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陶淵明的信

  書信發展到此時,已經不只是傳遞資訊的工具,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了文學性,並被作為文學作品來進行創作。那麼,要怎麼寫呢?下面小編整理了範文,供您參考!

  範文一

  陶兄:

  久仰您陶淵明隱士之名,今日我有幸與您交流真是甚幸。也勞您在百忙之中指教。

  近日,我拜讀您的大作,深深地為您之“不為五斗米折腰”所震撼,深深地為您之“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為”折服,深深地為您之“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感慨,深深地為您“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閒適羨慕。

  您之大作無一不表現出您對汙濁社會的憎惡,您之大作無一不表現出您對閒適田園生活之喜愛。酒,是您之鐘愛;詩,是您之精神寄託;菊,是您之品性化身。

  您居陋室而不悲,因為那裡沒有汙濁;您常食不果腹而不急,因為您有精神食糧;您的莊稼“草盛豆苗稀”而不煩,因為您的志向沒有違背您的初衷……

  我對您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我和陶兄一樣,十分喜愛菊。菊,乃花之隱逸者也。可我有一事不明。隱,就能解決根本問題嗎?隱,不就是在一味的逃避嗎?為什麼不學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為什麼不像梅“零落塵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與其一味逃避,不如與那汙濁社會一搏,哪怕是以卵擊石也留的千古美名。

  我還有一事想請教陶兄。酒,乃是文人墨客們皆愛之物。蘇軾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曹孟德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寫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邊塞詩人之“葡萄美酒夜光杯”……可到最後有哪個不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啊。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喝的大醉增加自己的苦痛呢?陶兄您也可謂詩壇中愛酒而著名的人。您能告訴我原因嗎?您是否亦是為了逃避而用酒麻醉自己的心靈,用酒為自己的處境訴不平,用酒為自己的靈魂療傷呢?

  我所問有何不對之處,還望陶兄您海涵。我也希望陶兄您能“他人皆醉我獨醒”,希望您能勇敢的面對現實,成為汙濁社會中的一枝獨秀。

  人各有志,只要您認為自己所為沒有違背原則,則此生無撼矣!

  就此擱筆,打擾了!

  您之崇拜者

  範文二

  親愛的陶淵明:

  你好,我想我應該介紹一下我自己,我來自現代我叫譚歡歡。關於你我想對你說的太多。

  初次接觸你是因為你的“桃花源記",那篇文章意境協調特別美,有種令人身臨其境的感覺。是阿,我在感嘆,那種大同社會是多麼難實現。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世外桃源那般與世隔絕、神祕莫測的韻味。很喜歡那篇文章給人一種似品茶般的那每份期待,百讀不厭,每次讀後,總是思路已經在腦海中縈繞很久很久……我愛讀你的田園詩集,實在的原因可不是那精妙絕倫的詩體文采,而是每首詩都散發的一種超凡脫俗的意境。

  愛你的詩集可這並不意味著愛上你。

  你出生在一個不太平年間,但你卻整日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桃花源記“是很美,但是那畢竟不是現實,與你所處之境卻是水火不容,你在幻想,你在呼籲,你在逃離。可這是沒有用的現實與幻想總是對立的,既然生在亂世,就應該去坦然面對,不應該整日有退隱深山老林的想法。你的詩集大多以自己為主,可是你的家人呢?因為你的避世,所以拋下一切,包括你的家人。你自己逍遙快活,所謂你的“安貧樂道”留下你的家人們在爾虞我詐的官場上孤軍奮戰,正是因為情勢艱難你才要退隱,你不覺得你這樣很像逃兵嗎?我不禁腦海浮起一段畫面:“你的家人們在外孤苦奮戰,你在他們身邊說出你的幻想還勸他們理解你。”那畫面著實是令人可笑。那你的生身父母呢,幸苦養大的孩子因為生性愛幻想太天真,要拋下他們去追求自己所希望的"田園生活“。你是自私的,凡事都想到自己,為自己的天真幻想去傻傻追求。你是懦弱的,遇到麻煩就想逃避,整日去幻想那些不可能會實現的東西。

  在現實生活中我跟你很像,我是個懦弱的女孩,遇到事情不敢去面對然後總是幻想一些明明知道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是通過看到你的文章,我決定了:我要放開對自己的那份束縛。這也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吧,也許站在一個路過人的立場下,看別人所經歷的比任何時候都要清楚。

  讓我們一起放開束縛,做最堅強的自己吧!

  範文三

  陶淵明先生:

  您好!

  我不止一次的讀過您的詩,比如田園詩,詠懷詩,飲酒詩,聽過您的事蹟。從對您略知一二到深知。

  我們最近在學你,我知道,你有一個“不慕榮利”,“安貧樂道”,和“採菊東籬下”的悠然心境。嚮往的社會是和平與安寧、自耕自食、無競逐、無虛偽、沒有相互壓迫和殘害的社會;追求的人生是淳樸真誠,淡泊高遠,無身外之求的人生;喜愛的人生環境,也是恬靜而充滿自然之趣的鄉村。由於這些追求,使他大多數的田園詩呈現出沖淡平和、曠潔悠遠的外貌,但其背後卻充滿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惡與不安,對人生短促、身感無所感的焦慮。

  與您的初識是你的《桃花源記》您描寫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的社會。

  近期我們學了您的幾首詩,我我對您的詩充滿了敬畏之情,我最佩服您的《歸園田居》。您寫了您種豆的辛苦,可是種的豆,卻沒有幾顆,我喜歡您歸園田居,其樂悠悠的做法。我為您的辛苦感到惋惜。

  祝您在天堂生活快樂!

  對您敬畏的學生 石銀豪

  2015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