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畫的價值

  敦煌壁畫題材攝取廣泛,表現形式多樣化,色彩燦爛,線條多變,是佛教進入中國後,將從印度傳入的佛教思想與中國傳統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文化與外來文化交流的結晶。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一起來看看吧!

  篇1:

  一、引言

  敦煌壁畫可以看做是中西繪畫結合的代表,根據它的發展和演變軌跡來看,是在佛教的知識傳入到敦煌以後,經過敦煌一代一代藝術家的不懈努力,在佛教畫之上融入中國的文化內涵、技法等,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和演變,最後在唐朝時期完全形成自己的民族風格和藝術特色。敦煌壁畫的畫題材內容為宗教題材,它是根據佛教的一些傳說,還有佛的一些特點來進行繪畫的,用這些壁畫來寄託自己那種真善、美和幸福生活的嚮往和願望,已達到安慰心靈的作用。

  敦煌壁畫的內容非常豐富,包括佛像畫、供養人像畫、故事畫、民族傳統神話題材等。這些畫中除了裝飾畫以外,其它的都是有著情節在其中,藉助一些宗教的故事題材反應當時的社會現實生活,然後在以宗教藝術的形式在展現社會實景。

  敦煌壁畫中許許多多的作品都是以藝術影象的形式來記載佛教傳入中國,傳入敦煌這一歷史過程的。佛教在傳入中國之後,開始和我國儒家、道家傳統哲學進行碰撞融合,這就把外來的文化變成了中國民族特色的佛教藝術樣式。敦煌壁畫的核心就是記載了佛陀一生的描繪、佛教精神的傳播。敦煌壁畫有著極其重要的藝術價值,是研究佛教本土文化演變的珍貴資料。

  二、敦煌壁畫的內容及形式語言分析

  敦煌壁畫中的山水畫。敦煌壁畫中的山和水雖說都是假的,但是在現實的生活當中,特別是早期的時候,敦煌有著一座座矮小的小山丘,毫不誇張的說是一些陡峭的小墳堆,這都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到了壁畫當中就不一樣了,它僅僅就是一張藝術品或者是一張佛教的宣傳記錄畫,山和水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為了使畫面好看,補填一些空白之處而已。但是在形式上來說就非常的重要了,形式上的山水是比較抽象的,也是想象出來的山水。畫面裡的山水在大程度上是起到了規劃畫面的作用,就像是一副跳山的畫面,畫面中有著連綿的山丘,一個人從山頂跳下後死亡,這種形式很大的程度就是在於山水的運用,這就是敦煌壁畫的視覺出發,不在乎它是否真真切切的存在,只在乎它是否能表達出效果。

  敦煌壁畫的色彩。宗教需要用到絢爛的色彩來傳達意思,用來宣洩,像最邊緣上的土著宗教在祭祀的時候會在臉上塗抹上絢爛的色彩,這就證明了宗教都在普遍的使用色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在敦煌壁畫形式語言上,最重要的就是在於色彩的運用和色彩的配色,自然的顯示出了佛教的教義和西域的審美特點。各種影象在運用色彩的時候都需要進行精心的搭配,人物的面板,穿著的服裝等都得用顏色來表達效果。不同的顏色有著不同的表達效果,有著喜、怒、哀、樂、寧靜、祥和的代表,要符合畫面的整體寓意來選擇配色。再者就是要考慮著色彩的純度和明度,因為這是敦煌壁畫中最為重要的形式語言。

  敦煌壁畫中的伎樂。佛教藝術有著非常豐富的動作、舞姿等形象,這是佛教不可缺少的部分,有著重要的地位。在敦煌壁畫中,關於伎樂的經文非常的廣泛,這就說明在佛教當中,無論是什麼原因,都會有著舞蹈和音樂的存在。在敦煌石窟寺的壁畫當中,隨處都是偏偏起舞的歌伎,她們的造型優美,超塵脫俗,相當的精緻。像舞者微微的跳躍,伸出細嫩的手指,平滑微凸的小腹,沒有一處是不讓人目瞪口呆的。這些動人的舞姿為畫面帶來了動態,給了畫面嚴重生氣,彷彿是貨物一樣。

  三、敦煌壁畫的藝術價值

  一般藝術作品有兩個價值,一個是記載著史料,有著參考的價值;另一個就是藝術形式的藝術價值。

  當我們審視著敦煌壁畫時,我們被其藝術的感染力多震撼,畫中精緻的造型,簡單的線條勾躍出動人的舞姿和畫面,簡約而不簡單,可見古人們是心思縝密,畫技精湛。這就讓當代人不得不受到啟示,同樣也給那些只為追求畫風而沒表現出精髓的壁畫師一些警示。佛教的佛像和一些圖案搭配在一起,沒有什麼條條框框去限制它,將藝術放在了第一位,給人一種具有生命的感覺。敦煌壁畫經過千年的傳承,逐漸的成為了藝術的文化傳統,融合了中西方繪畫的精華,以精湛的藝術表現手法、卓越的思想境界,將我國的繪畫藝術用到了極致,使壁畫達到了頂峰。在敦煌壁畫中,我們可以清晰的感覺到民族藝術的存在,感覺到宗教藝術的存在,感覺到兩種不同的藝術交融在了一起。敦煌壁畫的誕生就是美術史上的一個奇蹟,將繪畫藝術推向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歷史價值和審美價值無可替代。

  四、結語

  敦煌壁畫有著極大的藝術價值,裡面的技法、色彩、線條等都值得當代人們借鑑,從中吸取經驗,提高自己的藝術感。同時也告訴我們不要自滿,要學會吸收外來民族的文化和藝術,將它們的精髓運用到我們的藝術當中,讓它成為我們藝術品種的一部分。要堅持以敦煌藝術家求藝術之真實、嚴謹的精神來對待藝術,將壁畫的輝煌在當代展現出來,將中國壁畫藝術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