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葉的功效與作用

  薄荷葉的 葉子主要含薄荷油、薄荷醇以及薄荷酮、異薄荷酮、迷迭香酸等成份。下面小編跟你介紹,一起來了解吧。那麼你想知道是什麼嗎?下面小編跟你介紹,一起來了解吧。

  薄荷葉的功效:

  薄荷葉為脣形科植物薄荷乾燥全草,薄荷葉有疏散風熱,利咽透疹,疏肝行氣,清利頭目的功效,薄荷葉主治外感風熱、頭痛、咽喉腫痛、食滯氣脹的作用,陰虛血燥,肝陽偏亢,表虛汗多者忌服薄荷葉。

  藥名:薄荷葉

  別名 :蘇薄荷、野薄荷、夜息香、南薄荷、水薄荷、魚香菜、狗肉香、水益母、水薄荷、魚香草、人丹草、蕃荷菜、接骨草、土薄荷、人丹草、野仁丹草、蘇薄荷、蕃荷菜、五香等。

  性味:辛,涼。

  歸經:入肺經、肝經。

  功效: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

  主治:疏風、散熱、闢穢、解毒、外感風熱、頭痛、咽喉腫痛、食滯氣脹、口瘡、牙痛、瘡疥、癮疹、溫病初起、風疹瘙癢、肝鬱氣滯、胸悶脅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不宜久煎***,0.8——2錢;或入丸、散。

  外用:搗汁或煎汁塗。

  來源:薄荷葉為脣形科植物薄荷乾燥全草。

  外用藥主要有:清涼油、風油精、痱子水、止癢凝露、止癢水、痱子粉、紅花油、白花油、爐甘石搽劑、無極膏、皮炎平膏、傷溼止痛膏、鼻嗅通嗅劑等;

  內服藥主要有:人丹、止咳糖漿、解痙鎮痛酊、胃痛寧口服液、十滴水、霍香正氣水、保喉片、潤喉片等;

  禁忌:陰虛血燥,肝陽偏亢,表虛汗多者忌服。

  薄荷葉的作用:

  中醫認為薄荷葉性涼味辛,有宣散風熱、淸頭目、透疹之功,具有興奮大腦、促進血液迴圈、發汗,與消炎鎭痛、止癢解毒和疏散風熱的作用。

  1、薄荷葉治風熱頭痛眩暈,心胸煩悶:薄荷葉可與菊花、白芷、石膏、川芎等配伍,以散風熱而清頭目。

  2、薄荷葉治外感風熱,邪在衛分,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少汗,頭痛:薄荷葉可與金銀花、連翹、荊芥或桑葉、菊花、桔梗等配伍,共奏辛涼解表之效。

  3、薄荷葉治風熱鬱閉,表裡俱熱,麻疹透發不暢:薄荷葉可與石膏、蟬蛻、連翹等配伍,以疏風清熱透疹。

  4、薄荷葉治凡肝氣鬱結,兩脅脹痛,胃脘不舒,或乳房脹痛,月經不調者:薄荷葉可與柴胡、當歸、白芍等配伍。

  5、薄荷有透發作用,能助麻疹透發,可配合荊芥、牛蒡子、蟬衣等同用。

  6、薄荷葉治眼弦赤爛:薄荷,以生薑汁浸一宿,晒乾為末,每用5克,沸湯泡洗。***《明目經驗方》***

  7、薄荷葉治乾溼疥瘡 皆以溼熱而生 通身奇癢不休:薄荷50克百部50 克地膚子50克.每日煎水洗一二次.***《吉人集驗方》***

  8、薄荷葉治發背初覺小 後五、七日赤熱腫高:乳香50克 青薄荷200克.上兩味和研勻 厚罨患處.上以青生絹剪靨蓋之 覺幹 再以新水潤之.常令溼潤 三、五度其熱毒自然消失.***《鬼遺方》乳香膏***

  9、薄荷葉治火寄生瘡如灸,火毒氣入內,兩股生瘡,汁水淋漓者:薄荷煎汁頻塗。***《醫說》***

  10、薄荷葉治衄血不止:薄荷汁滴之。或以幹者水煮,綿裹塞鼻。***《本事方》***

  11、薄荷葉治蜂蠆螫傷:薄荷按貼之。***孟詵《必效方》***

  12、薄荷葉治風氣瘙癢:大薄荷、蟬蛻等分為末,每溫酒調服一錢。***《永類鈐方》***

  13、薄荷葉治瘰癧結成顆塊,疼痛,穿潰,膿水不絕,不計遠近:薄荷一束如碗大***陰乾***,皂莢十挺***長一尺二寸不蛀者,去黑皮,塗醋,炙令焦黃***。搗碎,以酒一斛,浸經三宿,取出曝幹,更浸三宿,如此取酒盡為度,焙乾,搗羅為散,以燒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黃芪湯下二十丸,小兒減半服之。***《聖惠方》薄荷丸***

  14、薄荷葉治耳痛:鮮薄荷絞汁滴入。***《閩東本草》***

  15、薄荷葉治面板隱疹不透 瘙癢:薄荷葉10克荊芥 10克 防風10克 蟬蛻6克.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0年***

  16、薄荷葉能清上化痰,利咽膈,治風熱:薄荷末煉蜜丸,如芡子大,每噙一丸。白沙糖和之亦可。***《簡便單方》***

  17、薄荷葉治血痢:薄荷葉煎湯單服。***《普濟方》***

  18、薄荷葉治蜂叮腫脹 薄荷鮮葉貼患處,立即見效。

  19、薄荷葉治麻疹初期:薄荷、牛蒡子各10克,蟬蛻3克,荊芥5克,水煎服。

  20、薄荷葉治咽喉腫痛:薄荷、生甘草、桔梗各3克,殭蠶9克,荊芥5克,水煎服。

  21、薄荷葉化痰利咽:幹薄荷葉捻末,拌以白砂糖,煉蜜丸如芡實大,每日三次,每次一丸。⒊治感冒風熱:薄荷、金銀花、連翹各10克,荊芥3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