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學教育管理論文

  在中學教學管理過程中,提倡 以學生為本 的宗旨,即從學生的角度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出發點和工作的立足點去關心學生、感受學生、發展學生,儘管這樣的教育管理已經初步成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中學生如何培養良好的地理品質 》

  摘要:現代中學生是未來的主人。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地理品質。中學生如何培養良好的地理品質。

  關鍵詞:中學生,地理品質

  根據新課程標準,時代發展的需要,結合我們學校和學生的實際,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地理品質,這有助於學生將來與自然和睦共處,形成與環境協調發展的良好氛圍,營造和諧的人文環境;學生良好地理品質的培養,符合社會發展,時代發展的需要,符合學生髮展的需要。現代中學生是未來的主人,他們將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未來的世界、生活,取決於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我通常會對學生說:我希望你們在每次考試中都取得優異的成績,但我更希望你們在今後的生活中、工作中常常會很自覺地想著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環境的要求,尤其是以後走上領導崗位的同學,在決策時會思考此專案的環境效應,並作為決策的主要依據。中學地理應培養學生如下地理品質:1.人口適度發展的人口觀 在我們國家,每個家庭多生一個孩子,對於一個家庭來講,如果滿足其基本生存的條件,似乎影響不大。

  多生一個孩子,對我們國家而言,則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其一,每年有高達四分之一的新增產值被用來養活新增人口;還使得糧食、日常生活用品的生產趕不上人口增長的需要;醫療、教育、交通、就業等方面條件的改善也困難重重。其二,我國人口與環境、資源之間的矛盾已經十分突出,比如用亂砍濫伐來獲取木材,濫墾草原來擴大耕地,以至於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嚴重後果。當然,人口增長過慢也會帶來一系列問題:如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社會上用於老人的退休、養老等費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難,生活孤獨等等。

  既要讓學生知道當人口數量和質量、人口增長速度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社會經濟發展速度不相適應時,與環境、資源不相協調時就會出現人口問題,人口問題又是產生其他問題的重要原因。同時,也要讓學生知道人口素質的提高是解決人口問題的關鍵。對我們同學來說更重要的是自覺提高自身素質,使得他們對人口問題的認識更為深刻,從而使他們建立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口觀,因此,解決人口問題也就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2.熱愛環境、保護環境,在環境中享受的環境觀 人既是環境的產物,同時也是環境的塑造者。讓學生認識到,熱愛環境、保護環境就是熱愛我們自己,保護我們自己。生活在良好的環境裡,有益於我們自己的身心健康。環境遭破壞後帶來的各種負面影響,直接威脅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甚至生存。

  熱愛環境,保護環境從身邊的環境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熱愛我們的班級、現象、學校,保護班級環境、校園環境。如建立一個寧靜的學習環境和就寢環境;建立一個整潔、衛生的學習、生活環境,以提高自己身心健康水平和學習效率;同時為構建良好的班風、校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做到不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愛護公物。只有熱愛自己班級、學校、家庭的環境,才能以這份愛心,以更博大的胸懷去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去愛護全人類共同生活的環境。3.充分而合理利用的資源觀 對待資源的態度,一方面是節約資源,一方面是充分而合理地利用資源。自然資源是大自然恩施給人類的寶貴財富,是人類世世代代得以生存繁衍的物質基礎。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人類構築的資源系統是十分脆弱的,一旦這個資源系統被破壞,恢復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愛惜每一粒糧食,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養成節儉的優良品德。

  自覺養成隨手關燈、關水龍頭,草稿紙重複利用等良好的行為習慣。免贈賀卡、免用一次性木筷,不趕時髦,愛惜自己的學習用具,增強節約資源的地理意識。與此同時,建立更廣博的資源概念,時間也是資源,珍惜時間,充分合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同學也是資源,多與老師、同學交流、交往,取長補短,教學相長。學校的各方面的條件也是資源,怎麼樣去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以求得自身充分自由地發展。

