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術鑑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以美術鑑賞活動為主要教學內容的美術鑑賞課,應該引導學生在鑑賞活動中生成、發展人文精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培養人文精神的方法:教師要做適應性調整

  在美術鑑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需要教師進一步豐富自己的人文素質,加強自身修養,不斷鑄就自身的人文精神、豐富的精神世界、全面平衡的文化素質,同時,還要及時的轉變教師角色。

  1、轉變觀念

  轉變觀念是根本,也是美術教師適應新課程改革的前提,美術教師只有在理解新課程、接受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才能在實踐中逐步提高自身素質,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儘快適應新課程的要求。教師作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踐者,是最關鍵的因素,因此必須要提高素質,轉變觀念,實施課堂教學創新,要以發展的全面觀點來看待每一個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要讓學生學會探究和發現,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2、提高素質

  美術教師大都具有美術專業知識並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對強調學科知識的常規教學勝任自如。美術新課程卻更強調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強調培養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在內容上更加符合時尚,貼近學生的生活;課程的內容加強了學科知識和社會發展、科學進步的聯絡,強調了美術和其他學科的融合;新課程強化了課程的選擇性,為學生的個性發展留下了充足的空間等等,這些要求促使我們美術教師要緊隨社會發展,學習與美術課程相關的其他新技術、新知識,學習促進學生思維和人格發展的教育教學方法,形成開放狀的生態型知識結構,真正實現教師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3、轉變角色

  師生角色要有新的定位,美術鑑賞教學中教師的角色,不應只是給學生提供正確答案,而是一種啟迪思想,組織和促進學生多渠道的獲取,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使其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指導者、合作者。教師在美術鑑賞教學裡的作用在於幫助學生明辨和討論探索與他們學習相關的問題,並留給學生探索的空間,避免把結論強加給學生。因而教師應開放自己的心態,努力擯棄權威習慣,以模擬接受學生的觀點作為開始,把教師和學生變成一個整體,共同進行有成效的學習、討論、探索、交流。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個體性、獨特性、多樣性給予充分尊重,並以此作為教育與教學的前提。

  培養人文精神的方法:用人文的方法引領學生鑑賞

  教師在美術鑑賞課堂上,通過巧妙啟發、創設情境等手段,引起主體積極的體驗、理解與感悟活動,這種方法因其處處以尊重人、發展人為價值取向,因此稱之為人文的方法,它有別於科學領域強調理解性分析和論證的方法。我們在美術欣賞活動中採取人文的方法,正是因為它強調了體驗,強調體驗就意味著讓學生自主地對美術作品的觀察、理解、思考、分析,意味著和同學們一起討論、交流、比較、操作、嘗試,甚至爭論。

  培養人文精神的方法:在引導鑑賞的過程中

  以人為本,尊重個性,突出道德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核心,具體到在高中美術鑑賞課堂就是首先要創設寬鬆的教學氛圍、民主型的師生關係。教師要給予每個學生以足夠的尊重,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裡發展自己的個性品質。我國著名教育家鍾啟泉教授認為,素質教育,說到底是“尊重個性、發展個性”的教育,個性是素質教育的關鍵概念。

  人的個性發展是由兩方面因素決定的。一方面是先天的帶有遺傳性質的生理髮展因素,另一方面是環境因素的影響。寬鬆的教學氛圍、民主的師生關係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氣質、能力、性格等個性心理特徵中的積極因素,又可以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意識傾向,並由此把認知活動與情意活動統一起來,才能真正形成發展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理想模式;其次,在美術鑑賞中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研究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