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好技巧

  比較思想是數學中常見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手段。關於小學數學教學還有哪些方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小學數學學習方法,僅供參考!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1:比較法

  通過對比數學條件及問題的異同點,研究產生異同點的原因,從而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叫比較法。

  比較法要注意:

  1找相同點必找相異點,找相異點必找相同點,不可或缺,也就是說,比較要完整。

  2找聯絡與區別,這是比較的實質。

  3必須在同一種關係下同一種標準進行比較,這是“比較”的基本條件。

  4要抓住主要內容進行比較,儘量少用“窮舉法”進行比較,那樣會使重點不突出。

  5因為數學的嚴密性,決定了比較必須要精細,往往一個字,一個符號就決定了比較結論的對或錯。

  例1:填空:0.75的最高位是 ,這個數小數部分的最高位是 ;十分位的數4與十位上的數4相比,它們的 相同, 不同,前者比後者小了 。

  這道題的意圖就是要對“一個數的最高位和小數部分的最高位的區別”,還有“數位和數值”的區別等。

  例2:六年級同學種一批樹,如果每人種5棵,則剩下75棵樹沒有種;如果每人種7棵,則缺少15棵樹苗。六年級有多少學生?

  這是兩種方案的比較。相同點是:六年級人數不變;相異點是:兩種方案中的條件不一樣。

  找聯絡:每人種樹棵數變化了,種樹的總棵數也發生了變化。

  找解決思路方法:每人多種7-5=2棵,那麼,全班就多種了75+15=90棵,全班人數為90÷2=45人。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2:對照法

  如何正確地理解和運用數學概念?小學數學常用的方法就是對照法。根據數學題意,對照概念、性質、定律、法則、公式、名詞、術語的含義和實質,依靠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記憶、辨識、再現、遷移來解題的方法叫做對照法。

  這個方法的思維意義就在於,訓練孩子對數學知識的正確理解、牢固記憶、準確辨識。

  例3:三個連續自然數的和是18,則這三個自然數從小到大分別是多少?

  對照自然數的概念和連續自然數的性質可以知道:三個連續自然數和的平均數就是這三個連續自然數的中間那個數。

  例4:判斷題:能被2除盡的數一定是偶數。

  這裡要對照“除盡”和“偶數”這兩個數學概念。只有這兩個概念全理解了,才能做出正確判斷。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3:分析法

  把整體分解為部分,把複雜的事物分解為各個部分或要素,並對這些部分或要素進行研究、推導的一種思維方法叫做分析法。

  依據:總體都是由部分構成的。

  思路:為了更好地研究和解決總體,先把整體的各部分或要素割裂開來,再分別對照要求,從而理順解決問題的思路。

  也就是從求解的問題出發,正確選擇所需要的兩個條件,依次推導,一直到問題得到解決為止,這種解題模式是“由果溯因”。分析法也叫逆推法。常用“枝形圖”進行圖解思路。

  例5:玩具廠計劃每天生產200件玩具,已經生產了6天,共生產1260件。問平均每天超過計劃多少件?

  思路:要求平均每天超過計劃多少件,必須知道:計劃每天生產多少件和實際每天生產多少件。計劃每天生產多少件已知,實際每天生產多少件,題中沒有告訴,還得求出來。要求實際每天生產多少件玩具,必須知道:實際生產多少天,和實際生產多少件,這兩個條件題中都已知。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4:分類法

  根據事物的共同點和差異點將事物區分為不同種類的方法,叫做分類法。分類是以比較為基礎的。依據事物之間的共同點將它們合為較大的類,又依據差異點將較大的類再分為較小的類。

  分類即要注意大類與小類之間的不同層次,又要做到大類之中的各小類不重複、不遺漏、不交叉。

  例6:自然數按約數的個數來分,可分成幾類?

  答:可分為三類。1只有一個約數的數,它是一個單位數,只有一個數1;2有兩個約數的,也叫質數,有無數個;3有三個約數的,也叫合數,也有無數個。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5:排除法

  排除對立的結果叫做排除法。

  排除法的邏輯原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對立面,在有正確與錯誤的多種結果中,一切錯誤的結果都排除了,剩餘的只能是正確的結果。這種方法也叫淘汰法、篩選法或反證法。這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形式思維方法。

  例7:為什麼說除2外,所有質數都是奇數?

  這就要用反證法:比2大的所有自然數不是質數就是合數。假設:比2大的質數有偶數,那麼,這個偶數一定能被2整除,也就是說它一定有約數2。一個數的約數除了1和它本身外,還有別的約數約數2,這個數一定是合數而不是質數。這和原來假定是質數對立矛盾。所以,原來假設錯誤。

  例8:判斷題: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同除以一個相同的數,分數大小不變。錯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6:公式法

  運用定律、公式、規則、法則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它體現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繹思維。公式法簡便、有效,也是孩子學習數學必須學會和掌握的一種方法。但一定要讓孩子對公式、定律、規則、法則有一個正確而深刻的理解,並能準確運用。

  例9:計算59×37+12×59+59

  59×37+12×59+59

  =59×37+12+1……運用乘法分配律

  =59×50……運用加法計演算法則

  =60-1×50……運用數的組成規則

  =60×50-1×50……運用乘法分配律

  =3000-50……運用乘法計演算法則

  =2950……運用減法計演算法則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7:特例法

  對於涉及一般性結論的題目,通過取特殊值或畫特殊圖或定特殊位置等特例來解題的方法叫做特例法。特例法的邏輯原理是:事物的一般性存在於特殊性之中。例10:大圓半徑是小圓半徑的2倍,大圓周長是小圓周長的倍,大圓面積是小圓面積的倍。

  小學數學教學方法8:對照法

  通過某種轉化過程,把問題歸結到一類典型問題來解題的方法叫做化歸法。化歸是知識遷移的重要途徑,也是擴充套件、深化認知的首要步驟。化歸法的邏輯原理是,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絡的。化歸法是一種常用的辯證思維方法。

  例11:某製藥廠生產一批防“非典”藥,原計劃25人14天完成,由於急需,要提前4天完成,需要增加多少人?

  這就需要在考慮問題時,把“總工作日”化歸為“總工作量”。例18:超市運來馬鈴薯、西紅柿、豇豆三種蔬菜,馬鈴薯佔25%,西紅柿和豇豆的重量比是4:5,已知豇豆比馬鈴薯多36千克,超市運來西紅柿多少千克?

  需要把“西紅柿和豇豆的重量比4:5”化歸為“各佔總重量的百分之幾”,也就是把比例應用題化歸為分數應用題。

看過"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小學數學教學技巧 "的還:

1.小學數學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2.小學數學最新教學方法總結

3.小學數學常用教學方法

4.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