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書預習教案總結

  進入八年級以後,同學們應該養成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這樣才能更好地跟上教師的講課進度,提高學習效率。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級上冊語文書預習教案吧,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八年級上冊語文書預習教案篇一

  一匯入

  以講評上一課時的小作文引入。講評的著重點:能觀察和寫出景物的基本特徵;孩子的個性化體驗形成的不同情趣;描述景物的語言的生動性。

  現在我們來閱讀欣賞《日出》,看看作者是怎麼觀察和描寫日出的。

  二解題

  參見本教材八年級上冊《教師教學用書》;注意介紹寫作時間與背景。

  三學習新課

  讓孩子挑選他們喜歡的段落來朗讀可集體讀,也可分組或一個一個輪流,並談談為什麼喜歡這個段落。

  1.朗讀指導:注意重音與節奏。如:

  不如攀上/奇峰陡壁,或是站在/大海巖頭,面對著/瀰漫的/雲天,在一瞬時間內,觀察那/偉大誕生的景象,看火、熱、生命、光明怎樣一起/來到人間。

  這線/紅得透亮,閃著金光,如同沸騰的溶液/一下拋濺上去,然後/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衝,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光明的白晝/由夜空中迸射出來的/一剎那。

  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鮮紅,火一般強烈,不知不覺,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瞭。一眨眼,我看見/飛機的翅膀/紅了,窗玻璃/紅了,機艙座裡每一個酣睡者的面孔/紅了。

  重音:“.” ;停頓:“/”

  2.討論:作者的描寫跟剛才你們的描述是不是完全一樣?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關於日出、特別是色彩方面的新詞句有哪些呢?

  引導學生注意本文細緻的觀察和描寫,以及採用修辭產生的效果等。

  1細緻寫出日出過程中隨著時間推移天空呈現的色彩變化。如:

  清冷的淡藍色 黑沉沉 紅帶 紅海 暗紅色的光 黑色無邊 磁藍色 墨藍色 矗起一道細細的拋物線 紅得透亮,閃著金光 更紅更亮的小片 晶光耀眼 整個世界大放光明

  2採用比喻產生的表達效果。如:

  我們一言不語地觀看,那緋紅的小球在天邊升起,一片冬意朦朧的光照擴充套件開了,群山像是伏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在洪水氾濫的平原中間,只是這裡或那裡露出來一塊塊乾的土壤。

  問:海涅的這組句子中,“一片白浪的海”“洪水氾濫”到底寫的是什麼?

  --寫的是雲海和它的狀貌。作者實際是站在布羅肯高峰上,他說“群山像是伏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像是”,“使人以為”就是說並不是真的,“伏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山峰的大部是被雲海所遮蔽,給人造成了錯覺。這裡用了借喻的手法,寫出晨曦微明中從高峰遠望,雲海茫茫給人的印象。

  提示:如果直接寫“雲海”,因為常見,就很難給讀者新鮮的衝擊力,而作者這麼一寫,就把他那份獨特的感受,細膩而生動地推到讀者眼前了。

  一眨眼工夫,我看見飛機的翅膀紅了,窗玻璃紅了,機艙座裡每一上酣睡者的面孔紅了。這時一切一切都寧靜極了,整個宇宙就像剛誕生過嬰兒的母親一樣溫柔、安靜,充滿清新、幸福之感。

  問: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要用“誕生過嬰兒的母親”來比喻整個宇宙?這個比喻與後面的議論有什麼關係?

  --與文章所表達的歌頌祖國的主旨相關,因而對後面以議論抒情的方式來歌頌新中國起到鋪墊的作用。寫作年代是1958年,新中國剛成立9年,全國正處於政治理想的激情中,作者亦同。

  提示:比喻是散文中一種較為常見的修辭手法,目的是使表達的事物生動形象。但是,用什麼來比喻是有講究的。使用比喻,要注意在感情上,語言風格上的一致性。

  三佈置作業:

  1.本文重點字詞練習:解釋詞義,完成加點的字的注音寫字。

  蕭瑟 緋紅 拂拂 無羈 簇擁 瑰麗 黛色

  2.背誦最後一段。

  八年級上冊語文書預習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感知老頭子的英雄性格、傳奇色彩;學會複述課文情節;

  2、細心揣摩景物描寫的妙處,提高自己的描寫能力;

  3、懂得中國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教學重點]

  重點:體味這個老頭子英雄故事的傳奇色彩,學會概括性複述課文情節;

  難點:注意揣摩景物描寫。

  [課前準備]

  1、預習生字詞;查閱有關抗日戰爭的資料。

  2、上網查詢有關作家孫犁的人物介紹和代表作品。

  [教學過程]

  八年級上冊語文書預習教案篇三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你知道多少抗日英雄的名字,以及他們可歌可泣的故事。學生髮言,相互補充

  確實,在遼闊的冀中平原,在美麗的白洋澱畔,抗日戰爭的洪流鍛造出許許多多具有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大家想認識他們嗎?讓我們一起走進《蘆花蕩》,去見識一位普通的老英雄吧。

  二、作者介紹

  孫犁,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河北安平縣人。1913年4月6日出生。1936年暑假後,孫犁到河北安新縣的小學教書,對白洋澱一帶人民群眾的生活有了初步瞭解。抗戰爆發後,他主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冀中區從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進入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工作和學習,發表了《荷花澱》《蘆花蕩》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藝術風格引起了文藝界的注意,形成“荷花澱派”。《白洋澱紀事》是作者最負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創作風格的一部小說與散文合集。《蘆花蕩》是一短篇小說。

  三、整體感知

  1、教師檢查預習情況

  提tī•fang防 瘧子yào 寒噤jìn躥cuān 仄è歪

  颯颯sàsà 吆喝yāo•he 張皇失措 央告

  2、聽課文配樂朗讀,初步感受蘆花蕩

  用“這是一片_____________的蘆花蕩”陳述。

  3、再讀課文,劃出景物描寫的句子。

  四、品讀研討

  1、美麗的蘆花蕩裡有著哪些人?

  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英雄老頭

  一對可愛而勇敢的姐妹

  一群愚蠢的日本鬼子兵

  2、課文記敘了哪些事情?

  ① 一次驚心動魄的護送夜送兩個小女孩進蘆花蕩;

  ② 一場酣暢淋漓的復仇老頭子痛砸十幾個鬼子的腦袋。

  3、表現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一份深沉的愛國熱情。

  五、複述課文

  1、 小組合作,學會概括性複述

  2、 用“護送的驚心動魄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 和

  “復仇的酣暢淋漓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複述故事情節。

  預設:

  護送的驚心動魄表現在交通工具的簡陋上;

  表現在敵我勢力的懸殊上;

  復仇的酣暢淋漓表現在老頭設下的圈套上;

  表現在敵人的愚蠢上鉤上;

  表現在老頭痛打敵人的腦袋上。

  2、學生評價

  3、拓展延伸

  請依照上面的格式,用“深沉的愛國情表現在______________”的句式說話。

  六、課堂小結

  燕趙多慷慨之士。這個極具傳奇色彩的《蘆花蕩》故事,讓我們在冀中人民身上,看到了屬於北方民族的那些最有光彩的品質。小說寫的是殘酷戰爭裡的人和事,但決沒有“悽悽慘慘慼戚”的描繪,其高昂濃重傳達出來的,是一種戰勝敵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情緒。

  七、佈置作業

  1、 通讀課文,感受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2、課外閱讀短篇小說《荷花澱》。


八年級上冊語文書預習教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