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繪畫美術教案及反思

  開始塗鴉是幼兒視覺、身體、手指機能協調發展到一定時期的產物,也是藝術美形成的朦朧時期。繪畫是小班的重要課程。本文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繪畫教案及反思,供你選擇。

  小班繪畫教案及反思篇1

  設計意圖

  每個色彩寶寶心中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寶寶高興,有的悲傷,有的鬱悶,有的……  你們猜猜這裡的色彩寶寶是什麼樣的心情呢?根據小班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考慮到小班幼兒的思維特徵更多的是在直覺上,而顏色生活中隨處可見,為此我設計了《快樂的顏色》。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作品,體驗色彩中的情緒感受。

  2、能大膽運用顏色自由繪畫,體驗繪畫的樂趣。

  教學準備

  1.感受生活中的色彩。

  2.大型紙張、大小不等方形或長方形鉛畫紙若干、各種顏料***加膠水***、顏料盤、水粉筆、雙面膠、抹布。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重點:

  讓孩子對色彩感興趣,樂意參加玩色活動。

  活動難點:

  參與到玩色活動中,體驗嘗試樂趣。

  教學過程

  一、回憶自己的快樂。引導幼兒感受色彩的情緒。

  1、看幼兒用書,教師引導幼兒:"每個色彩娃娃的心裡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高興,有的傷心,有的熱鬧,有的安靜。你能感受到嗎?

  2、展示各種顏色的顏料:"讓我們看看哪種顏色最快樂,你能把它挑出來嗎?"畫一幅快樂的畫。***可播放歡快,熱情的背景音樂。***讓我們用這些快樂的顏色來做一個遊戲。

  3、小朋友們,你們快樂嗎?為什麼會快樂?我們把最快的的心情畫出來。

  二、引出幼兒感受色彩的情緒。

  書上有什麼?你找到了哪些顏色?它們都快樂嗎?

  三、畫一幅畫快樂的顏色。

  ***1***提問:你想讓小畫筆畫出什麼?

  ***2***提供水粉筆,油畫棒,水彩顏料,紙,幼兒自選並繪畫。

  ***3***幼兒玩色:讓幼兒在課桌上作畫;也可席地而坐,將紙放在地上作畫。

  ***4***操作中,教師與幼兒談談畫了什麼,幫助表現或記錄一定的內容。如:太陽,小鳥,花,樹等,讓幼兒體驗初次繪畫的樂趣。

  四、展示作品並討論。

  哪幅畫最快樂?

  它用了哪些顏色?

  它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活動延伸:

  遊戲:色彩娃娃抱一抱。

  教師演示讓不同的色彩“擁抱”,產生另外一種色彩:紅色和綠色"擁抱"變成了棕色;藍色和黃色“擁抱”變成了綠色;紅色和藍色“擁抱”變成了紫色。幼兒在教師的幫助下嘗試。

  活動反思

  《快樂的顏色》這一活動主要是讓孩子們掌握塗色技巧,發展小肌肉群的力量。活動中我以遊戲“找蠟筆”為切入點,引發孩子們的興趣。在認識了顏色後,出示身體沒有顏色的顏色寶寶,請孩子們說說應該給它們什麼顏色呢?抓住了孩子們探索、好奇的心理,牢牢的抓住了興趣點,讓活動順利進行。通過遊戲,讓幼兒零距離接觸,視覺感官獲取顏色知識,師幼互動中感受合作的快樂。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興趣濃濃。在孩子們的自由作畫時間了,老師巡迴指導,發現較好或有自己創意的孩子就進行及時表揚,孩子們互相學習,很好的完成了作品。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設計了有趣的教學用具和遊戲設計,整個活動,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獲得初淺的社會經驗,體驗瞭解他人的快樂。效果好。

  小班繪畫教案及反思篇2

  “老師,你看,太陽是個可愛的娃娃,真漂亮啊,我喜歡太陽娃娃。”

  “老師,你看我的圓形變成了什麼呀,它變成了太陽、西瓜、糖葫蘆、還有小朋友的頭。”

  “老師,你看,我畫的魚媽媽和魚寶寶,還有小螃蟹、小蝦在河裡跳舞呢。”

  這些就是我們小班孩子在美術活動中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美術形象。遊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遊戲,我們則把美術活動內容設計成遊戲,讓他們在玩遊戲的過程中瞭解美術,對美術產生興趣。在美術活動中他們自己去觀察、去表現、去創造。

  在美術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深深的體會到:小班幼兒由於才初入幼兒園,對於美術還沒有什麼興趣,再加上年齡小,手部肌肉還沒有發育完善,不能很好的握筆,因而開展美術活動有一定的難度,對於我們老師如果用傳統的教學活動方式來教孩子,孩子對美術一定沒有足夠的興趣,所以作為我們老師應該根據小班孩子的身心特點來開展有趣的美術活動,併產生有益的薰陶。

  一、把美術活動融於遊戲,讓孩子充分感受其中的樂趣

  在小班的“認識顏色”的活動中,我們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設計了遊戲“彩色的手、彩色的腳。”首先我們準備了幾

