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案
語文教案是教學設計的文字表現形式,是語文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用來支撐課堂實踐的理論基礎。為此,下面就不妨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人教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使學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2、概括課文中心思想,練習分清課文主次。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居然”“成熟”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點難點:
1、理解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
2、練習根據課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簡介作者。
1、老師出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它是哪種植物。
“根根鬍鬚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
***花生***
2、出示花生的投影片,教師解題:花生又叫落花生,因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鑽到士里長成花生莢,所以叫落花生。
3、簡介作者***板書:15、落花生***
二、檢查預習
1、認讀生字詞。
2、查字典並結合課文內容解釋詞語。
解釋詞語要依據“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聯絡上下文準確地理解詞
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
可惜、開闢、翻地、居然、收穫、吩咐、成熟、分辨、體面
三、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詞的基礎上,默讀課文。聯絡課文加強對生字、新詞的記憶與理解。
2、教師範讀課文,學生思考:課文為什麼以“落花生”為題,圍繞題目寫了哪些內容。
***落花生是本文議論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為題。全文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都是圍繞題目來寫的***
***板書: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
五、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引入新課。
指名三名學生有感情地分段朗讀課文。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了一家人的許多話題,使我們對花生也生出了幾分敬佩之心,帶著這份敬佩之情,我們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理解內容。
1、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思考:這一段先寫了什麼?再寫什麼?***先寫種花生,再寫收花生******板書:***一***種花生收花生***
2、課文中哪些詞語寫種花生的經過?這些詞語能顛倒嗎?為什麼?
***買種、翻地、播種、澆水;”這些詞語是按種花生的順序排列的,不能顛倒位置***
3、“居然”寫出了什麼?在這裡起什麼作用?
4、練習用“居然”造句。
三、學習課文第二段,理解內容。
這一部分寫得很簡略,也容易理解,教師可用簡練的語言一帶而過。
花生居然收穫了,一家人準備過一個收穫節。
***板書:***二***母親的建議***
四、學習課文第三段,理解內容,懂得道理。
1、默讀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樣議論花生的好處的?
***板書:***三***嘗花生議花生***
2、分角色朗讀課文,討論回答思考題。
***姐姐說味美,哥哥說可以榨油,“我”說便宜,大家都喜歡吃,父親說花生最可貴的是它的果實理在地裡。***
***板書:兄妹們議花生父親議花生***
3、兄妹們所說的花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父親指出的卻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視的一個特點。父親對花生作了幾次議論?幾次議論有什麼不同?
***兩次。第一次把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作比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點進而說明做人的道理。***
