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患溝通在護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摘要】 護理工作是醫療衛生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護理服務質量的要求及健康觀念也發生的巨大提高,多與患者溝通,瞭解患者心理障礙狀況及其產生的原因,瞭解患者的需求,以便有針對性的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使患者消除思想顧慮,以平靜的心情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和護理,給患者更好的照顧和更大的心理支援。
【關鍵詞】護理 溝通
1 護患溝通在護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士接觸的都是在生理,心理上有疾病的人群,每天看到的都是痛苦的面容。我們除了用藥物治療生理疾病解除身體痛苦外,還應讓病人從我們的臨床護理中,感到被關愛被尊重,解除心理負擔。溝通是護士與病人進行交流的一種治療性的護理技術,是實施健康教育並取得成效必不可少的方法,病人從入院到出院,其間每個環節都離不開與護士進行語言等方面的溝通交流,所以在護理工作中,護士用詞不當、態度冷漠都可能會引起誤會和糾紛的發生。因此,護士只有運用良好的溝通交流技巧,才能取得病人的信任,從而獲得與病人有關的、全面的、有用的資訊,進而為病人制定出適合個人特點的護理計劃,掌握了溝通交流的原則並能恰如其分的運用一些溝通交流的技巧,才能與病人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係最終幫助病人滿足其恢復健康或保健的需要,所對於我們護士來說,學習溝通交流的知識和技巧對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以及提高護理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 語言交流和非語言交流
隨著醫學的發展,護理工作也面臨著一個很大挑戰,由功能制護理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語言交流和非語言交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用語言交流,是語言或文字進行溝通,去廣泛收集病人的健康資料,制訂護理計劃,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以自己的言行舉止,滿足病人生理、心理的需要,促進病人早日康復[1]。
2.1靈活運用語言,掌握適當語速、語氣。
護士的語言應該是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護士所使用的溝通語言應該是親切、美好的。這樣會給患者帶來愉快感、溫馨感和對護理人員信任感,護士的語言,應體現在科學性和邏輯性。
適當和病人交流,讓病人有親切感。在護理工作中溫和的語氣,輕柔的語調錶達對病人的尊重,同情和關懷。要善於根據不同的物件和具體情況,在不同層次的病人心理樹立親切,文明的美好形象,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從而建立起友好合作的護患關係。所以在工作中無論多忙,也不能忽視語言藝術,重視交流,解釋病情要恰到好處。受人尊重是每個人的需要。尤其是疾病折磨的病人。非語言交流是不使用詞語的資訊交流,通過人的目光、表情、動作和空間距離等來進行人與人的交往,護士可通過觀察病人面部表情、姿勢、手勢來評估病人的狀況,病人也可以通過護士的非語言暗示瞭解資訊。
2.2正確運用手勢和麵部表情。
以手勢配合口語提高表現力和感應性,如病高熱時,在詢問病情同時,用手觸控前額充分體現關注和親切感,當病人恐懼不安時,護士鎮靜從容不迫的笑臉能給病人以鎮靜安全感。恰當運用眼神和觸控能調節護患雙方的心理距離。在巡視病房時,儘管不可能每個床位都走到,但以眼神環顧每位病人能使之感到自己沒有被冷落,給適當的運用觸控可以交流關心體貼、理解、安慰和支援等情感,對哭鬧的兒童撫摸頭部,緊緊握住手術病人的手等都會給病人以巨大的安慰和支援,得到良好效果。
3 創造良好的溝通環境,選擇合適的溝通時間
安靜的環境會使溝通更有效。護士在與病人進行溝通交流前,一定要排除一切噪音源,為護患雙方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以增強溝通交流的效果,另外,護士如果面無表情,會給患者受冷落之感,護士表情過於嚴肅會給患者帶來心理壓力,使患者感到緊張、恐懼或者使患者聯想到也許自己的病情嚴重,因而加重心理負擔。良好的環境和適當的時間都是護士與患者溝通的重要因素,護士要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與時間節律的關係,選擇最佳時機與患者溝通,必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有的患者喜歡在談笑中進行溝通,有的患者喜歡安靜的環境與人交談,還有的患者不願意在別人面前談論自己的疾病。對於這些患者護士在工作中應隨機應變,不一定非要專門拿出一定時間與患者交流,在整個護理治療過程中隨時隨地瞭解患者的思想變化和對疾病的態度,在適當的環境時間,有針對性的進行溝通給病人創造一個安靜整潔的修養,環境使患者在接受治療與護理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態,最大限度地配合治療和護理。
4 結論
近年來護理工作正向著整體護理邁進,要求臨床護士要提高本身素質。不但要熟練掌握臨床護理操作技術,還要廣泛深入學習倫理,心理,語言及健康教育等科學知識。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現代醫學是生物—社會—心理醫學模式,這就要求不斷提高業務水平的同時,要認識到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的重要性,語言交流是一門藝術,也是建立護患關係的重要手段,護士應該加強學習,只有掌握好溝通技巧,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才能提高其對醫院的滿意度,從而減少或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參 考 文 獻
[1] 曹志平主編.護理心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79-80.
[2] 張曉萍.臨床護理要點備忘錄.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