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知識

  食物中毒就要相關知識,安全吃東西。那麼你對食物中毒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食物中毒怎麼辦

  如果感覺身體不適,出現食物中毒的症狀時,我們就要及時就醫,保證自己的安全。首先應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物,馬上向急救中心120呼救,送中毒者去醫院進行洗胃、導瀉、灌腸。有一些本來就有基礎病的老人,如冠心病、高血壓等要特別注意護理,血液黏稠物增多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

  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我們要注意儲存導致我們中毒的食物,這樣能幫助醫生更好的分析病情,提供給醫院檢疫,如果身邊沒有食物樣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嘔吐物和排洩物,確定中毒物質對治療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越早去醫院越有利於搶救,如果超過兩個小時,毒物被吸收到血液裡就比較危險了。重症中毒者要禁食半天左右,可靜脈輸液,待病情好轉後,再進些米湯、稀粥、麵條等易消化食物。

  1、服***過量怎麼辦

  在報道中,***中毒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服用過量***會引起急性中毒,輕者有頭痛、嗜睡、眩暈、噁心、嘔吐等表現;重者會出現昏睡不醒、體溫下降、脈搏弱等症狀。服藥早期,可先喝幾口淡鹽水,然後用催吐;若服藥已超過6小時,應口服導瀉藥,促使藥物排出;有條件的可給予吸氧,還可刺激其人中、湧泉、合谷、百合等穴。

  2、細菌性中毒怎麼辦

  細菌是大家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那麼什麼是細菌性中毒呢?食物在製作、儲運、出售過程中處理不當會被細菌汙染。吃用這樣的食物會導致細菌性食物中毒,中毒催吐後如胃內容物已嘔完仍噁心嘔吐不止,可用生薑汁1匙加糖沖服,以止嘔吐。生大蒜4至5瓣,每天生吃2至3次。幾天內儘量少吃油膩食物。

  3、蘑菇中毒怎麼辦

  在生活中,蘑菇中毒是比較少見的,一旦誤食蘑菇中毒,要立即催吐、洗胃、導瀉。對中毒不久而無明顯嘔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催吐,然後用1:2000至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濃茶水、0.5%活性炭混懸液等反覆洗胃。讓中毒者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以減少毒素的吸收。

  4、亞硝酸鹽中毒怎麼辦

  誤食亞硝酸鹽的人通常會出現胸悶憋氣,紫紺的現象。一旦發生亞硝酸鹽中毒應立即搶救,迅速灌腸、洗胃、導瀉,讓中毒者大量飲水。切記患者一定要臥床休息,注意保暖。應將患者置於空氣新鮮、通風良好的壞境中。

  5、扁豆中毒怎麼辦

  扁豆中含有皁素等有害物,如果吃了加熱不透的扁豆半小時到幾小時之內就可發生中毒,表現為噁心嘔吐,血細胞增高。食用急火炒或涼拌的扁豆發生中毒者多。中毒輕者經過休息可自行恢復,用甘草、綠豆適量煎湯當茶飲,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食物中毒是怎麼回事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不利於人體健康的物品而導致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通常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包括細菌性食物中毒***如大腸桿菌食物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如農藥中毒***,動植物性食物中毒***如木薯、扁豆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毒蘑菇中毒***。食物中毒來勢凶猛,時間集中,無傳染性,夏秋季多發。群體食物中毒的表現是,在短時間內,吃這種食物的人單個或同時發病,以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為主,往往伴有發燒。吐瀉嚴重的,還可發生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狀。

  食物中毒症狀有哪些

  雖然食物中毒的原因不同,症狀各異,但一般都具有如下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

  ①潛伏期短,一般由幾分鐘到幾小時,食入“有毒食物”後於短時間內幾乎同時出現一批病人,來勢凶猛,很快形成高峰,呈爆發流行。

  ②病人臨床表現相似,且多以急性胃腸道症狀為主。

  ③發病與食入某種食物有關。病人在近期同一段時間內都食用過同一種“有毒食物”,發病範圍與食物分佈呈一致性,不食者不發病,停止食用該種食物後很快不再有新病例。

  ④一般人與人之間不傳染。發病曲線呈驟升驟降的趨勢,沒有傳染病流行時發病曲線的餘波。

  ⑤有明顯的季節性。夏秋季多發生細菌性和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冬春季多發生肉毒中毒和亞硝酸鹽中毒等。