***板書:花生桃子石榴蘋果***
***1***齊讀父親的第一次議論。思考:父親是怎樣通過比較說明花生最可貴之處的?***
***父親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較。通過果實的樣子、果實結出時的位發的比較說明花生最可貴之處的***
教師幫助學中抓住關鍵詞語“埋在地裡”“鮮紅嫩綠”“高高地掛在枝頭上”“矮矮地長在地上”等進行分析,體會出花生的默默無聞,樸實無華。
***板書:果實理在地裡鮮紅嫩綠的果實矮矮地長在地上高高地掛在枝上***
***2***思考:花生的果實長在泥土裡,桃子、石榴、蘋果將果實掛在枝頭,是個是花生故意鑽進土裡不讓人知道,桃子、石榴、蘋果放意炫耀自己?為什麼?
***這是它們各自的生長特點***
***3***桃子、石榴、蘋果鮮紅嫩綠,惹人喜愛,而花生卻將成熟的果實理進泥土,等待人們來挖掘,來利用。由此,你體會到花生可貴的品質是什麼?
***不求虛名,默默奉獻,樸實無華***
***4***練習用“成熟”造句。
“成熟”有兩個義項。一是泛指生物由發育到完備階段;一是指發展到完善的程度。教師據此指導學生造句。
***5***齊讀父親的第二次議論,思考:父親借花生來教育孩子們做什麼樣的人?
***謙虛樸實,不計名利,不會炫耀自己,對別人有用的人***
***6***出示投影片,填空,指導學生背誦。
“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可是,不是而的東西。”
***板書: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
4、作者對父親的話理解了嗎?你從哪裡看出的?讀出有關的句子。
***1***出示投影片,填空,指導背誦。
“人要做的人,不要做,而的人。”
***2***你對作者的話理解了嗎?什麼叫有用的人?什麼叫只講外表體面而對人沒有好處的人?結合實際,舉例說明。
***3***小結:作者受父親的啟發,所說的這段話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它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做人的道理,讚揚了腳踏實地、埋頭苦幹、謙遜樸實、不計名利、有真才實學而不炫耀自己的人;讚揚了一切默默無聞,為人民多做好事,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貪圖虛名,不學無術,對社會沒有用的人。父親的教導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貫徹在他一生的做人、寫作和教學之中。
***4***齊讀全文最後一節。思考:這一節對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麼作用?
***第一句講過收穫節的談話一直到深夜,交待了時間,把事情敘述完整。第二句說明了父親的話給“我”的印象之深,說明了作者在收穫節上的收穫之大,也可見母親安排這一活動約用意和父親參加這一活動的目的。這樣的結尾深化了主題。***
5、背誦課文最後四個自然段。
五、練習根據課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1、結合“我”的一段話,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
***課文通過收穫節上一家人對花生好處的議論,說明要做對別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2、從種花生到收花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佔了多少篇幅?從吃花生到談花生、從談花生到論人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佔了多少篇幅?作者為什麼這樣安排?
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可以使學生對文章的主次有具體的感受,對文章主次與中心思想的關係有比較具體的體會。
***板書:略寫詳寫***
3、這篇課文的重點是過收穫節,議花生是主要的,父親的議論是著重寫的,這樣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內容略寫,但它為文章的主要內容起說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寫。我們在寫作時也要確定重點,做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六、有感情地齊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及寫作特點。
七、總結
八、作業。
1、用“居然”“成熟”造句。
2、背誦課文。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學反思
《落花生》一篇敘事散文,全文圍繞“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來寫,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我們要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在教學中,我注重了以下幾方面。
一、抓住重點,整體感知
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明確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這幾部分內容後,提出一個問題:這幾個部分內容中你最喜歡讀哪個部分,為什麼?讓學生自選內容,學習體會,學生興趣盎然,精彩紛呈。並在無拘無束的自學中個性得到了發展,而通過學生的發言,我知道多數學生喜歡讀“議花生”這一部分,而這一部分恰好又是文章的重點、難點之所在。這樣,我就從學生的興趣需要中找到了教學的突破口,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果。
二、讀中品味,理解感悟
本課語言優美,感情真摯,含義深刻對學生極有教育意義。我在設計時做到以讀為本,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自讀,師生合作讀,生生配合讀,分角色讀,齊讀***等,去體味文章的語言,去感受蘊涵的哲理。這樣一遍一遍的要求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滿意效果,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獲得情感的體驗。
三、聯絡實際,情感昇華
《落花生》一課中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別人沒有用處的人。”是全文的點睛之筆,體會了這句話的內容,也就弄清了作者的寫作意圖。讓學生圍繞這句話進行熱烈地討論。對於當今社會,你想做花生一樣的人,還是想做蘋果、桃子、石榴一樣的人?我在課上設計了《實話實說》欄目,讓學生闡述自己的真實想法,我的目的是不干預學生的想法,讓學生有獨立表達自己看法的權利,無論他想做何種人,只要他的理由是充分的。學生課上說得非常精彩,並能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理由。有的學生說想做落花生一樣的人,對社會默默奉獻。有的同學說想做蘋果、桃子、石榴一樣的人,也講究體面,敢於表現自己,也能對社會有貢獻。多數同學說要做花生、蘋果、桃子、石榴兩種結合的人,該默默奉獻時奉獻,該表現時表現。我真的為學生有這樣的見解而感到高興。並讓學生聯絡周圍的生活實際談談,在我們身邊有沒有像花生一樣默默奉獻的人,學生感悟到清潔工、教師、建築工人、醫生等都是具有花生品格的人。學生說得有理有據,這一環節學生的情感再次得到了昇華。
四、體悟情感,課外延伸
在課的結尾,我還設計了本文的寫作方法的點撥。用“花生,我想對你說……”作為開頭寫一段話,讓學生說出心裡話,把語文學習與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設和諧、融洽、歡快的人文氛圍,應善於營造民主、平等、寬鬆、自由的課堂氛圍和學習環境。讓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張揚,讓人文精神在語文教學中得以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