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美德有趣故事

  中華美德是我們炎黃子孫的標誌。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祖逖避難

  【祖逖避難】

  祖逖避亂。親黨共之。車載老疾。躬自賓士。

  【原文】

  晉祖逖、性豁蕩。輕財好俠。每至田舍。輒稱兄意。散谷帛以賙貧乏。京師亂。逖率親黨數百家。避難淮泗。以車馬載老疾。躬自徒步。藥物衣糧。與眾共之。元帝用為刺史。以社稷傾覆。常懷振復之心。卒盡復晉土。

  祖逖義舉。不勝列舉。勸督農桑。克己務施。收葬枯骨。為之祭醊。百姓感悅。嘗置酒大會。耆老中坐流泣曰。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將何恨。卒時百姓如喪考妣。其得人心如此。蓋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白話解釋】

  晉朝時候。有一個姓祖名叫逖的人。他的天性是無拘無束。度量很大。錢財看得很輕。喜歡做義俠的事情。每每到種田人家去的時候。假稱了他哥哥的意思。把穀米和綢布分給貧苦的人。京師裡發生了亂事。祖逖就帶領了親戚和同鄉的人、有幾百家。到淮泗地方去避難。把所有的車子馬匹。都載了那些老年的和生病的人。自己卻是步行著。所帶的藥物和衣服糧食。都和那一班人共有。後來元帝叫他做了刺史的官。祖逖因為國家的山河破碎。前途很是危險。常常存著振興恢復的心思。終於後來盡數恢復了晉朝失去的土地。

  :關公秉燭

  【關公秉燭】

  關公大義。二嫂同居。秉燭達旦。終夜觀書。

  【原文】

  漢關羽、字雲長。先主寢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曹操東征拔下邳。擒羽。使張遼說降。羽表三約。時甘糜二夫人為操所獲。使羽與夫人共居一室。羽秉燭達旦。

  關公大義參天。古今無兩。浩然之氣。至大至剛。充塞於天地之間。卒以扶漢安劉。三分鼎足。先主視如兄弟。而義之所在。侍立追隨。不避艱險如此。蠢爾曹瞞。豈容汙以不義耶。秉燭達旦。猶其餘事耳。

  【白話解釋】

  漢朝末年間時候。有個關公。單名是一個羽字表字就叫雲長。蜀漢的先主劉備和他睡的時候同床。和兄弟一樣的看待。可是關公在許多人的面前。總在先主的旁邊鎮日地立著。他跟了先主去周旋一切。無論什麼艱難危險。都是不退避的。有一回、曹操帶了軍隊、一直向東方進兵。攻破了下邳地方的城池。把關公捉了去。差了一個姓張名叫遼的人。去勸他投降。關公就表明了先約定三樁條件。這個時候、先主的妻子甘夫人和糜夫人。都給曹操捉住了。就叫關公和二位夫人在一個房間裡同住。關公就點燒了蠟燭。手拿了到天明亮。

  :巨伯請代

  【巨伯請代】

  漢荀巨伯。省友臨危。行義代死。胡賊班師。

  【原文】

  漢荀巨伯、遠省友疾。值寇攻郡。友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巨伯所行耶。賊至。巨伯請以身代友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豈可掠有義之邑。遂退去。一郡獲全。

  大軍所至。一郡皆空。獨巨伯之友。以疾故而不能行。是固萬無生路矣。巨伯不忍獨生而去。則巨伯不亦危乎。乃賊問之。則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願以身代其死。賊感其義。竟釋去。義之為用大矣哉。

  【白話解釋】

  東漢朝的時代。有一個很重義氣的人。姓荀。名字叫巨伯。有一次、他遠遠的去看朋友的病。剛巧遇著強盜們來攻打府城。他的朋友說道。我身體有病。今番只好等著死了。你不妨回家去。荀巨伯對答他的朋友道。我遠遠地來看望你。你就叫我去。敗壞了義氣去求活路。這那裡是巨伯肯做的事呢。後來強盜們到來了。荀巨伯就請求把自己的身體、去代替朋友的性命。強盜們聽了。大家互相說道。我們這一班沒有義氣的人。那裡可以來搶奪有義氣的地方呢。就一夥兒大家退去了。滿府城裡的人家。因此都得保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