養創新人才,必須認清這種趨勢,順應這種趨勢,從娃娃抓起,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對中國的創新人才教育來說,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還有其特殊意義,因為現在的中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團隊精神先天不足,更需要後天培養。有沒有團隊精神,願不願意、善不善於協同創新,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國創新人才培養的質量。

  還是要提倡培養孩子的動手習慣。七十年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大力倡導動腦與動手並重,十年前,人大附中也開設了許多讓學生動手的勞技課,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這兩年,這個問題講得少了,所以今天我要重新提出來。動手,首先是勞動,勞動光榮,是我們最基本的價值觀。學校裡的動手類選修課,作為一種理論聯絡實際,作為一種知識運用,也是一切創造創新的活水源頭。動手類選修課,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協同能力。動手類選修課,也是讓學生放鬆身心,増加學習趣味的重要途徑。還有一點特別的,現在的獨生子女,容易出現坐而論道、眼高手低的毛病,讓他們參加動手類的選修課,也算是對症下藥。總之,培養學生的動手習慣,具有多方面的綜合效應,具有現實而深遠的意義,我們絕不能等閒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