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的意思是什麼

  望梅止渴 wàng méi zhǐ kě的意思: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近義詞】畫餅充飢、掩耳盜鈴

  【反義詞】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名副其實

  【英文拼寫】console oneself with false hopes

  【語法結構】連動式;

  【成語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
 

  成語辨析

  “望梅止渴”和“畫餅充飢”:都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常可通用。但“望梅止渴”表示空等、空想、沒有實際行動;而“畫餅充飢”往往有聊以替代的畫餅的行為。

  【成語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jué***》

 

  望梅止渴成語造句:

  1, 如果不潛心鑽研,一心只想走捷徑,恐怕是望梅止渴,無濟於事的。

  2, 望梅止渴,畫餅充飢,這都是權宜之計。

  3, 這種望梅止渴的辦法,只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

  4, 不管是望梅止渴,還是畫餅充飢,它都會激勵你不停手中的槳,去追逐哪怕是一星微小的火光。

  5, 有時只是畫餅充飢,望梅止渴。

  6, 愛情是不可以望梅止渴的,拿著他的照片,抱的回憶,就能度過每一天嗎?

  7, 他沒錢買別墅,只好天天看著房屋廣告望梅止渴了。

  8, 每當逢年過節,過敏體質人群常常只能望梅止渴。

  9, 既然不能到現場臂賞球賽,回去看電視轉播望梅止渴吧!

  10, 這樣,就使得這裡的居民,既不用對著水景"望梅止渴",也不必"望河興嘆"。
 

  望梅止渴成語出處原文

  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註釋

  魏武:曹操

  役:打仗

  失:喪失,失掉,沒

  汲道:水源。汲,本指取水於井

  軍:軍隊,士兵

  乃:就

  饒:豐富

  饒子:果實結得多

  聞: 聽說

  乘:利用

  源:水源

  及:到達

  去征討張繡時,道上缺水,將士們都口渴;我心生一計,用鞭虛指說:‘前面有梅林。’軍士聽了這句話,嘴裡都生出唾沫,才不渴。
 

  譯文

  曹操行軍途中,失去了有水源的道路,士兵們都很渴,於是他傳令道:“ 前邊有一片梅子林,果實非常豐富,又酸又甜可以解除我們的口渴。”士兵聽後,嘴裡都流出了口水,***曹操***利用這個機會把士兵們帶領到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原文賞析

  “望梅止渴”講了一個典型的心理暗示作用:古代魏國曹操的部隊在行軍路上,由於天氣炎熱,士兵都口乾舌燥,曹操見此情景,大聲對士兵說:“前面有梅林”。士兵一聽精神大振,並且立刻口生唾液。這是曹操巧妙地運用了“望梅止渴”的暗示,來鼓舞士氣。

  “望梅止渴”之事表現出曹操的聰明才智,他能在大軍斷絕水源、士卒渴難忍的危急情況下,提及甘酸的梅子,不僅使士卒引起條件反射、暫解乾渴之苦,而且也鼓舞了士氣,“得及前源”。後以“望梅止渴”比喻虛償所願。從本文中可看出,曹操是一個機智聰明,善於思考,懂得變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