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出血的急救護理措施

  對產後出血的病因、治療及併發症進行分析,提高對產後出血的認識和處理能力,這對於醫護人員來說無疑是很重要的,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產後出血方面的急救護理措施,供大家參考。

  產後大出血搶救的護理措施

  ***1***一旦病人出現產後大出血,搶救人員應立刻到位,指定一人負責指揮,其他人員分工合作,使搶救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2***迅速有效地補充血容量,建立兩條以上的靜脈通道,必要時使用留置針頭。密切監測T、P、R、BP、面板顏色、表情等生命體徵的變化,正確掌握靜脈輸液的速度,以免輸液過快、過多而發生肺水腫。

  ***3***保持呼吸道通暢,有效及時地吸氧,採取雙鼻導管流量4~6L/min.吸氧過程中應密切觀察吸氧的效果,如面、脣周、指甲是否轉紅潤,呼吸是否通暢。

  ***4***經手按摩子宮底,刺激子宮收縮,從而使子宮壁血竇閉合。方法是:左手在恥骨聯合上緣按壓下腹,將子宮上推,右手置於子宮底部,拇指在前壁,其餘四肢在後壁,做均勻有節律按摩,在按摩過程中將子宮腔內積血壓出,以免影響子宮收縮,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

  ***5***迅速協助醫生搶救,邊查原因,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邊及時有效地止血,做好各種檢查和抽血交叉配血的相關準備。

  ***6***取平臥位,必要時取頭低足高位,有利於下肢靜脈血迴流,注意保暖,預防併發症。

  產後出血的診斷與處理

  一、定義

  胎兒娩出後24小時內出血量超過500ml者稱為產後出血,是引起孕產婦死亡的首要原因。

  二、病因及診斷要點

  ***一***宮縮乏力:不能有效關閉胎盤附著部位的子宮血竇、血栓形成障礙而出血

  1.臨床表現

  1***胎盤娩出後陰道出血陣發性增多,子宮輪廓不清、軟,按壓宮底有大量血塊排出;

  2***有時陰道出血不多,但血塊大量積存於宮腔內,當產婦出現休克時已為時過晚。

  2.影響子宮收縮的因素

  1***雙胎、羊水過多、巨大兒;

  2***產程延長、滯產致孕婦衰竭;

  3***產程中過多使用鎮靜劑、麻醉劑;

  4***全身急慢性疾病;

  5***嚴重貧血、妊高徵、子宮胎盤卒中;

  6***子宮發育不良、感染、畸形、肌瘤;

  7***膀胱過度充盈;

  ***二***胎盤因素

  1.胎盤滯留:胎兒娩出後30分鐘,已剝離的胎盤尚未娩出者***宮縮乏力、膀胱過度充盈***;

  2.胎盤嵌頓:宮腔操作或宮縮劑使用不當,子宮區域性形成狹窄環或宮頸口收縮,剝離的胎盤不能娩出;

  3.胎盤剝離不全:由於宮縮乏力、或胎兒娩出後過早過度擠壓子宮、粗暴牽拉臍帶;

  4.胎盤部分粘連:胎盤部分已剝離,部分粘連於宮壁上不能自行剝離出血。常見於多次人流刮宮後、多產婦;

  5.胎盤部分植入:胎盤部分植入,另部分已與宮壁分離引起大出血;

  6.胎盤殘留:胎盤娩出後多量流血,持續不止,檢查胎盤有殘缺,或副胎盤殘留宮腔而致出血;

  ***三***軟產道損傷

  胎兒娩出後持續性陰道流鮮紅血,子宮收縮好,胎盤胎膜完整。會陰、陰道或宮頸處有裂傷,並有活動性出血。

  1.產程進展過快,胎兒過大,有的在胎兒未娩出前已有裂傷出血;

  2.宮口未開全,過早使用腹壓致裂傷;

  3.保護會陰不當或助產手術操作不當;

  4.會陰切開過早致切口流血過多,會陰切口過小裂傷而出血;

