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期貨風險方面的論文

  股指期貨是當今市場經濟重要的衍生產品,但是由於我國的國情的特殊性,存在著很多風險。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期貨市場風險及其管理

  【摘要】通過對期貨市場產生與發展的研究,主要分析了期貨市場風險的成因和型別,並研究了現有的相關監管政策對期貨市場風險的影響。通過分析發現,期貨市場在產生與發展的過程中,其風險是客觀存在的,與其現有的制度、各市場參與者等有直接關係。因此對期貨進行的監管是必要的,可以有效減少市場的非系統風險。

  【關鍵詞】期貨市場;風險;違規;監管

  一、期貨交易的產生與發展

  期貨,通常指期貨合約,與現貨對應,並由現貨衍生而來。期貨交易即期貨合約的交易,由遠期交易衍生而來。期貨交易具有合約標準化、場內集中競價交易、保證金交易、雙向交易、對衝了結、當日無負債結算的基本特徵。

  一般認為,期貨交易萌芽於歐洲。期貨交易是在遠期現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尤其是遠期交易的集中化和組織化,為期貨交易的產生和期貨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1848年,世界上第一所比較規範化的期貨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成立,並於1865年推出了標準化合約取代了遠期合約,同年該交易所實行了保證金制度。1882年,交易所允許以對衝方式結束交易,不必進行實物交割。隨著交易規則和制度的不斷完善,期貨市場標準化合約、保證金制度、對衝機制和統一結算組成了期貨市場的基本制度。

  期貨交易品種從商品期貨發展到金融期貨。最初的商品期貨為農產品期貨,由糧食作物擴大到經濟作物、牲畜、林產品等,之後又出現金屬、能源期貨。期貨業將商品期貨的原理應用於金融行業,開發出外匯期貨、利率期貨、股指、股票期貨等。現在還出現了其他期貨品種,如天氣、消費者物價指數等。農產品期貨的交易量雖然增加,但市場佔有率卻逐漸縮小。金融期貨和以石油為代表的能源期貨發展迅速,目前金融期貨占主導地位。1982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推出美國長期國債期貨期權,將期權交易與期貨交易結合,引發了期貨交易的又一次改革。2002年單隻股票期貨的上市,實現了金融期貨的有一次創新。而隨著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的發展和廣泛應用,期貨交易引入了電子交易方式,並發展成為交易所採用的主要方式。

  二、期貨市場的風險

  總體來說,對風險的定義大致有兩種:一是強調風險表現為不確定性,另一個是強調風險表現為損失的不確定性。廣義的風險是風險表現為損失的不確定性,說明風險產生的結果可能帶來損失、獲利或是無損失也無獲利,期貨市場風險就是這種。

  ***一***期貨市場風險的成因

  1.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走勢是基本相似的,因為期貨價格是對未來現貨價格的預期。所以,現貨價格因供求關係而產生的波動是期貨價格變動的原因。同時,期貨價格由於其自身的遠期性和預期性,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期貨價格的波動性大於現貨價格是非常正常的。由此而產生了期貨風險的價格風險。

  2.期貨交易實行保證金制度,交易者可以只用較少的保證金按比例進行交易。這樣就產生了較大的槓桿效應,在吸引投資者的同時,放大了期貨市場本身存在的價格風險。在期貨價格劇烈變動時,投資者極易產生鉅額虧損而無力支付,從而又增加了違約的風險。期貨交易的槓桿效應是其特有的,也是期貨市場高風險的主要原因。

  3.集中交易風險延伸性,期貨交易採取場內集中競價交易。其優點:競價的公平性;有利於流動性的增長;有利於風險控制。但當期貨價格短期內出現離奇的價格時,按市價買賣所成交的價格會使交易者的風險度迅速改變。而且,由於交易量和持倉量大,價格稍有變動,總體的多空雙方的盈虧幅度非常大。

