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的典故是怎樣的

  望梅止渴***漢語成語***[wàng méi zhǐ kě]

  【典故故事】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晒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溼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郭翰很有禮貌地問: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嚮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嚮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嚮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文言文版】

  魏武***1***行役***2***失汲道***3***,三軍皆渴,乃***4***令曰:" 前有大梅林,饒***5***子,甘酸可 以解渴。" 士卒***6***聞之,口皆出水***7***,乘此得及前源。

  【現代漢語版】

  三國時期,曹操帶兵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陽***的張繡時,經過方城縣一個叫梅林鋪的地方。時值中午,烈日當空,天氣十分炎熱。曹操派人四處找水,又命令士兵就地挖井,始終見不到一滴水。

  士兵們全軍都很口渴。為了不耽誤行軍,曹操靈機一動,站在高處,指著前面一個小山包說:“ 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結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來解渴。”士兵們聽後,嘴裡都流口水一時也就不渴了,個個來了精神,加快行進速度,最後到達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註釋】

  1.魏武:曹操,他的兒子曹丕代漢建立魏國後,追尊他為魏武帝。

  2.行役:帶有任務而跋涉路途,這裡指代部隊行軍。

  3.三軍:全軍

  4.失汲道:找不到取水的途徑。

  5.皆:全,都

  6.乃:於是,就。

  7.饒:多,豐富。

  8.士卒:士兵,古代的卒代表現代的兵。

  9.出水:流出涎水,流出唾液。

  【出處】

  南朝 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 魏武 行役失汲道,

  百度圖片:望梅止渴

  百度圖片:望梅止渴

  三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宋沈括《夢溪筆談·譏謔》:“ 吳人多謂梅子為‘曹公’,以其嘗望梅止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