  5.子宮破裂未及時發現而逐漸休克;

  ***四***凝血功能障礙

  產後出血,血不凝固。應結合病史、體徵和實驗室檢查以確診。

  ***五***剖宮產的出血問題

  1.除胎盤剝離出血外,尚有手術切口出血,麻醉等,產後出血危險性大;

  2.前置胎盤種植在子宮下段前壁,在此處切開子宮時易損傷胎盤;

  3.胎兒娩出後立即剝離胎盤;

  4.胎兒、胎盤娩出後,由於子宮下段菲薄,胎盤種植部位血管豐富,子宮缺乏有力的收縮;

  5.若羊水通過創面進人子宮血竇,發生急性DIC大出血;

  6.子宮切口損傷;

  切口位置過低或過高,切口弧度欠大;

  胎頭深嵌入盆腔或高浮;

  手法不正確,暴力娩出胎頭;

  胎位不正;

  胎兒巨大;

  引起切口向兩側撕裂***左側多見***。可延伸至闊韌帶,向下至宮頸、陰道穹隆或陰道上l/3,累及宮旁或陰道壁的血管叢,發生難以控制的出血。

  三、產後出血量測量方法

  ***一***常用的產後出血量測量方法:

  1.目測法:即肉眼估計法,憑經驗、估計血量常是實際出血量的一半。

  2.面積法:浸溼兩層敷料的面積來估算,如5×5cm2計血量2ml;10×10cm2計血量5ml;15×15cm2計血量10ml等。受敷料吸水量不同的影響,常常只做大概估計。

  3.容積法:使用彎盤、有刻度的積血器測量,較準確。

  4.稱重法:

  出血量***ml***=***物品用後重量-物品用前重量***÷ 1.05

  5.容積法+稱重法

  出血量***ml***=容積法測量出血量 + [***物品用後重量-物品用前重量***÷ 1.05 ]

  ***二***測量出血量的注意事項:

  1.產後2小時是觀察和及時處理產後出血的重要時期;

  2.產後出血標準定為≥500ml,然而待出血已達500ml時再進行處理已為時過晚,出血量達200ml時,即應查詢原因並積極處理;

  3.注意陰道出血的同時,注意會陰切開、剖宮產腹部切口、子宮切口出血量,紗布和敷料上吸附的血量;

  4.在陰道出血中,來勢凶猛的出血固然危險,但小量持續不止的流血,即“細水長流”式出血的潛在危險更大;

  5.產後24小時內要密切觀察有否宮腔積血。

  四、預防措施

  1.嚴密觀察產程,應用產程圖監測產程進展,及時發現引起產程延長的因素,及時轉診;

  2.嚴格掌握剖宮產及會陰切開的適應症及時機,並注意止血;

  3.正確應用宮縮劑預防產後出血。胎肩娩出後,子宮肌注射縮宮素20U,5%葡萄糖液500ml加入縮宮素20U靜滴。米索前列醇400μg嚼碎口服;

  4.胎兒娩出後及時檢查軟產道有無裂傷,縫合止血;

  5.掌握胎盤剝離徵象,胎盤未完全剝離前嚴禁暴力推壓子宮和牽拉臍帶;

  6.胎兒娩出後10~15分鐘胎盤尚未娩出者,應查詢原因及時處理;

  7.陰道助產常規檢查軟產道有無裂傷;

  8.胎盤胎膜娩出後仔細檢查其完整性,可疑胎盤胎膜殘留者,應及時清除;

  9.產後留產房觀察產婦2小時、觀察血壓、脈搏、一般狀況、陰道出血量和宮縮情況。鼓勵產婦飲水,進食和排尿。新生兒早開奶早吸允促進子宮收縮;

  10.準確收集並測量產後出血量,出血量達200ml以上時,應查詢原因,及時處理。高度重視產後2小時內出血量;

  11.特別警惕識別失血性休克的徵象:如心慌,脈搏快而細;頭暈,面色蒼白,面板溼冷等,早期發現早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