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望生孩子的朋友買什麼

  朋友生完孩子是一件可喜可賀之事,看望產後的朋友要買什麼呢?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1、主食及豆類的選擇:

  孕婦

  大米、小米、粳米、糙米、玉米麵、燕麥、麥芽、黑米、紅豆、紅薯等米麵雜糧、豆製品及薯類。

  2、肉、蛋、奶類的選擇:

  鯽魚、豬肉、牛肉、雞肉、羊肉、青蝦、蝦皮、牡蠣、雞蛋、牛奶及動物肝臟、魚肝油等。

  3、大雉雞蛋

  大雉雞蛋對提高孕產婦和嬰兒抵抗,免疫能力及胎兒智力有很大幫助。英國卡德諾醫學研究機構曾對100名孕婦做過調查,懷孕期間食用大雉雞蛋孕婦感冒等常見病患病機率減少55%左右,其所產嬰兒腦部磁共振影像檢查後發現比普通嬰兒腦容積平均大8.3%左右,且抵抗免疫力強於普通嬰兒。

  4、水果的選擇

  蘋果、草莓、橘子等,還有榛子、松子、核桃、芝麻等乾果類, 新鮮生栗子對腰痠背痛有明顯的作用。

  5、蔬菜的選擇

  筍、香菇、胡蘿蔔、海帶、蒜苗、小白菜、香菜、甜椒等。

  健康提示:孕期吃禽肉過多新生兒對多種抗生素耐藥。有新聞報道廣州一名新生兒不僅身體素質很差,且對7種抗生素均有耐藥性。據瞭解,該孕婦在孕期攝入肉蛋禽類很多,專家推測,孕婦吃的動物產品中普遍殘留的抗生素、激素等,是新生兒有耐藥菌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產後的營養需求

  1、蛋白質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主要成分,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對胎兒腦細胞發育也很重要。孕婦缺少 蛋白質會影響垂體促性腺激素,使雌激素及孕酮減少,嚴重者可導致妊娠中斷。

  2、礦物質***硒、鐵、碘、鈣、鋅***

  3.糖類

  糖類是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熱量的主要來源,對孕婦的健康和胎兒的發育非常重要。每天保證450~500克的主食便可保證糖類的攝入量 。

  4.脂肪

  脂肪能供給能量,而且是細胞的重要組成物質。孕婦每天應在膳食中補充20~30克脂肪,但最好不要超過50克,以免增加肝臟負擔或造成肥胖。含脂肪豐富的食物有肥肉、奶、果仁、食用 油等。

  5、維生素

  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

  6、氨基酸

  蛋氨酸可以幫助分解脂肪,能預防脂肪肝、心血管疾病和腎臟疾病的發生;將有害物質如鉛等重金屬除去;防止肌肉軟弱無力;治療風溼熱和懷孕時的血毒症;一種有力的抗氧化劑。可以減輕孕婦圍產期帶來的肥胖、高血糖、妊高症等問題。

  組氨酸可以促進寶寶的免疫系統功能儘早完善,強化生理性代謝機能,穩定體內蛋白質的利用節奏,促進寶寶機體發育。

  孕婦補充葉酸很重要

  葉酸是維生素B複合體之一。孕婦如果葉酸補充不足,易導致胎兒畸形、智力發育低下、幼兒體重過輕等,嚴重的甚至引起流產。孕中期孕婦易出現妊娠高血壓、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等。

  補充時間:孕前三個月,孕後三個月。補充量:每日400~800微克。忌過多服用。

  6、蜂蜜糯米藕

  第一,將鮮藕洗淨,切下藕節一端留用。

  第二,將糯米淘洗乾淨,浸泡2個小時後,撈起瀝乾水分,然後將糯米灌入藕孔中壓實,灌滿後蓋回藕節,用牙籤固定。

  第三,將灌入糯米的鮮藕放入蒸鍋,蒸至糯米藕熟。

  最後,熟糯米藕晾涼後切片,淋上洋槐花蜂蜜就可以了。

  糯米給準媽媽提供了充足的碳水化合物;鮮藕有養胃滋陰的功效;蜂蜜有潤腸的作用,可緩解孕早期便祕的症狀。

  7、海蔘

  海蔘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不僅可以為胎兒發育提供多種微量元素,同時還能提供活性物質DHA,有利於胎兒智力發育,使孩子更健康。同時,孕婦吃海蔘也能增強抵抗力,減少在懷孕期間生病情況。

