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寸金蓮的歷史趣談

  為什麼古代男人偏愛三寸金蓮的小腳?非小腳竟不娶?這是怎麼回事?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

  眾所周知,三寸金蓮是古代女性的美麗標準之一。崇尚自然、珍視身體與生命的中國人為何偏偏和女人的腳過不去呢?

  纏足始於南唐後主李煜,李後主有位愛妾窈娘***窅娘***,嫵媚風騷,能歌善舞,李煜為她築了六尺高的大蓮花臺。而窈娘就用帛纏足,使腳纖小屈突而足尖成新月形,在蓮花臺上展姿起舞,以博後主歡心。這種風氣隨之在民間追求時髦的女子之中傳播開去。

  纏足的風氣在宋代為盛,宋代婦女若不裹小腳則被視為粗人,必須自幼被大人纏成三寸之腳才是美女。

  為了一天二十四小時不令雙足放弛,女子連睡覺時都要穿著暖鞋。自元代起,纏足被認為是貧窮的分界線,到了明代賤民階級的女子不得纏足。《浙江風物誌》記載,浙江東南地區明文規定丐戶人家男子不許讀書,女子不許纏足。

  清朝的滿族婦女都崇尚大腳,不纏足。但清軍入關後,漢族女性的三寸金蓮卻贏得大清滿族婦女的青睞。當時有男人非小腳之妻不娶的風氣,社會一時以大腳為恥。清廷為保護遊獵民族人高腳大便於狩獵的特點,從滿族女性身心健康考慮,多次禁止旗人纏足,但屢禁不止。

  所以小腳到底有多小?以三寸之內者為金蓮,以四寸之內者為銀蓮,以大於四寸者為鐵蓮。為了一對靚足,古代婦女們背後的痛楚,卻有苦自己知。

  三寸金蓮的歷史:

  舊中國有一種強迫幼小女童纏足的文化習俗。那因纏裹而殘廢了的雙足被美其名日 三寸金蓮 。纏足的文化使一個民族在生物學層面和文化學層面產生退化。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宋朝的三寸金蓮。

  三寸金蓮是當時人們認為婦女最美的小腳。

  三寸金蓮跟我國古代婦女裹足的陋習有關。裹足的陋習始於隋,在宋朝廣為流傳,當時的人們普遍將小腳當成是美的標準,而婦女們則將裹足當成一種美德,不惜忍受劇痛裹起小腳。人們把裹過的腳稱為“蓮”,而不同大小的腳是不同等級的“蓮”,大於四寸的為鐵蓮,四寸的為銀蓮,而三寸則為金蓮。

  一些學者經研究指出,中國古代女子纏足興起於北宋,五代以前中國女子是不纏足的。宋代詩人蘇東坡曾專門做《菩薩蠻》一詞,詠歎纏足。“塗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迴風,都無行處蹤。偷立宮樣穩,並立雙跌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這也可稱為中國詩詞史上專詠纏足的第一首詞。應該看到,纏足詩的寫作是以纏足習俗的出現為依存條件的。這說明,宋代確已出現纏足習俗。到南宋時,婦女纏足已比較多見,甚至南宋末年時,“小腳”已成為婦女的通稱。但在南宋時代,婦女纏足還並不普及,纏足者主要侷限於上層社會,在社會觀念上纏足尚未達到人人接受的地步。同時,纏足的風俗是由北方傳到南方的,大約是在宋室南遷之時。

  總之,這種風氣先興起於宮帷之中,後傳入民間,到北宋神宗熙寧年間就廣為流傳了,並把纏腳當成了婦女的美德,把不纏腳當做恥辱。

  纏足原因:

  為什麼中國會流行裹腳呢?大致有兩個原因,一是統治者的意志對天下百姓的影響,另外就是文化人欣賞和讚美。[3]裹腳就起源,就與統治者相關。據說裹腳是起源於那位吟唱“春花秋月何時了”的南唐後主李煜,他的嬪妃們用布把腳纏成新月形,在用黃金做成的蓮花上跳舞,李後主認為這是至美,於是後宮中就開始纏足,後來又流傳到民間。只要皇帝喜歡什麼,民間一定會流行什麼,唐代的皇帝喜好道教文化,唐玄宗甚至號稱自己是道教皇帝,所以,道教在唐朝達到了發展的顛峰,乾隆皇帝酷愛書法,所有推動了書法的發展,李後主喜歡小足女人,所有就流行了裹腳。關於裹腳的起源,還有幾個說法,有說是起於南朝齊廢帝妃潘玉奴,有說是起於唐末,有說是起與隋煬帝等等,但是無一例外地都與統治者們發生了關係,這也說明了這個原因。

  除了統治者的意志之外,那就是文人對社會風俗的影響。古代婦女很注重頭飾,然後就腳了,成語“品頭論足”、“品頭題足”都有議論婦女的容貌體態的含義,頭和足,成為文化人眼裡女性美的一個重要標準。文化人有很多對小腳的讚美之詞,什麼“金蓮”、“三寸金蓮”、“香鉤”等等,都是文化人賦予小腳的讚美之詞,蘇東坡《菩薩蠻》詠足詞雲“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甚至還制定出了小腳美的七個標準:瘦、小、 尖、 彎、 香、 軟、 正,又總結出了小腳的“七美”:形、質、資、神、肥、軟、秀,真是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