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筍有什麼營養價值和做法

  萵筍是日常生活中常常食用的蔬菜,它可以涼拌,也可以熱炒,無論怎樣烹飪都非常好吃。那麼,食用萵筍究竟對人體有哪些好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萵筍有哪些營養價值。

  萵筍的營養價值

  萵筍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特別在葉中更高。每500克鮮萵筍葉中***北京地區***,含蛋白質10克,脂肪2.5克,碳水化合物16.5克,鈣190毫克,磷185毫克,鐵5.5毫克,胡蘿蔔素10.7毫克,維生素B20.6毫克,維生素C75毫克等。但在莖中含量就低得多,每500克萵筍莖,含蛋白質僅1.5克,脂肪僅0.2克,碳水化合物僅4.7克,胡蘿蔔素及維生素C的含量甚微。

  可食用部分62%。每100g含能量59kJ、水分95.5g、蛋白質1g、脂肪0.1g、磰食纖維0.6g、碳水化合物2.2g、胡蘿蔔素150μg、視黃醇當量25μg、硫胺素0.02mg、核黃素0.02mg、尼克酸0.5mg;維生素C 4mg、維生素E 0.19mg、鉀212mg、鈉36.5mg、鈣23mg、鎂19mg、鐵0.9mg、錳0.19mg、鋅0.33mg、銅0.07mg、磷48mg、硒0.54μg。其葉可食用部分89%。每100g含能量75 kJ,含維生素C 13mg,明顯高於莖部。所以從營養方面考慮,應改變吃萵筍莖不吃葉的習慣。

  萵筍的藥用價值

  1、開通疏利、消積下氣:萵苣味道清新且略帶苦味,可刺激消化酶分泌,增進食慾。其乳狀漿液,可增強胃液、消化腺的分泌和膽汁的分泌,從而促進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對消化功能減弱、消化道中酸性降低和便祕的病人尤其有利;

  2、利尿通乳:萵苣鉀含量大大高於鈉含量,有利於體內的水電解質平衡,促進排尿和乳汁的分泌。對高血壓、水腫、心臟病人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3、強壯機體、防癌抗癌:萵苣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調節神經系統功能的作用,其所含有機化含物中富含人體可吸收的鐵元素,對有缺鐵性貧血病人十分有利。萵苣的熱水提取物對某些癌細胞有很高的抑制率,故又可用來防癌抗癌;

  4、寬腸通便:萵苣含有大量植物纖維素,能促進腸壁蠕動,通利消化道,幫助大便排洩,可用於治療各種便祕;

  5、萵筍含鉀量較高,有利於促進排尿,減少對心房的壓力,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極為有益。含有少量的碘元素,它對人的基礎代謝,心智和體格發育甚至情緒調劃都有重大影響。因此萵筍具有鎮靜作用,經常食用有助於消除緊張,幫助睡眠。不同於一般蔬菜的是它含有非常豐富的氟元素,可參與牙和骨的生長。能改善消化系統和肝臟功能。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促進食慾,有助於抵禦風溼性疾病和痛風。

  萵筍的種植時間

  萵筍的種植時間需要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品種特性、設施條件以及全年種植茬口安排,制定適宜的萵筍種植時間。長江流域的萵筍露地越冬,以春萵筍為主,一般於第一年秋季9-10月播種,40-50天當苗具5-6片真葉定植,冬季可以安全越冬,次春返青後有充分時間生長葉叢,4-5月收穫就能獲得高產。夏萵筍,4-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5月下旬至7月利用遮陽網覆蓋,直播或高密度栽植。秋萵筍,7-9月利用遮陽網覆蓋播種,育苗移栽。越冬萵筍,10-11月露地育苗。

  萵筍的種植環境

  1、萵筍是半耐寒的蔬菜,喜冷涼,稍耐霜凍,怕高溫,炎熱季節生長不良。

  2、萵筍是長日照作物,光照充足;對土壤的酸鹼性反應敏感,適合在微酸性的土壤中種植。

  3、萵筍的根系淺,吸收能力弱,對氧氣要求較高,種植萵筍的土壤以砂壤土、壤土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