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的教學設計和反思

  《鴻門宴》是一個很經典的故事,從中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下面就有小編來講解一下這部分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鴻門宴》的教學設計

  一、學習目標

  1.瞭解文中揭示的項羽的悲劇性格;

  2.體會緊張複雜的情節、戲劇性的場面及個性化的人物語言;

  3.掌握文中出現的實詞、虛詞和文言句式

  二、學習重點

  把握緊張場面對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

  三、學法指導

  -研讀步驟 步驟一:課前預習

  1.查字典,掃除讀音障礙,能通順朗讀;

  2.查註釋,初步瞭解文意,掌握課文訓練重點中要求理解的詞語的含義;

  3.查資料,瞭解與課文有關的背景材料

  步驟二:課文分析

  1.析主旨,明確全文情節發展過程2”’

  2.析人物,把握主次關係及作者態度;

  3.析特色,瞭解文章的寫作特點

  二問題探究

  1.鴻門宴的鬥爭具有怎樣的深層背景? 劉邦、項羽都有南面稱孤的野心當年劉邦看見秦始皇,曾十分羨慕地說:“大丈夫當如此也!”項羽也曾自負地說:“彼可取而代之!”秦王朝覆滅後,劉、項矛盾日趨激化,對農民起義的勝利果實則拼死相爭

  2.鴻門宴上雙方的形勢關係是如何轉換的? 宴前非正面交鋒劉被動項主動,兩告兩定曹無傷告密是導火線,戰雲密佈;項伯夜告卻是一個轉折點,緩和氣氛項羽攻劉的決定是一時之氣,不久“風正雲散”;劉邦見項羽的決定卻是深思熟慮之舉,次日即成行 宴中正面交鋒劉被動項主動,三起三落范增“數目”“舉玦”,一起;召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二起;樊噲闖帳,項羽“按劍而跽”,三起真是“黑雲壓城城欲摧”,似乎一場血肉橫飛的爭鬥不可避免但樊噲受賜、慷慨陳詞竟讓項羽“不忍之心陡起,英雄相惜之念生”,劉邦的藉故逃席更是將危險消彌於無形 宴後非正面交鋒劉主動項被動,兩毀兩受藉故離席畢竟是權宜之計,毀約逃席脫身回營則徹底扭轉了被動局面項羽受璧既預示了情節的徹底緩和,也更強烈地體現了項羽的悲劇性格至於張良受託,是其“忠心之舉”,范增毀玉,則為“憤怒之為”

  3.從鴻門宴鬥爭中試分析劉、項性格特點 項羽“自矜功伐”、“為人不忍”“輕信項伯,許諾善遇劉邦,一不忍;聽信劉邦,不應范增,二不忍;寬容樊哈,產生相惜之心,三不忍;不究逃席,安然受璧,四不忍以上不忍皆緣自項羽自矜功伐,這一切不僅使他喪失了殺劉邦的時機,而且導致最終的“烏江自刎”相比之下劉邦則複雜多了:既膽怯又勇敢聞項怒則怯,赴宴會則勇;既機智又狡詐拉項伯,先責己是智,罵鯫生、責告密者則詐;既能屈又能伸先破秦先道歉,居下座無怨言,出而未辭覺失禮;既知人善任又善納忠言以張良為佐並聽從其建議等

  4.試列表圖示鴻門宴層次內容: 項羽劉邦前提 兵十萬,霸上宴前兩告兩定曹無傷告密怒 范增澆油定項伯夜告懼 收買項伯定主動被動宴中三起三落范增舉玦一起 項莊舞劍二起 項羽按劍三起樊噲受賜一落 樊噲責羽二落 沛公離席三落宴後兩悔兩受項羽受璧 范增毀玉劉邦毀約

  張良受託被動主動性格特點自矜功伐 不忍之心怯而勇;智而詐;能屈能伸;知人善任;善納忠言

  四、能力訓練

  1.下列各句加橫線的詞讀音、意義有錯誤的是:

  A.如今人為刀俎wéi,是

  B.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wéi,做

  C.為擊破沛公軍wéi,替

  D.大王為人不忍Wéi,做

  E.且為之奈何wéi,對待

  F.吾屬今為之虜矣wéi,被動

  G.若屬皆且為所虜wéi,被動

  2.加橫線詞的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沛公軍霸上 沛公欲王關中

  B.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C.項伯殺人,臣活之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D.道芷陽間行 素善留候張良

  3.屬賓語前置句的是:

  A.大王來何操

  B.亞父者,范增也

  C.貪於財貨

  D.若屬皆且為所虜

  4.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並寫出本字:

  ①距關,勿內諸侯

  ②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④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

  ⑤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

  ⑥張良出,要項伯

  5.辨析下列加橫線詞的古今含義:

  ①約為婚姻 古義: 今義:

  ②沛公居山東時 古義: 今義:

  ③將軍戰河南 古義: 今義:

  ④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古義: 今義:

  《鴻門宴》的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其實是教師知識細雨向學生無聲傾注的過程,在《鴻門宴》的教學實踐中,我有兩點感觸比較深:

  一教師要認真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因此身為教師,必須從嚴要求自己,認真做好備課施教的準備,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做到心中有數,惟其如此,教師才能正確把握課程進度,最大限度的輸出知識在本次備課過程中,我認真歸納了文學常識、常見實虛詞、古今異義、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通讀了《項羽本紀》、《高祖本紀》、《呂太后本紀》,查閱了大量的評論資料,對項羽的為人和性格有了新的認識,同時認真研究借鑑了同事們給出的無私的的教學建議,使我在翻譯方法指導、人物性格分析和多媒體處理上掌握了不少方法和技巧這堂公開課讓我有了一個對自身素養全面審視的好機會,在備課和上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讓我對自己的能力有了更為深入的瞭解比起年長的一輩,我知識深度和廣度的缺乏、文化底蘊的相對淺薄,使我在演繹一堂環節比較合理的課程時顯得有些稚嫩;隨機應變能力的缺乏,使我在課堂上顯得不夠靈活;而不夠合理的注意力分配,使我不能兼顧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回答這些問題使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不僅需要多方面的修煉駕馭課堂的能力,還要訓練“聽、說、讀、寫”這些基本功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語文教師,設計幾個合理的教學環節是遠遠不夠的,高瞻遠矚的教育眼光和淵博的學識,必須在實實在在的教學工作中培養

  二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通過備課施教,我對課堂教學有了新的認識,那就是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重視學習方法的傳授“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一堂語文課,不應該只讓學生了解一篇課文,而應通過這篇文章,使學生能夠解讀更多的文章,因此要重視學習方法的傳授,讓教材成為真正的教材,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鑑賞能力,如《鴻門宴》小結課既是對課本知識的一個小結回顧,更是讀本《烏江自刎》的匯入,是指導學生閱讀《史記》一個訊號因此在備課時,我充分認識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瞭解學生認知的薄弱環節和障礙點,預測學生理解問題可能的偏差,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教學環節,做好針對性準備,依據教學坡度,給學生適當的臺階,幫助學生登上知識的高峰;在授課時,對學生的回答、討論結果和觀點進行合理的評價,及時點撥和指正學生的欠缺和不足,及時捕捉學生的精彩表現,通過適當的表揚來引導和影響學生的思維傾向,從而提高教學效果王、劉邦都“泣數行下”,他們的心理有什麼不同?

  《鴻門宴》教學原文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沛公欲王wàng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曰:“旦日饗xiǎng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范增說shuì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1]

  楚左尹yǐn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wú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yù。”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wéi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zōu生說shuì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遊,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孰與君少shào長zhǎng?”良曰:“長於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於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而善遇之。”項王許諾。

  沛公旦日從百餘騎jì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shuò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kuài。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cān shèng樊噲者也。”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應,曰:“坐!”樊噲從良坐。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於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良問曰:“大王來何操?”曰:“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張良曰:“謹諾。”當是時,項王軍在鴻門下,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jìn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沛公謂張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沛公不勝杯bēi杓sháo,不能辭。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項王曰:“沛公安在?”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