  宜吃的水果

  水果的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男女老幼,人人愛吃。有些人認為 ,水果是生冷的食物,產婦怕著涼,吃生冷的水果對身體有沒有好處呢?孕婦適當吃些水果,不僅能增加營養,幫助消化,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而且水果還有一些特殊的醫療作用,對孕婦的身體健康,很有幫助作用。孕婦適宜多吃水果,這裡特別推薦以下幾種水果。

  秋梨——清熱降壓

  秋梨被譽為“百果之宗”,是中國最古老的果木之一。它質脆多汁,清甜爽口,醇香宜人。其性甘寒微酸,有清熱利尿、潤喉降壓、清心潤肺、鎮咳怯痰、止渴生津的作用,可治療妊娠水腫及妊娠高血壓。它還具有鎮靜安神、養心保肝、消炎鎮痛等功效,有防治肺部感染及肝炎的作用。將生梨去核後塞入冰糖10克、貝母5克、水適量,文火燉熟,服湯吃梨,可防治外感風寒、咳嗽多痰等疾患。

  柑橘——維生素的寶藏

  柑橘品種繁多,有甜橙、南橘、無核蜜橘、柚子等。它們都具有營養豐富、通身是寶的共同優點。其汁富含檸檬酸、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多種維生素、鈣、磷、鐵等營養成分,是孕婦喜歡吃的食品。500克橘子中含有維生素C250毫克,常吃柑橘可以預防壞血病及夜盲症。

  但是,柑橘性溫味甘,補陽益氣,食用過量容易引起燥熱而使人上火,發生口腔炎、牙周炎、咽喉炎等。一次或者多次食用大量的柑橘後,身體內的胡蘿蔔素會明顯增多,肝臟來不及把胡蘿蔔素轉化為維生素A,使面板內的胡蘿蔔素沉積導致面板呈黃疸樣改變,尤以手及腳掌最明顯,並常伴有噁心、嘔吐症狀。

  孕婦每天吃柑橘不應該超過3只,總重量在250克以內。

  蘋果——益智防哮喘

  蘋果素有“益智果”與“記憶果”之美稱,而且還有“一天吃一蘋果,醫生遠離我。”的諺語。這是因為它不僅富含鋅等微量元素,還富含脂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尤其是細纖維含量高,有利於胎兒大腦皮層邊緣部海馬區的發育,有助於胎兒後天的記憶力。而且,有調查研究發現,女性在懷孕期間多吃蘋果,可以使孩子童年患哮喘的概率大為降低。

  孕婦每天吃1~2個蘋果即可以滿足對鋅的需要量。

  產後注意事項

  環境

  產婦居住的環境要安靜、舒適、陽光充足。室內還要定時通風***但要避免對流風***,以保證空氣清新,給寶寶媽媽提供足夠的氧氣。室溫一般應保持在18-22度,溼度為60%-65%。如果是在冬季,為保持室內的溼度,可在暖氣上或爐火上放個水盆,讓水氣蒸發出來。

  休息

  產後恢復要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否則產婦會出現焦慮、疲倦、精神抑鬱,還會影響乳汁的分泌。此外,每天爭取能有10小時的睡眠,睡時要採取側臥位,利於子宮復原。

  飲食

  產後胃腸道蠕動能力較弱,因此產後最初幾天應吃些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要多喝些湯類,有助於下奶;多吃些水果、蔬菜,以補充人體需要的維生素。哺乳的產婦還要補充含鈣的食品或者鈣劑。每日熱量的供給為2700千卡—3000千卡,其中主食400克,雞蛋2個,牛奶25 0克,肉類100克-150克。豆製品100克,青菜和水果400克—500克。飲食要均衡,少吃辛辣,三餐之外還應適當加餐。

  產後活動

  產後8小時可以在床上坐一會兒。如分娩順利,產後12小時可以下床、上廁所。產後24小時可以隨意活動,但要避免長時間站立、久蹲或做重活,以防子宮脫垂。產後8周可逐漸恢復正常工作。產後體操有助於形體恢復。

  清潔與衛生

  產婦的個人衛生十分重要,使用的衛生貼、會陰墊要經過消毒來菌。還要勤洗澡、勤換內衣,保持面板清潔與乾燥。如有會陰切開,傷口尚未拆線,每日要擦洗一次外陰。飯後要漱口,按時刷牙,注意口腔衛生。

  注意惡露的變化

  產後陰道排出的分泌物稱為惡露。其中含有血液、壞死的子宮蛻膜和黏液。惡露的顏色由血性逐漸變淺,量也逐漸減少,大約產後4個星期至6個星期乾淨。

  月經的恢復

  哺乳者月經會推遲,大約8周-10周恢復月經;有40%不哺乳的產婦於產後6周-8周月經來潮,只有10%-15%的哺乳婦女在產後6周月經來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