  種不同顏色、無毒的顏料,然後讓孩子們蘸著顏料,在一張大白紙上印出彩色的手印,用小腳踩出五彩的腳印。我則在其間畫上紅色的太陽、綠色的大樹等圖案。活動中,孩子們玩得非常高興,也十分投入,不知不覺知道了各種顏色的名稱,還知道可以用顏料來塗抹出許多形象。

  二、把美術活動融於整個教育活動中,發揮美術活動的多種教育功能

  在活動中,孩子的行為引起了我們的反思,他們願意自己發揮自己的想象,並且還願意給其他小朋友說出自己畫的什麼,在幹什麼,所以針對孩子的這一特點,我將美術活動與語言、音樂、舞蹈聯絡起來,在畫小雞的活動中,孩子們首先了解了小雞的外形特點及用途,然後瞭解了其它常見的家禽種類,最後瞭解了雞的種類,。一節美術活動下來,孩子不僅學會了畫小雞,而且還知道了有關雞這種動物的各種知識。孩子由於年齡小有時完成一個主題比較困難,常常要藉助語言和動作來補充自己畫中的不足,所以我們引導孩子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美術形象。在一次貼畫活動中——美麗的魚,孩子們貼出了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魚,接著,孩子興奮的說起了自己的“ 創意”:“魚媽媽和魚寶寶做遊戲,小魚寶寶躲起來魚媽媽找不到了。”“小魚一家去公園玩了,可高興了……”瞧!孩子們貼得好,說得更好!

  三、美術活動的開展 ,要循序漸進

  通過上課,我發現小班美術活動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地逐步掌握。如教幼兒畫圓的活動中,我在幼兒剛入

  園時讓孩子給小魚添畫泡泡,學習順著一個方向畫圓;然後再畫氣球,掌握色彩等知識;第三步練習畫蘋果,學習雙向畫圓法。第四步手工活動自己用橡皮泥做湯圓。第五步孩子們玩變圓遊戲,如用圓變成太陽、西瓜、糖葫蘆等,用半圓變成刺蝟、小傘等。

  四、對幼兒的作品重其意而不苛求其形,重其趣而不苛求其法

  小班孩子的生活經驗貧乏,認知能力及美術技能都明顯不足。他們的作品流露的是一種內心情緒,是一種趣味的表白。如畫意願畫《太陽》,孩子們把太陽的圓分割成幾大塊,分別塗上不同的顏色,再在周圍畫上短線,線頭上結滿了小紅果;還有的畫了冬天的太陽和夏天的太陽。作畫時孩子們隨心所欲,順其自然,這就是他們所想的太陽,所要的太陽,多麼富有情趣,多麼熱烈的情感!此時我都會對孩子進行讚美。

  小班幼兒對美有著強烈的渴望,他們在一條垂直線上畫上幾條向左向右的斜線就是一棵樹,在圓的中間點上畫一個點就是一朵花。面對這樣的作品,老師要仔細傾聽他們的創作動機,使他們在這種無拘無束的環境中盡情的作畫,盡情地表現,從而提高他們的繪畫能力。

  在我們進行了把美術活動設計成遊戲的活動中,孩子們對美術的興趣非常濃厚,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觀察力都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在活動的實踐中,作為老 師,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的任務是針對孩子的年齡和身心特點去引導他們,啟發他們去觀察、去表現、去創造。我們教師應該把重點放在活動過程中而不是過分強調活動的結果。對於小班孩子我們應該讓他們真正的愛上美術活動,讓美術活動成為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催化劑。

  小班繪畫教案及反思篇3

  利用五彩的顏料進行玩色是孩子們非常喜歡操作的一項活動,大家在混色過程中探索顏色的千變萬化,為此借鑑了這個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的玩色活動。以故事《變色鳥》引出活動,借用色彩豐富的圖畫書,把孩子們的注意力深深的吸引了。大家通過觀看圖片,知道白鳥吃了不同顏色的果子,身上會長出不同顏色的羽毛,通過混色,又會變出更多五彩的顏色。在繪畫指導時,幫助幼兒確定畫的內容,知道操作要點,能大膽地大面積塗染。鼓勵幼兒發揮想象,變出各種顏色的畫。在壓畫時還教授兒歌,便於幼兒把所有的顏料都壓實。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提醒孩子要注意鳥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放上顏料,壓畫的時候要注意每一個塊面都壓到。雖然活動各個環節都經過仔細推敲,儘量避免會出現的問題,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是會有問題出現的。例如:在教師示範操作時沒有重點提示幼兒要邊說“小白鳥我餵你喝……飲料”,只是一語帶過而已,以至於幼兒沒有把這個要求放在心上;在孩子操作的時候,要引導孩子念出兒歌,邊念邊壓,進一步提高孩子的興趣和畫的質量。

  這個活動雖然是美術活動,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其他領域的內容如語言領域。除了再喂小鳥喝東西時候要學會說“小白鳥我餵你喝……”另外一個就是在壓畫時候也加入了一首小小的兒歌,使幼兒方便記憶。因此是孩子們樂於接受也比較喜歡的一個活動,最後展示時孩子們看到自己的作品時都露出開心的笑臉。雖然活動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但是孩子們卻玩得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