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論文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新課標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學應該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葉瀾教授在新基礎教育中提出“煥發生命活力”為基礎的新課堂教學理論。這些都促使我們去思考教學過程中,如何去解放學生,發展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這一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全文如下

  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師生互動,既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又符合教育發展的要求。師生互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師生互動的內涵和重要性,積極探索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策略,並把這一模式運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

  語文學科就是讓學生學習母語,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師生互動,能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但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師生互動開展的並不順利。筆者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的特殊性、學生心理特徵及時代發展要求,分析和研究了師生互動模式,提出了一些具體的運用策略。

  一、師生互動的內涵、現狀及必要性

  師生互動包括師生之間通過言語交流和言語互動;為學生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情境互動;通過空間距離的接觸,增進師生感情的空間互動。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定不同的師生互動活動,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但是,現階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存在諸多問題。首先,師生互動的方式較為死板,缺乏靈活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頻繁地使用同一種教學方式,大大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其次,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很好地把握互動的技術和時間,不能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情況展開適時、適當的互動活動;最後,大多數教師只注重與學生進行基本知識的互動,忽略了與學生進行情感和人際交往的互動,沒有真正發揮師生互動的作用,沒有體現出師生互動的價值。

  合作能力是評價人才的基本標準之一,注重師生合作,用教師的組織管理能力來彌補學生自控力的不足,使教師成為領航學生的“燈塔”,才能使教與學更加和諧。總而言之,師生互動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符合語文學科教學的需要,它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1.轉變教師角色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往往淪為配角,師生地位不平等。試問沒有平等的師生關係,怎麼會有良好的師生互動呢?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尊重學生,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才能為有效開展師生互動打好基礎。

  2.講究互動的技巧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採用多種互動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以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只會讓學生漸漸失去學習興趣。如在課堂中,有的教師只採用提問的方式與學生互動,雖然有一定的成效,但如果教師過於頻繁地提問,則會嚴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此外,教師還應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互動方式,充分把握師生互動的技術性和時間性,以提高互動效果。如在學生學習疲憊的時候,教師可以設定角色扮演的互動活動,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角色,以放鬆學生的心情,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率。

  3.提高教師素質

  小學語文教師素質的高低,將直接決定師生互動模式的成敗。小學是一個特殊的階段,教學物件是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他們剛開始認識世界。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仔細研究和學習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的特徵,使用科學的師生互動方式,以提高教學效率。此外,教師還要關注社會和教育事業的發展趨勢,更新思想觀念,做一名盡職盡責的教師。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善於利用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與學生拉近距離,培養師生感情,讓學生以最好的狀態投入到語文教學中,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