  4.對抗性交易的風險連續性,期貨交易是雙邊交易,不論期貨市場處於牛市還是熊市,都存在虧損的一方。因而對期貨市場而言,交易風險具有全程性和連續性。

  ***二***期貨市場風險的型別

  1.按其是否可控,分為不可控風險和可控風險。不可控風險包括:巨集觀環境變化的風險;政策風險。可控風險可以通過市場相關主題採取措施,控制管理風險。

  2.按其產生的主體可分為:投資者、期貨公司、期貨交易所、政府及監管部門。這一部分的分析將在期貨監管部分列明。

  3.按其來源劃分,可分為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與法律風險。

  三、期貨交易的監管

  期貨交易的監管與其自身的特點與構成是分不開的。期貨市場由交易所、結算機構、中介與服務機構、交易者和期貨監督管理機構與行業自律管理機構組成。期貨市場上的各主體都有自己所要遵守的規定和制度,對期貨行業負有各自的義務。

  期貨交易所為期貨交易提供場所、設施、相關服務和交易規則,並不參與期貨交易。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期貨交易所已成為具有高度系統性和嚴密性、高度組織化和規範化的交易服務機構,致力於創造安全、有序、高效的市場機制,以營造公開、公平、公正和誠信透明的市場環境與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職能包括:提供交易場所、設施和服務;設計合約、安排合約上市;制定並實施期貨市場制度與交易規則;組織並實施期貨交易,監控市場風險;釋出市場資訊。

  期貨交易結算機構是負責交易所期貨交易的統一結算、保證金管理和結算風險控制的機構。主要職能為擔保交易履約、結算交易盈虧和控制市場風險。同交易所一樣也面臨著管理風險和技術風險。風險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執行風險管理不健全、交易者違規操作、計算機系統、通訊系統出現故障,都會帶來風險。期貨交易買賣雙方進行交易必須交納一定的保證金。之後,結算機構就承擔起保證每筆交易按期履約的責任。交易雙方不發生直接關係,而是與結算機構發生關係,結算機構作為所有交易者的交易物件。若一方違約,則交易結算機構先代替其履約,從而降低了違約風險,使期貨交易對衝平倉得以實施。每一交易日結束後,對會員進行盈虧結算,並通過對會員保證金的結算和動態監控實現對市場風險的控制。當會員的保證金在規定水平以下時,及時向會員發出通知,要求會員增加保證金。若會員在指定時間內未能使保證達到規定水平,結算機構有權強行平倉。

  期貨中介與服務機構有多種,如期貨公司、介紹經紀商、居間人等。期貨公司作為主要的中介機構,根據客戶指令代理買賣期貨合約、辦理結算和交割手續;對客戶賬戶進行管理,控制客戶交易風險;為客戶提供期貨市場資訊,進行期貨交易諮詢,充當客戶的交易顧問。我國對期貨公司經營管理有一些特別要求,如期貨公司要對營業部實行“四統一”,即統一結算、統一風險管理、統一資金調撥、統一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

  期貨公司作為自負盈虧的經營機構,面臨經營失敗的風險。在代理客戶進行期貨交易的過程中,進行違法違規活動,欺騙客戶、損害客戶利益,面臨的法律風險;由於管理不善、公司內部人員的行為而造成的損失;對客戶的風險管理出現疏漏,客戶穿倉出現的損失。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統一監督管理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維護證券期貨市場秩序,保障其合法執行。中國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負責建立和完善期貨保證金監控機制,及時發現並報告期貨保證金風險狀況,配合期貨監管部門處置風險事件。中國期貨業協會,對期貨業進行自律管理。

  期貨市場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雖然不可避免,但多數的風險可以通過監管而加以控制,進而起到穩定市場。期貨市場作為市場體系的組成部分,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需要政府及監管部門的巨集觀調控與管理,從而使其協調、平穩地發展。

  參考文獻

  [1]耿明齋.投資學[M].上海財經大學,2007.

  [2]中國期貨業協會.期貨市場教程[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