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中有哪些常見致病菌

  細菌對維持人體微生環境有著重要的作用,人體中存在著很多的細菌,有些是有益菌,有些是致病菌。那麼,人體中的常見致病菌有哪些呢?下面就隨一起來了解下吧!

  人體中的常見致病菌

  1、葡萄球菌

  屬革蘭氏陽性球菌。是人體面板上寄居最多的致病菌,也見於鼻咽等處。金黃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強,主要產生溶血素、殺白細胞素和血漿凝固酶等,造成許多種感染,如癤、癰、膿腫和傷口感染等。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點是侷限性組織壞死,膿液稠厚、黃色、不臭。也能引起全身性感染。

  2、鏈球菌

  屬革蘭氏染色陽性球菌。存在於口、鼻、咽和腸腔內。鏈球菌的種類很多,溶血性鏈球菌、綠色鏈球菌和糞鏈球菌是常見的致病菌。溶血性鏈球菌能產生溶血素和透明質酸酶、鏈激酶等,溶解破壞細胞間質中的透明質酸、纖維蛋白和其他蛋白質,使炎症易擴散而缺乏侷限化的傾向。膿液特點是比較稀薄,淡紅色,量較多。典型的感染是急性蜂窩織炎、淋巴管炎等。綠色鏈球菌是一些膽道感染和亞急性心內膜炎的致病菌。糞鏈球菌屬厭氧菌,常和大腸桿菌一同引起混合感染。

  3、大腸桿菌

  革蘭氏染色陰性。寄居於腸道內。對維生素K的合成有重要作用。它的單獨致病力不大,若和其他致病菌在一起時,可造成嚴重的混合感染,如大面積燒傷感染、闌尾膿腫、急性膽囊炎等,產生的膿液稠厚,有糞臭。

  4、綠膿桿菌

  革蘭氏染色陰性。常寄居於腸道和面板上,它對大多數抗菌藥物不敏感,故成為繼發感染中的重要致病菌,特別是大面積燒傷感染時,可引起難以控制的綠膿桿菌敗血症。綠膿桿菌感染的傷口常不易癒合,其膿液呈淡綠色,有腥臭味。

  5、變形桿菌

  革蘭氏染色陰性。存在於腸道和前尿道,為尿路感染、急性腹膜炎和大面積燒傷感染的致病菌之一。變形桿菌對大多數抗菌藥物有耐藥性。膿液具有特殊的惡臭。

  6、無芽胞厭氧菌

  革蘭氏染色陰性的專性厭氧菌。在一般外科感染中,此類細菌為重要的病原體之一。具有臨床意義的有脆弱類桿菌、核梭形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鏈球菌等多種。這些無芽胞厭氧菌寄生在人體內的腔道,特別是胃腸道***結腸內的數量最多***、口腔、陰道等處。

  它們與需氧菌共同構成機體的正常菌群。正常情況下保持菌群相對平衡,對人體無害。其致病條件是:當某些原因***如血液供應障礙、組織壞死、需氧菌共生等***造成區域性組織的氧化還原電勢降低,便有利於無芽胞厭氧菌的繁殖。在機體許多封閉部位,單純厭氧菌可造成感染,但多數厭氧菌是與其他需氧菌共生而引起感染的。厭氧菌感染膿液有惡臭。目前有效的治療藥是甲硝噠哇***滅滴靈***。

  食品中的常見致病菌

  1、肉毒桿菌

  偏愛高蛋白食物。肉毒桿菌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種細菌,在土壤、動物糞便等地方經常可以見到它。它尤其喜歡肉腸、火腿等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同時在豆製品和煮熟的黃豆、豆醬類食品中也可能含有。在我國的新疆、青海等少數民族地區,幾乎每年都會出現因自制發酵肉製品而導致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

  2、沙門氏菌

  多在動物性食品中出現。它是導致我國食物中毒的主要元凶之一,通常寄居在人或動物腸道內。它主要汙染動物性食品,包括禽畜類、蛋類、奶類及其製品,如果沒有徹底加熱,則可能感染。美國曾多次出現大規模沙門氏菌汙染事件,包括雞蛋等,前不久四川眉山一所學校幾百名學生食物中毒也是因為它。

  3、金黃色葡萄球菌

  汙染乳類、肉類和剩飯等。人和動物是主要攜帶者,食品受其汙染的機會很大,比如前兩年曾出現速凍水餃中含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事件,其原因在於原料肉在切割加工過程中染菌或操作人員帶菌。

  4、副溶血性弧菌

  主要汙染海產品。它存活能力強,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個月以上。如今,由它引起的食物中毒在沿海地區已排在第一位,內陸地區由它引起的食物中毒也呈上升趨勢。

  5、大腸桿菌

  常在肉類、乳品、生蔬菜、海鮮等食物中出現。大腸菌群不一定都會致病,但其家族中也有一些“危險分子”,比如導致日本“雪印”乳品倒閉的大腸桿菌O157:H7,導致德國數十人死亡的大腸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