  有的同學能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各方面的長進就比較明顯。同學之間也會因為對自己身邊這些資源利用程度的不同而使得“貧富差距”擴大。4.於己、於生態、於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觀 地理學的可持續發展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包括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基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條件;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目的。在課堂上,我對學生說,上游山區的人們通過砍伐樹林來最大限度地滿足他們對物質財富的追求;然而,他們往往沒想到,因他們的砍伐而造成的水土流失,使得下游地區的河湖淤塞,導致調蓄洪水的能力大大下降,以至於下游地區的人們就要用數倍於上游地區人們通過砍伐樹木所獲得的財富的代價,用於修築防洪大堤,以及其他的防洪、洩洪設施。而一旦洪水氾濫對下游地區所造成的災難,則損失更是無法估量的。各個區域性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是構成全面可持續發展的要素,而可持續發展的全部則不是指區域性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在課堂上,還給同學灌輸如何實施個人的可持續發展,個人實施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決定著自己在將來的社會充當什麼樣的角色,過什麼樣的生活。我們每個同學只有不斷努力學習,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才能實現自己的可持續發展。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學科素材豐富、生動有趣的優勢,挖掘我們日常生活中同學們熟悉的素材,靈活應用教學方法運用現代教學手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對人口、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求知慾望。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同時也要在這些方面做學生的表率,比如粉筆的充分利用;講臺上粉筆盒的整理、粉筆灰的清理等等。這些小事對學生的影響卻是深遠的。用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來感染學生。現代中學地理教育的使命是培養有現代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的高素質公民。

  篇二:

  《 我對中學地理教學的認識和實踐 》

  摘要:我對中學地理教學的認識和實踐,教育學論文。

  關鍵詞:中學地理教學

  中學地理學科的專業性強,它以整個地球為物件,要求學生掌握有關地球、地圖、世界氣候和自然帶以及分洲區域地理等基礎知識;掌握閱讀和運用圖表、地圖的初步技能,初步懂得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絡。涉及的時間悠久,地域廣闊,加上內容複雜,且以描述為主,理解難度大,背記知識多。令人感覺煩雜,枯燥乏味。面對這些情況,如何教好這門課?十幾年來,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一點探索。

  一、認清教與學的關係,充分發揮師生兩個積極性

  教與學是矛盾的兩個方面,兩者相輔相成決定教學的效果。從兩者關係看,學是目的,教是手段,教師的“教”,歸根結蒂為了學生的“學”;“教”的好壞要通過“學”的好壞來衡量。這告訴我們:教師的“教”要為學生的“學”服務;教師的教學方法應以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讓學生原意學、容易學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總之,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老師除自我主觀努力外,必須取得學生的配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在教學工作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基於這樣的認識,我採取瞭如下做法:

  首先,自己以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努力備好每一堂課。對於備課教案的作用,很多老師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也許是習慣使然,對備課教案的依賴性很大。不備好一節課,不寫好詳細的教案,就好象心裡沒有底一樣,我是不敢進課堂的。並做到每一節課後有小結。五個班級,每講完一個班,都對教案進行補充完善,發現問題,改進教法,力求精益求精;我覺得只有充分地備好課,作好有關方面準備和設計,才會胸有成竹,從容上陣,忙而不亂。

  其次,注重講好緒論課,打響頭一炮。“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緒論課講解什麼叫地理學。為什麼要學、怎樣學等問題教育論文教育學論文,是一門課的總綱;是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激發學習自覺性和興趣的關鍵課;是給學生第一印象,為日後課程鋪道路的奠基課。因此,我牢牢遵循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從學生身邊的地理現象講起、與人類生存悠息相關的生產、生活資料之源泉,滄海桑田的變遷,威脅人們生命財產的地震開始,引出地理學科的研究物件和任務;通過對比中國地形圖和展示中國名勝掛圖,提出了:為什麼形成了地形的如此格局?為什麼中國氣候東南溼潤、西南高寒、西北乾旱?為什麼“春風不度玉門關”?祖國的名山奇峰為什麼如此奇麗多姿、栩栩如生?等問題,揭示地理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激發學生的神奇感和求知慾;又跟大家交底:地理作為中學七科統考學科之一,經過短短兩年的學習,就要參加全市的地理結業會考,考試成績將按50%的比例計入中考升學成績,並強調“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著重闡明教與學的關係,希望同學們以主人翁的態度為學好地地理這一學科而共同努力。

  第三,在課堂教學這個環節中,關鍵是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我注意採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和生動的語言,來營造寬鬆愉快的學習氛圍,結合“地理就在身邊”教研活動,幾乎每節課都穿插與本節知識點有關的聯絡學生實際的資料。比如:講氣候,就聯絡長島的氣候特點;講季風,就聯絡本地的冬夏風向;講地層,就聯絡海邊懸崖的層疊現象;講地震,就聯絡長島地震頻繁的原因;等等。使課本知識結合於實際,使理論知識具體化,抽象知識形象化,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四,教法學法兩手抓,重視學法指導。教法和學法是辯證統一的關係。沒有好的教法,就談不上培養科學的學法,它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礎,但有隻研究教法不一定就能培養學生科學的學法,對學法的指導實質上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一個教師來說,通過自己的教學能夠形成學生較強的學習能力才是自己教學能力的綜合體現。因此,強調學法指導,才是抓住了根本。我在教學中,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通過教師的“教”去指導學生的“學”:

  一凸顯前後知識點的內在因果聯絡,交給學生理解記憶為主的學習方法。比如:世界氣候型別的分佈一節,是世界地理教學的重點,但也是教學上的“老大難”。因為要在四課時的時間內學會辨別八種熱帶、溫帶和寒帶氣候的特徵和成因以及分佈,每種氣候特徵及其成因對於初一的學生來說,很難理解,尤其是涉及到氣壓帶和風帶的部分,當初我自己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上課聽老師一種一種地講,也很感枯燥無味;我在教授這節課時,就嘗試從分析各種氣候型別的形成原因入手,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記成因、知特徵、推分佈”的理解記憶法。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對成因理解了,那麼對特徵、分佈也就自然容易記憶了。

  二指導創造靈活記憶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在中學各個學科中,地理可以說是個介於文理科之間的“邊緣”學科。雖說是要以理解記憶為主為基礎,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但還是難免許多死記硬背的東西,遇到這種情況,我教給學生許多靈活的記憶方法,比如:對於枯燥的資料,多采用諧音記憶法。“爸爸誓爬珠峰顛, 8848米姨舞舞進吐魯番,-155米”,“海岸線有一把錢,18000千米 ” “我國水能儲量大 ,不要浪費留點吧!6、8億千瓦”“馬里亞納最深處,累得堯堯扔三次。-11034米” 對於重要的規律,多編成歌訣。象《雨帶推移歌》《全國省名歌》,對難記的圖形,多采用象形法,比如“非洲是梯形加三角”“澳大利亞象螃蟹”“南極洲象逗號”,諸如此類。也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此類方法,去聯想,去編寫。有效地減輕了學生的記憶壓力,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 用新舊對比法,以舊引新,講新復舊,異中求同 。講新概念、新知識時,利用新舊對比法和前後聯絡法,啟發學生尋求新舊之間的共性和內在聯絡,找出它們間的個性和區別,例如:學習“在地圖上辨別方向”,先回顧複習“地球的經緯網和經緯網所指示的方向”;講授“季風的形成”,先複習“海陸的熱力差異”;從而把新知識納入到舊知識的網路中,既便於掌握新知又利於複習鞏固舊知識。達到了“溫故知新”的效果。

  二、正確認識教書與育人的關係,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

  我原先想,作為任課老師教育論文教育學論文,尤其是所謂的副科小科教師,盡全力把書教好就行了,與學生的距離比較遠。可教育教學實踐告訴了我:一個學生學習上不去,固然有智力問題、方法問題,但首先是學習目的和對待困難的態度問題,一句話是思想問題、精神狀態問題。

  使我進一步認識到:教書不育人不可;教師的主導作用要著力於調動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兩個積極性。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書與育人是不可分割的。不掌握學生的思想脈搏,不及時排除他們學習上的思想障礙,書也是決然教不好的,何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新人是每個老師的共同責任,從此後,較自覺地把教書和育人緊密地結合起來,把了解學生和教育學生列入教學工作日程,把它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來做;把課外教育和課內講授很好結合起來,把它當作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抓。

  常到同學中走走、看看、問問,既關心他們的學習,也關心身體、思想、和生活;平時以平等寬容的態度,以“過來人”的身分與他們談心、交心。積極引導、幫助鼓勵學生學習,漸漸與他們的關係融洽了,心心相通了。大部分同學有話敢跟我講也願跟我講了。這使我最大限度的瞭解每一位學生的品質、個性特點和家庭情況,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便於營造生動活潑、主動探索的課堂氛圍,為我的教學工作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三、突出地理學科特點,理論聯絡實際,加強直觀教學。目的、方法、效果是辯證統一的。教學方法為學科教學服務;只有抓住本學科的學科特點才能選擇相應的適當的教學方法,從而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地理學科以地球和自然界為物件,研究地理事物空間分佈。一方面,特別強調現實性、實踐性、實用性;而另一方面,我們又不可能都到各地典型現場去參觀,更不能直接感知那些或緩慢或激烈的地質作用過程和地理規律展示。如果光憑書本理論教學,既抽象又枯燥,既死板又脫離實際,難以取得良好效果。為此,我在教學中,儘可能多的聯絡生產和生活實際,多用直觀教學法,力求把平面問題立體化,抽象問題形象化。

  一、啟發提問處處結合實際。地理規律和理論很枯燥,但地理教材可聯絡實際的方面很多,既可聯絡生產生活實際,又有豐富人文知識、人地關係充實教材,並明確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能解決實際問題,這就為教師結合實際進行啟發,然後上升為理性知識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比如講述中國地勢的特點時。先提疑問,我國的許多大河都向哪個方向流?為什麼?思考題的出現,調動了學生求知的熱情和希望作出解答的好奇心。學生自學課文後,分組討論,選出最佳答案是:河流大多向東流。因為我國的地勢西高東低,並呈三級階梯。

