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曹魏兵制是怎樣的

  兵農合一制。在西周、春秋以前,是寓兵於農的。所謂寓兵於農,就是以農器為兵器***《六韜·農器篇》***。古代兵器是銅做的,農器是鐵做的。兵器都藏在公家,臨戰才發給。下面小編給大家的?

  魏的中央軍,分中軍和外軍。中、外軍的來歷,何茲全《魏晉的中軍》一文作了明確的闡述:“‘中軍’是對‘外軍’而來的,中外軍的區別形成於漢建安時代***196至220年***,到魏黃初年間***220至226年***都督製成立,中外軍的區分及中外軍的名稱也就正式成立。建安以前,曹操集團不過是當時割據局面下的群雄之一。曹操迎獻帝都許,挾天子以令諸侯,尤其是在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取得冀、並、青諸州以後,他的統治區才漸具國家的規模。

  這時局面大了,再不能象過去一樣,帶領一支軍隊***雖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到處征戰,因之便產生了留屯的辦法。平定一個地方,即留一部分軍隊在那裡駐防,並由一人任統帥,統攝轄區內諸軍。這種留屯制,實即魏晉以下盛行的軍事上分割槽的都督諸軍制的濫觴。這種情形,發生於曹操打敗袁紹佔有冀、並諸州之後,到赤壁戰後,三國鼎峙的局面形成,便漸漸固定為一種制度,而且發展為後來的都督制。國家的軍隊既在事實上分了內外,內外的名稱自然也跟著形成,留屯在外的及都督所領的兵,就稱為外軍;中央直轄的軍隊,就稱為中軍。”

  魏的中軍略等於漢代的南北軍,擔負著宿衛皇宮、拱衛京師的任務,《歷代兵制》認為“魏制略如東漢,南北軍如故”,依然把魏的中軍稱為南北軍。不過由於漢末三國戰事頻仍,中軍常常四出征伐,與漢代北軍相比,魏中軍的作戰任務重得多。

  《歷代兵制》敘述了魏中軍的發展:“初,曹公自置武衛營於相府,以領軍主之。及文帝增置中營,於是有武衛、中壘二營,以領軍並五校統之。”武衛營是曹魏集團最親近的宿衛禁兵,其設定時間,《補三國兵志》說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那時曹操剛做相國,便在相府自置武衛營。當時漢帝的禁兵為數已不多,且在曹操控制之下,武衛營一成立,相府更是威重漢宮。武衛營的統帥最初是許褚,官職為武衛中郎將,後遷武衛。曹魏作武衛的,都是皇帝很親近的人。魏文帝置中壘、中堅二營,歸中領軍統帥,魏明帝又置驍騎,遊擊二營。《歷代兵制》只提到武衛、中壘二營,有所疏漏。“武衛、中壘二營,以領軍並五校統之”,也是不確的。事實上,曹魏先後置武衛、中壘、中堅、驍騎、遊擊等新五營,歸中領軍統帥;東漢以來北軍的屯騎、步兵、射聲、越騎、長水五營,曹魏時期依然存在,但兵員已少的可憐,五校地位已不如武衛等,已無可能去統帥武衛、中壘等新營。

  關於魏中軍的組織系統,《歷代兵制》說:“有中、左、右、前軍各一師,又有中護、中領軍、領、護軍各一人。其他雜號無常數。”陳傅良認為,漢的南北軍到曹魏時期演變為中、左、右、前軍了。其實,只有中軍相當於漢的南北軍,所謂左、右、前軍等,顯然與中軍相對,可能是對留屯在不同地方的外軍的稱呼。《三國志》、《資治通鑑》常有“東兵”、“東軍”一類提法,都是指留屯東方的外軍,左、右、前軍等也是這類提法。中軍的統帥,陳傅良認為有“中護、中領軍、領、護軍各一人”。歷來談曹魏兵制者,多象他一樣,以為魏中軍同時存在中護軍、中領軍與領軍、護軍這樣一批統帥。其實領軍與護軍和中領軍與中護軍是不同時期的職官。

  《玉海》卷一三七:“魏武為相,以韓浩為護軍,史渙為領軍,非漢官也。建安十二年,改護軍為中護軍,領軍為中領軍。”這段話與史實略有出入,但指出中護軍、中領軍的前身就是護軍、領軍,無疑是正確的。改領軍、護軍為中領軍、中護軍,是由於當時中央軍在事實上已分成中軍與外軍,所以要在中軍統帥領軍、護軍前冠以中字。由於領、護軍改名中領、中護軍後還有人沿襲舊稱,載之史書,故後人往往認為領、護軍與中領、中護軍並存。對於中領軍或中護軍中資歷厚重者,可進稱為領軍或護軍,但中軍也不可能同時既有領軍、護軍,又有中領軍、中護軍。中領軍是中軍諸營的統帥,他親領中領營,併兼領中軍諸營;中護軍在中軍的地位僅次於中領軍,他負責武官的選用,並親領中護營。

  留屯各地的外軍,開始編制很不一致,統帥往往臨時由中央委派和更換。到魏文帝時,情況發生了變化。《歷代兵制》:“黃初三年,特置都督諸州軍事,尋加四徵四鎮之號,又置大都督中外諸軍,位太尉上。”曹魏的都督諸州軍事,是代表中央分駐各地的軍事長官,所領是不同於州郡兵的中央軍隊。所謂四徵四鎮,是指徵東、徵南、徵西、徵北與鎮東、鎮南、鎮西、鎮北等稱號,此外還有所謂四安四平的稱號,這些都不是固定軍職,而是臨時贈封的稱號。

  從這些稱號也可以知道,那些都督諸州軍事的,是代表中央去行征伐鎮壓之權。中外諸軍即中軍與外軍,“置大都督中外諸軍”,則是以大統帥全國中央軍,大成為曹魏最高軍事統帥。曹魏政權是取代東漢王朝而建立的,開始仍以太尉為最高軍政長官,置大後,太尉最重要的權力被分割,所以陳傅良說大“位太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