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婆婆因為教育孩子吵架怎麼辦

  “我在教育孩子,公公婆婆在教育我,我該怎麼辦才好呢?”這是大多數媽媽內心的真實寫照?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和婆婆因為教育孩子吵架的解決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和婆婆因為教育孩子吵架的解決方法

  1、真誠與老人溝通。如果是外祖父母,請媽媽出面;反之請爸爸出面。態度溫和,肯定老人的辛苦和功勞,並指出嬌慣的後果:孩子脾氣暴躁,情緒控制能力差,將來很難適應集體生活;“要啥給啥”不可能長久,總有一天祖父母滿足不了孫子的要求,他會認為你們無能,不愛他了,甚至會恨你們;索取成習慣,難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奉獻意識。

  不要奢望一次勸說奏效,挑老人心情愉快時多說幾次。一般智力正常、通情達理的老人都會有所感悟。

  2、請教子有方的朋友帶著孩子來家裡做客,老人看到別人的孩子有禮貌,有分寸,與自己的孫子形成鮮明對比,也能意識到自己教育的不足。

  3、大人之間約定:孩子撒潑打滾時誰也不能護!第一次恐怕最難,但畢竟要有個開頭兒。

  4、多給孩子講道理,比如摔壞了東西本月就少買一次玩具,逐漸培養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5、孩子偶爾不發脾氣、有話好好說時,要大加表揚。

  6、多帶孩子與同齡人玩耍,在衝突中逐漸學會控制情緒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只要大人之間態度一致,堅持下去,相信孩子會有所轉變的。

  家庭教育孩子的建議

  1家庭關係融洽,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老人“護短”是出於愛,爸媽教育孩子也是出於愛,所以出發點是一致的,千萬不要因為愛而互相傷害。所以,要經常老人溝通,但要記住溝通不是挑刺,平時在家的時候多跟老人聊聊家常,順便聊一下該如何教育孩子,家庭關係融洽了,在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才會水到渠成。如果媽媽溝通無效,為了避免婆媳矛盾,這時候就要孩子爸爸充分發揮作用了,要學會做“和事老”。

  2最簡單的方法:不要當著老人的面教訓孩子

  經常因為教育孩子的問題和老人爭吵,會給無辜的孩子造成惡劣的影響。所以,如果你家老人偏執無法溝通,那麼可以巧妙的選擇教育孩子的時機。教訓孩子、給孩子講道理時,儘量不要當著老人的面,可以給孩子帶到另一個比較封閉的空間,讓孩子沒辦法向爺爺奶奶求助。但切記,在教育孩子的時千萬不要全盤否定老人的做法,這樣只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更加不聽爺爺奶奶的話。

  3吵不過就躲得遠遠的

  如果不能和諧相處,那就離得遠遠的。如果真的是家庭矛盾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那等到時機成熟你能獨立帶孩子時,就和老人分開生活吧。為了孩子好,即使再苦再累也要自己親自帶孩子,這樣才能更瞭解孩子,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當然,並不是說不給老人看孩子,只是距離產生美更能讓孩子覺得犯錯了後沒有靠山,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

  4教育孩子,全家人統一戰線

  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家庭所有成員要達成統一戰線,千萬不能父母忙著管教,老人跟著拆臺。父母和老人要協商一致,在管教孩子的時候,老人最好不插手。要告訴老人,即使我們教育孩子方法不對,您也不要當面指正,可以背後說,要當孩子的面維護父母威嚴,讓孩子懂得尊重父母;這樣做也避免讓孩子在犯錯的時候還抱有一絲僥倖,遇到錯誤不知道改正,最後吃虧的是孩子。

  5不能做甩手掌櫃,才能掌握教育孩子的話語權

  現在很多年輕父母忙於工作,把孩子直接丟給老人,做起甩手掌櫃。可是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做為父母的我們才發現隔代教育的遺留問題,可是那個時候著急就晚了。所以不管我們有多忙,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多陪陪父母,孩子的教育是我們為人父母的責任,卻不應該推給父母。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爸爸媽媽們有時間陪孩子一起閱讀,一起搭搭積木,一起做巧手丫的DIY手工,不但能鍛鍊孩子的專注力,還能開啟孩子的自主思維。哪怕是依偎在沙發上看孩子最愛的動畫片,不要讓教育缺失,不要讓愛留下遺憾。

  老人教育孩子的心理

  1退化心理。隨著變老,智力和心理會童稚化,正所謂“返老還童”,這種返老還童的心態,使得老年人容易更看重子孫輩的情感維繫。

  2認同心理。老人對兒女的控制力減弱,共同語言也減少,對晚輩愛的表達在孫子輩身上較易實現,所謂“含飴弄孫”也就是這個道理;孫子輩在得到爺爺奶奶的愛撫後,對爺爺奶奶的親暱,會安撫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的寂寞。隔代親並不完全意味著對自己子女感情的淡漠,反而是以隔代親的方式表現在對子女的愛。

  3眷戀心理。老年人願意和孫輩們在一起,分享他們天真的快樂,無憂的快樂,也有他們對青春年少時光的眷戀之情。

  4補償心理。有些老年人自己年輕時在子女身上可能留下一些遺憾,現在要在孫輩身上彌補。

1.父母教育孩子爺爺奶奶干涉怎麼辦

2.父母教育孩子爺爺奶奶干涉

3.父母教育孩子時有分歧怎麼辦

4.父母教育孩子發生分歧怎麼辦

5.父母教育孩子時互相拆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