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邏輯思維的電影

  鍛鍊邏輯思維的方法有很多,觀看電影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起來看看吧!

  

  1、《死囚168小時》 Dead Man Walking ***1995*** :蘇珊·薩蘭登奧斯卡獎作品。西恩·潘演一個死囚,死前獲得了寧靜。而凶殺事實是漸漸呈現出來的,也並非重要,重要的是死囚的心理變化。

  2、《刺殺肯尼迪 》JFK ***1991***:檢察官調查肯尼迪案。奧利弗·斯通導演,美國有人說他在不負責任地胡說八道,而另有一個我國網友曾說那個凱文·科斯特納最後陳詞的長鏡頭讓他激動流淚。很好的法庭演講啊,被很多人贊為經典。

  3、《伸張正義》 And Justice for All ***1979*** :又名義勇急先鋒,阿爾·帕西諾主演。北大一老師作文舉例稱此片主角是一個三流律師。是三流嗎?不是,只不過確實是一個在生活中掙扎的律師,為公正與惡法官作魚死網破式的鬥爭。說他是三流,太市井味了。本片對律師在公正與職業義務之間的掙扎也有很好的表現。

  邏輯思維的一般作用

  1、有助於我們正確認識客觀事物。

  2、可以使我們通過揭露邏輯錯誤來發現和糾正謬誤。

  3、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去學習知識。

  4、有助於我們準確地表達思想。

  兒童邏輯思維的發展

  動作思維階段

  不到三歲的孩子以動作思維為主,思維在動作中進行。孩子最初的動作往往是雜亂無章、漫無目的的,以後在不斷的操作過程中瞭解了動作與結果之間的關係。例如,一歲的孩子看到桌子上的娃娃,想拿可夠不著,他就會一邊叫一邊無意識地抓桌布,結果娃娃隨著桌布被拉過來了,孩子以後就學會了藉助別的東西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三歲的孩子拍球時,開始是亂拍,不瞭解自己的動作與球彈球的關係,經過學習和訓練,他逐漸理解了其中的關係,學會了正確的拍球動作。在這一時期,對孩子的動作、運動訓練很重要,因此,訓練孩子的爬行、滾翻、蹦跳等平衡協調能力以及捏橡皮泥、擺積木等活動是必不可少的,這些活動有助於孩子的思維發展。相反,限制孩子的活動,只讓孩子看電視、玩玩具、玩遊戲機則會影響孩子的思維發展。

  具體形象思維階段

  三到六歲的孩子具體形象思維佔優勢。他們缺少立體感和空間感,不信,你拿兩個同等體積但形狀不一的杯子,讓他們挑出誰大誰小,他們肯定答不出。在做計算時,用蘋果來舉例子,就容易理解;用數字加減,他們就反應不過來了。在這個階段,家長要注意增加孩子的經驗,豐富孩子的詞彙,多給孩子動手的機會。在孩子拆裝玩具或積木時,幫助他們理解平面與立體的關係,和孩子玩圖片分類和比較遊戲,讓孩子從具體中學會歸納和抽象,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經常向他們提出各種問題,引導他們去觀察事物和現象等。有些家長和老師片面地、刻板地教孩子多識字、寫字、計算等,對孩子的思維發展並沒有好處。

  抽象邏輯思維階段

  六到十一歲是培養孩子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要培養孩子正確的思維程式和科學的思維方法。家長可以問孩子:“有一隻大盒子,內有三隻小盒子,每隻小盒子裡又有四隻小盒子,那麼,連大帶小一共有幾隻盒子?”有些孩子就不能計算出來,因為他們顧此失彼,不能一步步考慮題目的結構,做出正確的計算。另外,家長還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思維習慣,要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不要給孩子現成的答案。

  孩子的思維能力是逐步發展起來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是在動作思維和形象思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孩子早期思維能力的培養訓練非常重要。如果早期訓練不足,後期還需科學的強化彌補,所以,心理學家認為對那些早期運動不足的孩子要訓練他們的知覺——動作綜合能力,以促進其心理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