  我適時提問:“西高東低的地勢對氣流和河流有什麼的影響?”同學們認真讀課文領會全文後學生得出:使我國多數大河滾滾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使東部海洋的溼潤氣流順著東低西高的地勢深入內陸,形成降水。再如,講述中國地形變化時,我先從黃河的淤塞說起:“歷史上黃河寬闊的河道由於河水帶來的泥沙日積月累,慢慢被淤平,形成沖積平原——華北平原,河口處也形成越來越大的三角洲;而一個地區發生地震時,卻由平坦的地形變的高低不平。那麼地形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同學們想得到答案,他們急切的去讀課文,從而得出了地形變化是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這一結論。

  二、重視運用地圖和圖片導教、導學、導練 。地圖是地理教材的重要部分,具有全面、形象、直觀的特點,被稱為“百科全書”,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也是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工具。因為地圖不僅能反映地理事物的分佈,從中我們還能分析出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絡、地理現象產生的原因等。我把閱讀、記憶、使用地圖視為學好地理的祕訣。

  首先,教給學生閱讀地圖的“三看法”:一先看位置和輪廓。地理位置包括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所以開啟地圖後,先看該區域的經緯度是多少,是位於沿海還是地處內陸,該區域大致是什麼形狀。這樣就有了空間感和方位感,以後一提到這裡,在頭腦中就有一個比較確切的印象。二看顏色。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通過仔細觀察不同的顏色的範圍大小、地區分佈,即可掌握該地的地形地勢特點。三看“面、線、點”。

  就是指按“面、線、點”的順序認識地理事物的分佈。“面”是指像高原、平原、湖泊、海洋等地理事物,它們所佔的空間範圍大,在地圖中最為顯眼,所以先從認識它們入手較好,要看清這些事物的名稱、位置、範圍等特點。“線”是指像山脈、河流、交通線等地理要素,要注意其走向、名稱等;“點”是指城市、村莊、工礦區等點狀分佈的地理要素。然後,還要學會分析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絡。如,地形對氣候、河流走向、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等各方面的影響。

  其次,不管是講授新知識,還是複習舊知識,還是做練習,我都以地圖為先導,沒有掛圖,就用手繪板圖,課上畫圖費時間教育論文教育學論文,就在課前畫好小黑板。在實踐中,我體會到,加強地圖運用,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想象的能力,又能最大限度的展示地理各要素之間的聯絡,比如地形、氣候、工業和農業的分佈等。

  另外,我們平時注意 想方設法,盡力收集有關的地地理圖片,如:火山噴發、錢塘大潮、壺口瀑布、海嘯與地震等,緊密結合教學內容適時出示,進行生動、形象的教學,且寓學於樂,大大激發了大家的學習興趣。對於教學中涉及到的事物和規律,也儘量以圖片影象直觀的展示在課堂上。例如在教水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時,我先出示《熟視無睹》和《就地取材》兩幅掛圖,然後出示疑問:“我國水資源相當緊張,但利用中又存在哪些問題?”激勵學生聯絡影象得出答案:①是浪費驚人;②是汙染嚴重。課堂講授中,也隨時手繪板圖,比如:火山的構造、高低氣壓帶的形成、地形雨、河流流域與分水嶺,等等。以影象的形式直觀再現了在自然界中很難直接面對的現象和規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受到學生的歡迎。

  三、 結合演示實驗激發興趣。利用地理教學儀器進行演示,並提出啟發性的問題,符合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這樣做不但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印象深刻,而且理解透徹。例如在講述等高線地形圖時,我設計了山峰演示圖,在山峰用玉米棒代表上纏上等高線鐵絲,並標上海拔。然後把玉米拿走,按住頂端壓下去,等高線圖出現,是一個閉合多圈圖,並且海拔由外向內逐漸升高,從而根據此圖判斷它是山峰。在此基礎上,讓同學們自己動手製作盆地地形圖、陡崖地形圖,由於是自己動手,所以印象深刻。在講述地殼運動時,褶皺和斷層對地形的影響很明顯,它們的作用會形成兩種不同的山脈。學生們很難判斷到底是哪種作用所形成。我製作了《褶皺模型》和《斷層模型》在課堂上演示,並提出疑問"為什麼斷層形成的山邊緣往往是陡崖?"因為斷層形成的山,是沿著斷裂部分錯動而形成的,所以邊緣往往是陡崖。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親自觀察,增加了學生的感性認識,發展了形象思維,比較輕鬆地理解和掌握了一些重點和難點知識。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