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財規劃方案

  家庭理財就是管理自己的財富,進而提高財富的效能的經濟活動。理財也就是對資本金和負債資產的科學合理的運作。通俗的來說,理財就是賺錢、省錢、花錢之道。家庭理財是門科學,我們應該以科學、理性的態度來對待它。現在,就來看看以下兩篇關於理財的方案吧!

  五步驟

  下面通過一個案例來看看設定理財方案的五步驟:

  案例

  張先生今年30歲,目前擔任一家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儘管非常瞭解家庭理財的重要性,但是由於他和妻子平時工作都很繁忙,一直沒有抽出時間來進行家庭理財,也不清楚怎樣才能合理地規劃自己的家庭財務。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逐漸興起,張先生也開始著急想要加入他們的行列。

  第一步

  設定理財目標

  理財專家提出,就張先生目前所處的人生階段而言,他的家庭完全可以同時有幾個理財目標,重要的是要根據預期實現時間的長短,把理財目標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三種,合理配置資金,選擇合適的投資工具,實現不同的理財目標。

  “比如對於張先生來說,短期目標可能是為一年後更換住房儲備足夠的首付款,中期目標可能是為十幾年後子女去海外上大學籌措教育經費,而長期目標可能是為退休養老做好準備。”

  第二步

  瞭解財務狀況

  張先生在選擇投資工具時,可以先仔細計算自己的收入和支出,對自己目前的家庭財務狀況有清晰的瞭解,並以此作為制定理財投資計劃的基礎。

  資產負債率可以為判斷家庭財務狀況提供參考。一般來說,家庭資產包括流動性資產***現金、活期存款等***、投資性資產***股票、債券、基金等***、使用性資產***車、房屋等***。家庭負債則包括日常賬單等短期負債和購房貸款、購車貸款等長期負債。負債除以資產就可得到資產負債率。當家庭的資產負債率低於50%的時候,這個家庭發生財務危機可能性較小。

  張先生如需改善家庭財務狀況,則可以通過分析在某個時間段內家庭收入和支出情況,如家庭收入中工作收入和理財收入的比例、家庭支出中日常必需品支出和非必需品支出之間的比例等,對收支進行調整。

  第三部

  評估風險承受能力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

  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的高低也是家庭理財規劃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理財專家建議,張先生應瞭解自己可接受的風險程度,選取適合的投資工具。若風險承受能力較高,可考慮一些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工具,如股票權證。若風險承受能力較低,可考慮一些較為保守的投資工具,如網際網路金融等。

  此外,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和不同的財務狀況下,同一個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也不盡相同,因此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調整投資策略。

  理財專家介紹,一般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理財規劃的目標會由年輕時候的“資產累積”轉為“資產增值”,等到計劃退休時,又會演變成“資產保值”,而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也會隨著年齡增長由強變弱。

  單身人士由於家庭負擔較少,對於風險的承受能力一般強於已婚人士。因此,單身人士往往在投資時會選擇較為進取的組合。“像張先生這樣的已婚人士出於置業和子女教育經費的考慮,則一般傾向選擇較為保守的組合。”理財專家說。

  另外,理財專家還特別指出,在訂立投資計劃時,收入的多少和穩定性也是影響風險承受能力的一個因素。如果張先生預期將來的家庭收入可能下跌,則應該在理財規劃時增加儲蓄並選擇較為保守的投資工具。

  第四部

  選擇投資工具

  在制定理財規劃時,客戶可以按照理財目標實現時間和預期回報為自己定下投資期限和選擇投資工具,否則在投資期間需要動用資金做其他用途時,便可能因為投資工具的套現能力較低而蒙受損失。比如,張先生如果計劃在短時間內動用資金購房,則不應選擇一些套現能力較低的工具。

  第五步

  尋求專業人士幫助

  理財專家建議,理財規劃雖然是個人私事,但是很多投資者未必能對自己的財務狀況做出正確的分析,也未必精通投資,還有不少像張先生這樣的投資者因為工作繁忙,無法緊跟市場變化。

  事實上,在理財規劃的每一階段,甚至每一步,張先生都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銀行工作人員、理財師等專業人士可以為張先生分析家庭財務狀況,辨析投資風險,推薦投資方向,幫助張先生輕鬆實現家庭理財目標。

  家庭理財規劃 | 我們能為父母做點什麼?

  雖說“養兒防老”的觀念早已過時,但“烏鴉反哺”的道理我們都懂。父母傾注一生心血,把最好的都給了我們,當我們有經濟能力的時候,讓父母過上體面舒服的生活,是我們的責任。

  父母年齡大了,健康開始走下坡路,身體機能也越來越差,腰痠背痛如同家常便飯,看醫生吃藥也變得頻繁。然而這是自然規律,無可厚非,但是得大病的機率也越來越高。但每當很多菜友在公眾號後臺問菜導,有什麼可以給父母買的重疾險,菜導都只能很遺憾的說,如果父母超過了45歲,購買重疾險非常不划算,因為保費已經非常接近甚至貴過保額,保險除了起到強制儲蓄的功能,失去了保障的作用,還不如直接買份分紅險。

  由於父母的年齡較大,因此不適合進行風險較高的投資。那麼,適合父母的投資工具有哪些呢?

  1.保險類

  雖然父母不適合買重疾險,但保險產品是非常穩妥的理財方式之一。適合給父母買的有分紅險和消費型醫療險。

  分紅險不像重疾險那樣對年齡要求比較高,它對不同年齡的保費相差並不大,適合還未退休的父母,幫助他們在退休前幾年強制儲蓄,為養老做好充分準備。

  對於偏向醫療需求的父母們,除了合理使用社保中的醫療保險外,還比較適合購買消費型醫療險,尤其對醫療條件要求較高的父母,因為商業型醫療險,年齡越大保費越貴。但醫療險對被保人的年齡限制較嚴,如果是首次購買超過65歲,保險公司將不予承保。而且對被保人的身體狀況要求也很高,如果之前有住院就醫的記錄,保險公司非常有可能提高保費或拒保。

  2.偏保本型理財產品

  由於理財產品多多少少都會有一定的風險,而且國家規定不允許在理財產品的合同上寫明保本保息,所以沒有絕對保本的產品,只有相對安全的選擇。

  偏保本型理財產品,菜導推薦國債、貨幣基金、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信託產品,產品由前至後風險和收益遞增,適合父母進行短期投資,年齡越大,選擇的產品越要安全。這些產品都是中短期理財產品,取用較為靈活,還能達到抗通脹的目的。

  以上產品在之前的相關章節中都有具體介紹,這裡就不再贅述。菜導體諒大家的孝心,溫馨提示,為父母投資要以低風險配置為主,如果對股市等高風險市場有興趣,最多拿出10%的閒置資金權當消遣。

  其實,無論我們做什麼,都不及父母給予我們的十分之一,他們晚年最大的牽掛就是孩子,只要我們過得好,不讓他們操心,常回家看看,就是最大的盡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