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運用英語插圖的問題及反思

  凡是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則是最好的方法。”插圖雖小,但每一幅都有它的道理和利用價值所在。它的影響是潛在的,深遠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課堂教學運用英語插圖問題的提出

  在小學英語教材中,每篇課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精美的插圖。這些插圖具體形象,直觀性強,同時又具有趣味性和啟迪性,這非常有利於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這種圖文並茂的教材編排,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教材中的插圖也體現了編者對插圖在英語教學中的價值和地位的認識。但是,不少教師沒有認識到插圖在英語教學中的價值,僅把它作為一種可有可無的裝飾品,忽視了它應有的作用,這無疑是對英語課程資源的一大浪費。

  對課堂教學運用英語插圖的觀察與分析

  為了瞭解課堂教學插圖利用的“真實動態”,全面客觀地評價課本插圖運用的效果,筆者對日常的語篇教學進行了觀察與記錄。瞭解到以下幾種教學情況:

  ***一***視而不見,形同虛設

  高年級開始培養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因此不少教師在教學時,眼裡只有文字,以為只有文字才是學生要去學習品讀,而置插圖於不顧;或者他們知道插圖的存在,但在備課時卻忘了把如何用好插圖融進自己的教學預設中去。因此,這一類教師在教學中往往過於注重對課文進行朗讀和分析的指導,結果自己辛苦,學生也趣味索然。他們不知道如果用好插圖,教學也許會更輕鬆些,更精彩些,效果會更好些。

  ***二***蜻蜓點水,淺嘗輒止

  一部分教師顯然知道插圖是文字的一部分,用好插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理解語篇。但他們僅是滿足於讓學生通過插圖增強對語篇的感知,如蜻蜓點水一般,淺嘗輒止,沒有更進一步地發掘插圖的作用。

  ***三***張冠李戴,坐失良機

  還有一部分教師,他們同樣知道要使用插圖來幫助自己的教學,但往往沒有更深入地鑽研教材,吃透文字和插圖的關係,找準文字和插圖最佳結合點。因此使用的時機不準確,該用時不用,不該用時卻用了,有“張冠李戴”之嫌,往往坐失教學的良機,沒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突破課文的重、難點。

  對課堂教學運用英語插圖的記錄及反思

  在目前英語教學資源相對較少的情況下,如何提高這些插圖的利用率,發揮現成的教學資源的最大優勢?如何讓這些插圖在語篇教學中發揮到一定的作用呢?

  筆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分析和探討後,嘗試了以下幾種方式:

  ***一***藉助插圖 匯入語篇

  教師應該注重語篇匯入這一環節,精心設計和選擇合適的匯入方式,從而有效地匯入新課。目前,除了採用Free talk, Let’s sing, TPR活動,Guessing game等匯入方式外,筆者覺得藉助插圖精心設計匯入,同樣也能高效地匯入語篇話題,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在教學PEP 6 Unit6 A Field Trip時,由於話題“野營”距離農村學生實際生活較遠,學生對於新授知識的學習缺乏必要的生活經驗,如果採用常規化的匯入方式收效甚微。如果我們先呈現課文中孩子們和教師在野營時活動的場景圖,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啟用他們的認知圖式,再利用問題“Where are the children and the teacher? What are they doing?”與學生進行交流,就會自然而然地匯入語篇的話題。

  反思:受心理特徵和年齡特徵的影響,小學生喜歡形象性的東西,對畫面特別感興趣,課文的插圖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因此他們很想從圖中瞭解學習的知識與課文內容。教師應抓住學生的這一特性,讓學生先在插圖中享受快樂,再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進行恰當的描述,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為學生掌握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二***借用插圖 預測內容

  在進入語篇教學前,教師不妨指導學生觀察插圖,利用插圖能為課文提供線索的作用,讓學生結合自身學習到的知識和經驗,對文字進行大膽的預測,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