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腎囊腫的理論

  腎囊腫的中醫治療方法得到了很多患者的重視,是一種治療腎囊腫的有效方法,下面小編分享了,一起來了解吧。

  

  ***1***扶正固本:腎囊腫中醫治療多囊腎,腎囊腫早期無明顯臨床症狀,或時有腰部不適,或家族中有多囊腎患者,治療早期偏腎陽虛者補腎壯陽,偏腎陰虛者滋陰補腎。

  ***2***理氣活血:由於水溼瘀積腎內,可阻礙氣機,腎囊腫中醫治療導致氣滯血瘀,腎囊腫中醫治療氣血水互結為患,故治療時應注意理氣活血。有血尿者清熱止血;腎囊腫中醫治療腰部瘀塊明顯者,活血化瘀止痛;腎囊腫中醫治療腹痛發熱者,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3***標本兼顧:腎囊腫中醫治療多囊腎發展至後期,腎用先司,濁毒內停而成關格重症,腎囊腫中醫治療故有溼濁者應利溼化濁;有水氣者,應利水行氣。總之,腎囊腫中醫治療應標本兼顧,固本有滋陰、益氣、補腎、健脾等法,腎囊腫中醫治療包括清熱、利溼、活血、化瘀、平肝熄風等法。

  腎囊腫的中醫治療分析

  腎囊腫可分為多囊腎和單純性腎囊腫兩類,主要表現為雙側腎臟發生單個囊腫,或無數個大小不等的液性囊腫,而使腎臟明顯增大,形態失常。且隨著病情的發展,囊腫可不斷地增大增多,增大的囊腫壓迫了腎實質就造成了腎實質的病理損傷。腎囊腫的西醫治療因其複發性創傷性大的不足目前已被很多腎囊腫患者所不屑。腎囊腫的中醫治療方法被腎囊腫患者所重視。

  中醫和西醫是兩個不同的理論體系,說理方法不同,但研究物件是相同的,二者並不矛盾。所以,腎囊腫的中醫治療方法研究要藉助現代科技特別是現代醫學對腎臟病的新認識和新觀點,開拓思路,指導科研和臨床,提高療效。只有既符合中醫理論,又符合西醫觀點,同時又有較高療效的治療方法,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才能被普遍接受。

  中醫治療腎囊腫是必要的治療方法,應用活血化瘀藥也要有相應的依據和規律。應注意辯證用藥,有是病用是藥。瘀血的產生和致病在多囊腎的發病中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且活血化瘀類藥能針對其病因病機和主症等重要環節進行效的腎囊腫的中醫治療。

  腎囊腫的中醫治療

  再者辯證用藥,有是證用是藥。因瘀血性質選藥:熱毒與瘀血相結者為熱瘀或毒瘀***熱毒+瘀血+尿膿細胞、白細胞等***,活其血者熱毒失其所附,選既活血化瘀又清熱解毒之品如敗醬草、虎杖、紅藤、豨薟草等;瘀與溼結,則為溼瘀***水溼困脾+瘀血+尿液改變***,化其瘀則水易行,選用既活血又利水的澤蘭、琥珀、益母草等藥;瘀與寒凝則為寒瘀***陽虛水泛+瘀血+尿液改變***,通其血脈則寒凝自寒,選既活血又溫陽之品,如三七、桂枝等。因病程選藥:初起多為瘀熱毒氣襲肺,選既清熱解毒又宣肺利氣藥,如虎杖、敗醬草、馬鞭草、桃仁、杏仁等;中期正盛邪亢,瘀血顯露;當重劑使用,選三七、雲南白藥以及抵擋湯等蟲類活血藥;恢復其瘀血漸衰,正氣亦損,藥宜溫和兼能養正,如丹蔘、赤芍、當歸、牛膝、山楂之屬;晚期瘀重而正衰,宜小劑量水蛭、三七等蟲類活血輩。 腎囊腫的中醫治療原則

  腎囊腫的中醫治療是根據病情來採取治療方法的,不同的病情治療的方法也會有所改變,這就需要診斷無誤了,腎囊腫的中醫治療得到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腎囊腫的中醫治療不同症狀的方法

  1、腎虛火旺證

  症狀:小便短赤帶血,頭暈耳鳴,神疲,顴紅潮熱,口乾咽燥,腰膝痠軟,舌質紅,脈細數。治療:滋陰降火,涼血止血。處方:知柏地黃湯合小薊飲子加減。

  2、溼熱蘊腎證:

  症狀:肢體浮腫,小便不利,灼熱刺痛。色黃或紅,腰背脹痛,口膩納呆,渴不欲飲,身脹困重,舌紅,苔黃膩,脈濡數。治療:清熱化溼。處方:四苓散、八正散、小薊飲子加減。

  3、脾腎陽虛水停證

  症狀:浮腫明顯,面色蒼白,畏寒肢冷,腰腿痠軟,神疲乏力,納呆或便溏,小便短少或清長,少腹可荊及水囊樣包塊,舌嫩淡胖,苔白滑,脈沉細,或沉遲無力。治療:溫補脾腎,利水消腫。處方:附子理中湯合真武湯加減。

  4、腎虛血瘀水聚證

  症狀:肢體浮腫,小便短少,腰膝痠軟,耳鳴,口脣色暗,眼眶發黑,指甲紫暗,腰脹痛或刺痛,小腹包塊有壓痛,舌淡暗,脈細澀。治療:補腎利水,活血化瘀。處方:右歸飲合少腹逐瘀湯,五苓散加減。 腎囊腫的中醫治療注意事項:

  選用腎囊腫的中醫治療方法有兩點要注意

  中醫治療腎囊腫、多囊腎等的確有很好的療效,但在選用腎囊腫的中醫治療方法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 選用小分子的中藥進行治療腎囊腫

  腎臟因其特殊的生理結構,很難吸收大分子物質,大分子的中藥進入體內後很難使腎臟得以吸收利用。所以,在選擇腎囊腫的中醫治療方法時,在藥物的選擇上好是選用小分子量的藥物,有研究表明,微化級以下的小分子量的物質能使腎臟很快地吸收,併發揮作用。因經處理的中藥活性得到增強,見效也得加快。

  2. 對於中藥治療腎囊腫的方式選擇

  中藥通過口服進入體內所要經過消化道對藥物進行吸收,很難到達腎病病灶處,經很多環節到達腎臟以後,藥物的利用量就會隨之減小。所以,在選擇的時候儘量選擇一些外用直接針對病灶的方法,加強藥物的可利用度,減少在藥物吸收過程中的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