  食物中毒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食物中毒的原因很多。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細菌性食物中毒

  是指人們攝入含有細菌或細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細菌汙染。據我國近五年食物中毒統計資料表明,細菌性食物中毒佔食物中毒總數的50%左右,而動物性食品是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類及熟肉製品居首位,其次有變質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魚、奶、剩飯等。

  食物被細菌汙染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禽畜在宰殺前就是病禽、病畜。

  2***刀具、砧板及用具不潔,生熟交叉感染。

  3***衛生狀況差,蚊蠅滋生。

  4***食品從業人員帶菌汙染食物。

  並不是人吃了細菌汙染的食物就馬上會發生食物中毒,細菌汙染了食物並在食物上大量繁殖達到可致病的數量或繁殖產生致病的毒素,人吃了這種食物才會發生食物中毒。

  因此,發生食物中毒的另一主要原因就是貯存方式不當或在較高溫度下存放較長時間。食品中的水分及營養條件使致病菌大量繁殖,如果食前徹底加熱,殺死病原菌的話,也不會發生食物中毒。那麼,最後一個重要原因為食前未充分加熱,未充分煮熟。

  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發生與不同區域人群的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美國多食肉、蛋和糕點,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多;日本喜食生魚片,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最多;我國食用畜禽肉、禽蛋類較多,多年來一直以沙門氏菌食物中毒居首位。

  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始作俑者有沙門茵、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肉毒桿菌、肝炎病毒等。這些細菌、病毒可直接生長在食物當中,也可經過食品操作人員的手或容器,汙染其他食物。當人們食用這些被汙染過的食物,有害菌所產生的毒素就可引起中毒。

  每至夏天,各種微生物生長繁殖旺盛,食品中的細菌數量較多,加速了其腐敗變質;加之人們貪涼,常食用未經充分加熱的食物,所以夏季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高發季節。

  2、真菌毒素中毒

  真菌在穀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長繁殖產生有毒的代謝產物,人和動物食人這種毒性物質發生的中毒,稱為真菌性食物中毒。中毒發生主要通過被真菌汙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調方法加熱處理不能破壞食品中的真菌毒素。真菌生長繁殖及產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因此中毒往往有比較明顯的季節性和地區性。

  3、動物性食物中毒

  食入動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為動物性食物中毒。動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兩種。

  ①將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動物或動物的某一部分當做食品,誤食引起中毒反應。

  ②在一定條件下產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動物性食品,如食用鮐魚等也可引起中毒。近年,我國發生的動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河豚魚中毒,其次是魚膽中毒。

  4、植物性食物中毒

  ①將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製品當作食品,如桐油、大麻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②在食品的加工過程中,將未能破壞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當作食品食用,如木薯、苦杏仁等。

  ③在一定條件下,不當食用大量有毒成分的植物性食品,食用鮮黃花菜、發芽馬鈴薯、未醃製好的鹹菜或未燒熟的扁豆等造成中毒。

  一般因誤食有毒植物或有毒的植物種子,或烹調加工方法不當,沒有把植物中的有毒物質去掉而引起。最常見的植物性食物中毒為菜豆中毒、毒蘑菇中毒、木薯中毒;可引起死亡的有毒蘑菇、馬鈴薯、曼陀羅、銀杏、苦杏仁、桐油等。植物性中毒多數沒有特效療法,對一些能引起死亡的嚴重中毒,儘早排除毒物對中毒者的預後非常重要。

  5、化學性食物中毒

  ①誤食被有毒害的化學物質汙染的食品。

  ②因新增非食品級的或偽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新增劑、營養強化劑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新增劑而導致的食物中毒。

  ③因貯藏等原因,造成營養素髮生化學變化的食品,如油脂酸敗造成中毒。食入化學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為化學性食物中毒。

  化學性食物中毒發病特點是:發病與進食時間、食用量有關。一般進食後不久發病,常有群體性,病人有相同的臨床表現。剩餘食品、嘔吐物、血和尿等樣品中可測出有關化學毒物。在處理化學性食物中毒時應突出一個“快”字!及時處理不但對挽救病人生命十分重要,同時對控制事態發展,特別是群體中毒和一時尚未明化學毒物時更為重要。


“的人還:
1.食物中毒應急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