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談春季養生

  春天是疾病多發的季節,所以春季一定要注意養生保健,那麼春季如何養生保健呢?可以按照中醫的方法來養生,不妨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中醫春季養生的五個方面,歡迎大家的閱讀!

  中醫春季養生的五個方面

  食補:清淡與營養並重

  春季為萬物生髮之始,陽氣上升,氣候溫暖,人體的各組織器官功能活躍,細胞代謝旺盛。所以,飲食除了注意清淡外,還需補充大量的營養物質,只有營養供給充足,才能保證供給機體活動、生長髮育的需要。

  根據春季的特點和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膳食計劃,適當地選用一些扶助正氣、生髮元氣的食物,以開發人體之陽,強壯精力。在春季膳食調配上,注意食量的調控:一是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如春筍及菠菜、芹菜等各種綠色蔬菜;二是在動物性食品中,少食肥肉等高脂肪的食物,應注意攝取優質蛋白質,如魚、雞蛋、大豆及豆製品;三是春季是新鮮果蔬大量上市的季節,每天都應吃些蔬菜水果,總量不少幹500克;四是主動飲水,飲水可以有效地降低血黏度,起到“內洗滌”的作用。

  氣補:早起晚睡,精力充沛

  在春季,人體內的新陳代謝活動趨於旺盛,生活起居上要適當早起、晚睡,以適應春天的氣候,使人精力充沛。應該經常到郊外、海灘、湖畔、山巔去走一走,既能一解冬日的鬱悶,又能呼吸新鮮空氣,實為春季養生的妙法。其實,古人早有春季郊遊、遠足的習慣。在萬木爭榮的春季,到大自然中游上一番,確是一件有趣而又有益健康的快事。明媚的春光,秀麗的景色,清新的空氣,會使人頓覺心曠神怡。

  那麼,春遊何以會帶給人們舒暢愉快的感覺呢?專家說,春回大地,在空氣中,被人們稱為“空氣維生素”的陰離子增多。陰離子也叫負離子,它帶有負電荷。郊野的空氣新鮮,飽含陰離子。它隨著人的呼吸進入人的肺內之後,所帶的電荷送到人體各個組織細胞中,能促進細胞代謝活動。從而使人感到精神煥發,心胸舒暢,呼吸、脈搏、血壓平穩,大腦清醒,工作學習效率倍增。實踐證明,春季補足了氣,能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促進機體功能,對許多慢性疾病有良好的康復治療作用。與此同時,也可以為全年的身體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

  動補:運動適當,激發肝臟功能

  如果你在冬季畏於嚴寒而沒能堅持鍛鍊,到了春季應該以實際行動來改正這一錯誤。春季的運動,動作宜舒展、暢達、緩慢,中醫有“人臥則血歸肝”、 “人動則血動於諸經”之變,適當地運動後,血液迴圈加快,可以促進身體的吐故納新,保證全身各臟器有足夠的營養物質和氧的供應。所以,春季宜動補。春季鍛鍊要儘量讓全身的每一個關節、每一塊肌肉都活動起來,由此激發肝臟功能。但是,運動量要適當,微汗即止,不必氣喘吁吁。

  靜補:調節情志放鬆情緒

  現代社會各行各業競爭激烈,生活節奏較快,不少人感到“活得很累”。所以,一定要調節情志,調節情志最重要的是制怒。因為,怒是七情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一種情緒,“怒則氣上”,“怒則傷肝”。現代醫學認為,不良的情緒將導致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功能的紊亂,還會誘發多種疾病。在春季,從情緒保健養生方面來講,更應科學地安排一段靜補的時間,一方面可以獨處靜坐,另一方面又可以閉目調息,輕輕鬆鬆地聆聽音樂。這樣一來,可以達到身心皆靜的目的,對身體健康大有好處。

  心補:培養積極樂觀性格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快樂和歡笑能夠有效地調節神經系統。從心理健康的角度講,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的功能,使體內各項生理活動和諧合拍。所以,春季宜心補。要培養積極樂觀的性格,努力做到生活的每一天都保持快樂。因為,良好的情緒與開朗的性格是分不開的。有人對80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了調查,發現他們的長壽祕訣即是心態平和。在這些長壽老人中,性格開朗,積極樂觀的人佔96%。保持樂觀的情緒,使周身氣血執行正常協調,有利於促進身心健康。

  春季養生的六個訣竅

  1、不多吃酸常食甘

  中醫提倡春天飲食中應“省酸增甘”,這是春季養肝的基本法則。因為在春天人的肝臟陽氣旺盛,再吃酸性食物,會導致肝氣過於旺盛,而肝旺就容易損傷脾胃,所以,春季的飲食是忌酸倡甘甜的。要避免過多食用酸性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鵪鶉、炒花生、炒瓜子、海魚、蝦、螃蟹等。多食用甘溫補脾的食物,如山藥、春筍、菠菜、大棗、韭菜等。

  2、不要“蝸居”,常運動

  春季常運動對身體很有好處。因為春天自然界的陽氣開始升發,我們應該藉助這一點,好好養陽。想想看外面的世界萬物復甦,百花放百鳥飛,在這樣的環境,人也容易感到生命的旺盛與活力。而養陽的關鍵是“動”勿“靜”,要積極到室外鍛鍊,去呼吸新鮮空氣,晒晒太陽。

  3、不怒常笑身體好

  春天不是個應該生氣的季節,也不是適宜生氣的季節。前面提及春季肝陽亢盛,如果情緒過於急躁或者起伏過大,就容易傷到脾臟。所以,要做到心胸開闊,身心和諧。而且心情過於抑鬱會導致肝氣鬱滯,也使免疫力下降,也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所以為了健康與美麗,應該多多放開胸懷,笑口常開,這樣會青春常駐。

  4、不要圖美衣單薄

  俗話說,“春捂秋凍”,雖然春天開始回暖,氣溫漸升,百花齊放。也是個展現著美麗與生命的季節。但是春天千萬不要著脫下冬衣穿靚衫。儘管陽氣漸生,陰寒卻未盡,要注意早春的溫差幅度較大,早晨及晚上要注意穿多點,不要一天到晚都穿單薄的裙裝,否則會導致關節炎與多種婦科疾病。不過,“捂”也要捂得恰當,基本上在穿著上注意“上薄下厚”就可以了,注意保暖腿部及關節,不要留下病根。

  5、不忘進補

  春天,要注意在日常飲食上的品種多樣化,保證機體能夠得到豐富而充足的營養素供給。中醫養生認為,在人體正氣強盛的情況下,“邪氣”就不容易侵入機體,也就不會發生疾病,所以增強體質,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在驚蟄之後,天氣變暖,各種動物開始活動,細菌、病毒也開始生長繁殖,所以人們需要進行飲食調養,增強體質以抵禦病菌或病毒的侵襲。

  6、不在陰溼環境久留

  春天開始回暖,空氣中的水分漸漸增多,顯得溼氣很重。特別是南方的春天,霧霾、潮溼、悶熱,給細菌的生長居提供了環境。所以要保證居室及辦公室內的通風透氣,在天氣好的時候,要多晒晒被褥和衣服,晚上睡覺的時候要保持室內乾燥透氣。可以多穿純棉的寬鬆衣服,避免發生溼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