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思維與邏輯思維的聯絡

  邏輯思維是作為對認識者的思維及其結構以及起作用的規律的分析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只有經過邏輯思維,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才能達到對具體物件本質規定的把握,進而認識客觀世界。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混沌思維與邏輯思維,歡迎大家參考和學習。

  

  有的人考慮很多,卻一事無成,有的人無憂無慮,卻事事順利。

  有的人要對方明確的說“我愛你”才百分之百的相信對方愛他或她。有的人從來不需要對方說“我愛你”,卻能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對方真心地愛他或她。

  有的人看書喜歡從頭到尾,一字一句地細看,有的人看書不按順序,一開始總是粗粗地瀏覽,然而收穫最大的,效率最高的往往是那些不按順序看,粗看的人。

  混沌思維是一種模糊認識事物,打破固有秩序,不考慮過多因素影響的思維模式,它與邏輯思維相對立,如果說邏輯思維是左腦型的、意識型的,那麼混沌思維就是右腦型的、潛意識型的。

  我們的生活中需要邏輯,但邏輯不能主宰一切,過多的邏輯會使我們失去創造性和想象力,埋沒我們的潛能,我們現在所提倡的素質教育實質上就是要我們走出絕對邏輯思維的誤區,這也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渡的一種在人的思想上的表現。

  在課堂上,尤其是過去,老師是至高無上的學生在講臺下要規規矩矩,只要有那麼一點紀律的紛亂,學生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再加之填鴨式的教育,這樣學生腦子裡面便裝了很多的規矩和程式,做什麼事都要按規章,按程式,按邏輯去做,對任何事情都要清清楚楚,要考慮各種約束條件。

  無憂無慮而事事順利的人,並不是真的什麼都不考慮,只是他們有一種自信,相信自己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處理任何問題的能力,又或者他們有一種信念--船到橋頭自然直。在他們的腦海裡經常浮現的是一些積極的成功時的情景形象,從而產生積極的情感,積極的情感又活躍了他們的思維,使他們充滿勇往直前的動力。

  要對方明確說出“我愛你”才能百分之百的相信的人是不相信自己的內心深處的感覺的,其實他們內心深處所感覺到的才是最真實的。這就是邏輯思維與混沌思維的判斷能力的區別,與此相關的是邏輯思維能幫我們區分哪些是好的,但卻不能幫我們選擇哪些是最好的。

  宇宙在一開始是混沌的,後來才逐漸變得層次分明,有秩有序。人認識事物的規律也是如此,看書喜歡從頭到尾,一字一句看的人大部分都是認為所有的書只有前面才能看懂後面的內容的,或者一定要每一字每一句都要看懂。而實際上看書不按順序,打亂順序,看自己需要看的章節,有選擇性的看,一開始粗粗地瀏覽,雖然在開始時,在意識上模糊的,然而看過的內容並不會從我們的腦子裡面消失,它們會在我們的潛意識裡悄悄地起作用,按照這種方法讀書會使我們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資訊,而這些資訊在開始時會沉澱在潛意識裡醞釀,到達某些階段,某些情況時,便會衝破意識的界限上升為意識。

  邏輯思維的定義

  邏輯思維***Logical thinking***,人們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藉助於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能動地反映客觀現實的理性認識過程,又稱抽象思維。它是作為對認識者的思維及其結構以及起作用的規律的分析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只有經過邏輯思維,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才能達到對具體物件本質規定的把握,進而認識客觀世界。它是人的認識的高階階段,即理性認識階段。

  邏輯思維***Logical Thinking***,是思維的一種高階形式。是指符合世間事物之間關係***合乎自然規律***的思維方式,我們所說的邏輯思維主要指遵循傳統形式邏輯規則的思維方式。常稱它為“抽象思維***Abstract thinking***”或“閉上眼睛的思維”。

  邏輯思維是一種確定的,而不是模稜兩可的;前後一貫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有條理、有根據的思維;在邏輯思維中,要用到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和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思維方法,而掌握和運用這些思維形式和方法的程度,也就是邏輯思維的能力。

  混沌思維的定義

  奇怪吸引子也稱混沌吸引子。當增大一個確定非線性反饋網路的控制引數值時,網路將表現出一種分叉行為,這些分叉行為仍然表現出一種有規則的、穩定的形式,但卻異常複雜。而當控制引數值不斷升高地經過一些臨界點後,系統將被吸引到或者被拉向一個矛盾的吸引子,其同時既穩定又不穩定,處在穩定區域與不穩定區域之間的邊界。這種矛盾的吸引子就是奇怪吸引子。奇怪吸引子是指具有邊界和形狀穩定性的,即具有總體定性特徵的一種原型、一種潛在行為形式。其是自相矛盾的,同時既表現為原型形式或者傾向形式的穩定性,又表現為通過對複雜性系統的深層認知,可以建立有效的混沌—創新思維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