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閱讀理解方法

  小學英語體驗式閱讀是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在遵循語言學習規律的基礎上,為學生創造出英語的學習環境,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

  有什麼

  一、構建小學英語“體驗式”閱讀體系

  小學英語“體驗式”閱讀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初步的英語語感,使其形成正確的語音、語調,初步具備運用所學英語進行閱讀的能力。閱讀作為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手段,它既可以擴大學生的詞彙量,又可以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瞭解英美等國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思維習慣及英語語言的特點。引導學生參與、體驗英語閱讀的樂趣,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正是新課標所提倡的。

  校園環境並不是教育以外的東西,它是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甚至就是教育本身,校園環境對人的教育作用是很重要的,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提出:“讓學校的每一堵牆都能說話”。小學英語“體驗式”閱讀不是僅限於英語語篇的閱讀,而是通過視覺、聽覺、感覺等全方位體驗英語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課程標準提出:現代外語教育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並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因此創設一種模擬的漢英人際交流環境,使學生有機會感受和運用兩種語言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在學校設定漢英雙語環境,使學生置身於兩種文化背景之中。

  二、構建小學英語“體驗式”閱讀課堂模式

  小學生在英語閱讀時,由於受單詞量和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制約,他們的興趣點並不是單純在閱讀材料的故事情節上,更不是在英文文字的知識點上。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對知識點的講授上,將大大減少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結合我校“在體驗中完整成長”的核心辦學理念,通過與傳統閱讀課對比、對學生的課堂閱讀效果進行分析、對教師課堂閱讀教學進行反思,構建出我校“體驗式”英語閱讀課的課堂模式。具體的課堂步驟如下***根據不同難度的文字,上課時教師可以靈活使用***:

  第一部分:聽力理解

  第一步:匯入情景,幫助學生對所學課文***或對話***產生興趣並有所預知。

  第二步:看圖說話。這一步只看圖不看文字,邊看圖邊用自己的話進行描述,仍然是幫助學生對即將要聽到的內容有所預知。

  第三步:設定聽力問題。問題限於一到兩個,並且設定的有梯度,從一般疑問句到特殊疑問句。

  第四步:聽課文,要求合上課本。

  第五步:回答問題。採用“機槍掃射”的方式快速提問,要控制學生不提前將答案喊出來。

  第六步:精讀。聽第二遍課文,一句一句地聽,學生開啟課本,可以要求跟著默讀。每句結束後檢查學生是否理解。不要直接講授語言點,而是通過啟發學生理解其意義。

  第七步:聽第三遍課文,要求合上課本。

  第八步: 開啟課本朗讀課文,朗讀的步驟分為是個人朗讀、與學習夥伴互讀、小組內集體朗讀。注意摹仿語音語調。

  第二部分:理解性問題。經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對課文內容比較熟悉。提前準備幾個問題提問,仍然採取“機槍掃射“的方式,學生可以不用回答出完整的句子。要注意速度。

  第三部分:提問題。訓練學生提問題的能力,要求在老師的控制下學生提出一般疑問句和特殊疑問句。

  第四部分:複述課文。教師提前選擇好課文的關鍵詞或片語,要求學生根據關鍵詞複述。學生熟練以後可以讓學生自己不看關鍵詞而複述。

  第五部分:討論話題。經過前面的控制性練習和半控制性練習之後,接下來教師就課文內容所涉及的話題要求學生討論,每個人可以說上幾句話。或者進行分組討論等任務。

  小學英語閱讀理解技巧

  一、閱讀是關鍵

  一般來說,學生做閱讀理解時有兩種情況,有人習慣先看閱讀材料再看題,有人習慣再看題,再返回來看閱讀材料,這兩種都是找到答案的途徑,但就我對學生做閱讀理解題情況的瞭解,一般來說,我認為先看閱讀材料比較好,因為仔細研讀閱讀材料,整體感知閱讀材料內容,這是解答閱讀題的至為關鍵的第一步。研讀閱讀原文,整體感知原文是因為所有閱讀理解習題的答案都是顯現或隱藏在原文之中的。這是解答閱讀題的一個總原則。如果有了這樣清醒的意識,那麼在解答問題時就不會擔心找不到答案了。

  二、抓重點詞句的解讀

  試卷中經常會有對文中關鍵詞語意思或找近義詞、反義詞的題目,我們一般要從該詞字面和上下文相結合,來準確解答。

  當出現對關鍵句子在文中作用的分析時候,可從兩個方面來思考,第一是結構方面,第二是內容表達方式方面。從結構方面,要明確句子所處位置不同,其作用也往往不相同。比如,一般說關鍵語句處在文章的開頭,常常具有總領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處在文章或段落的中間,則是或強調突出,或呼應上文、或承上啟下,處在文章的結尾,往往有點題、照應開頭、深化主題等作用。從內容表達方式方面,句子若是使用了修辭手法,可從修辭手法的作用方面來解答,比如採用比喻、擬人的句子是為了使文章生動形象,採用反覆的修辭手法的句子是為了強調,採用排比修辭手法的句子是為了增強文章氣勢等。

  三、循序漸進來解題

  粗心和漏題是我們小學生解答閱讀理解題目時經常犯的錯誤,因為閱讀理解後面一般都有好幾個子題目排列在一起,這時就需要我們耐心地去“咬文嚼字”,仔細審清題後,應按照試題的順序一一來做答,這樣不會漏題,還因為試題的安排,一般都是先易後難,先理解後感悟,因此,拿到試卷可以按試題的前後順序去做。但遇到難題一時答不出來,千萬不要停止不前,耗費時間,可以打個記號,等到全部完成試題後再回過頭來逐一解決。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