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纏絲勁的形成
太極拳的纏絲勁,就是以內氣的運轉為動力,肢體做螺旋屈伸進退的太極拳特有的一種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 。歡迎閱讀!
太極拳行功時,不僅和一般內功拳相同,要引導內氣在肢體中不停頓地收放運轉,還要使肢體不停頓地做屈伸進退的螺旋纏繞運動,二者結合,就形成了太極拳特有的纏絲勁。換句話說,太極拳的纏絲勁,就是以內氣的運轉為動力,肢體做螺旋屈伸進退的太極拳特有的一種勁。太極拳纏絲勁是太極拳的精華,是太極拳區別於其它拳種的重要標誌之一。太極拳,纏法也,纏法如螺絲形運於肌膚之上,纏絲者,運中氣之法門也。不明此即不明拳。
內氣,我國傳統醫學稱之為真氣或元氣,中氣或丹田氣。它是人體內部的一種特殊物質,不是呼吸的空氣。內氣充沛,則身強力壯;內氣不足,則體弱力薄;內氣消失,則生命終止。練習太極拳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培植和運用內氣。關於內氣的產生、貯存和運轉,氣生於腎,貯于丹田,出入於命門,順骨而行,充於肌膚,發於丹田復歸于丹田。
劃弧轉圈和螺旋形的屈伸進退,是太極拳在外形上的特點。太極拳行功時,手足和身軀都不停頓地劃弧和轉圈。有的是順時針轉,有的是逆時針轉;有的向前轉,有的向後轉;有的轉正圓,有的轉斜圓,有的轉橢圓,有的還是像古太極圖的轉圈。並且,在手足伸縮排退的同時,既要有以肩肘胯膝為軸作弧形運轉的大圈,又要有以股肱骨骼為軸做正反纏繞的小圈。後者是太極拳纏絲勁的表現形式,尤為重要。
太極拳纏絲勁是內氣收放運轉同肢體螺旋形屈伸進退的結合。只有內氣的收放運轉,而無肢體的螺旋形屈伸進退,或者只有肢體的螺旋形屈伸進退而無內氣的收放運轉,都不能構成太極拳的纏絲勁。
二、太極拳纏絲勁的分類
區分太極拳纏絲勁,常見的方法,是分為順纏和逆纏,就是:小指側向手心旋裹或小趾側向足心旋裹叫順纏。大指側向手心旋裹或大趾側向足心旋裹叫逆纏。這種方法,沒有同內氣的收放結合起來,顯得過於簡單。太極拳把纏絲勁分為十二種,就是:“進纏,退纏;左纏,右纏;上纏,下纏;裡纏,外纏;順纏,逆纏;大纏,小纏”,則顯得過於繁瑣。根據太極拳纏絲勁的內涵和特點,把它區分為出勁順纏、收勁順纏、出勁逆纏、收勁逆纏四種纏絲法,比較容易掌握。
①出勁順纏。凡手足向外伸展,內氣循臂腿內側向前斜纏而下至於手足者,稱為出勁順纏。比較詳細些說,手臂伸展向外,內氣由丹田發出,經命門穴,循脊而上,過大椎穴,逾肩井穴向後,繞臂斜纏而下,從尺骨端向裡,過掌心勞宮穴,達中指端,是上肢的出勁順纏。足腿伸展向外,內氣由丹田發出,下行至會陰穴,經前襠向外,過胯向後,繞腿斜纏而下,經內踝,過足心湧泉穴,沿腳掌裡側向前,達大趾端,是下肢的出勁順纏。
②收勁順纏。凡手足向裡屈收,內氣循臂腿外側向後斜纏而上至於肩胯者,稱為收勁順纏。比較詳細些說,手臂屈收向裡,內氣從中指端回收,過掌心勞宮穴,從橈骨端向外,繞臂斜纏而上,至肩,經胸部膻中穴,向下歸於丹田,是上肢的收勁順纏。足腿屈收向裡,內氣由大趾端回收,過足心湧泉穴,沿腳掌外側向後,經外踝,統腿斜纏而上,過胯,由後襠至會陰穴,再向上歸於丹田,是下肢的收勁順纏。
③出勁逆纏。凡手足向外伸展,內氣循臂腿外側向前斜纏而下至於手足者,稱為出勁逆纏。比較詳細些說,手臂伸展向外,內氣由丹田發出,經命門穴,循脊而上過大椎穴,逾肩井穴向前,繞臂斜纏而下,從橈骨端向裡,過掌心勞宮穴達中指端,是上肢的出勁逆纏。足腿伸展向外,內氣由丹田發出,下行至會陰穴,經後襠向外,過胯向前,繞腿斜纏而下,經外踝,過足心湧泉穴,沿腳掌外側向前,達大趾端,是下肢的出勁逆纏。
④收勁逆纏。凡手足向裡屈收,內氣循臂腿內側向後斜纏而上至於肩胯者,稱為收勁逆纏。比較詳細些說,手臂屈收向裡,內氣從中指端回收,過掌心勞宮穴,經尺骨端向外,繞臂斜纏而上,至肩,經胸部膻中穴,向下歸於丹田,是上肢的收勁逆纏。足腿屈收向裡,內氣由大趾端回收,過足心湧泉穴,沿腳掌裡側向後,經內踝,繞腿糾纏而上,過胯,由前襠至會陰穴,再向上歸於丹田,是下肢的收勁逆纏。
三、太極拳纏絲勁的功能
在醫療保健方面,以內氣運轉為內容的纏絲法,有利於疏通經絡,增強臟腑功能,鍛鍊肌膚、骨骼和關節。出勁纏絲著重疏導手三陰和足三陽經氣,收勁纏絲著重疏導手三陽和足三陰經氣。手足每轉一圈,十二經和任督二脈都得到疏導。《靈樞·本藏篇》說:“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經絡疏通了,臟腑機能就可加強,肌膚、骨骼和關節就可能得到濡養。纏絲法的劃圈旋轉與通常的手足屈伸相比,能使更多的肌膚、骨骼和關節參與活動,也有利於提高肌膚張弛的機能,增強骨骼和關節的柔韌性。
在技擊競賽方面,纏絲勁是太極拳各種技擊方法的基礎。太極拳主張因勢利導,借力打人。與人交接時,肢體螺旋形的屈伸進退,能夠避免同對方來力頂抗,化減來力強度,便於利用力學原理適當加力,根據自己的需要,改變力的方向,動搖對方身體重心,造成我順人背的形勢。纏絲勁的沾連法,還能夠沾連住對方的肢體,使其不易脫離。陳鑫說:“拳中必用纏絲者,沾連之法全在於此,引進之法亦在於此。”又說:“唯以柔軟纏絲法接之,未沾住人身則已……如既沾住,則吾以纏絲法捻住其皮肉,纏而繞之,沾之,連之,粘之,隨之,令其進不得進,進則前入坑坎;退不得退,退則恐我擊搏,故不敢硬離去。此纏絲勁之在拳中最為緊要妙訣也。”
纏絲勁還是技擊爆發力的基礎。身軀和四肢的纏絲法,可以使內氣的收放運轉暢通無阻;可以使全身勁力以腰脊為樞紐節節貫串,達於手足;可以使關節運動幅度增大,靈活性提高,穩定性加強;可以使全身肌肉一部分充分鬆弛,另一部分充分緊縮,增強肌肉的伸縮機能。因而當技擊發放時,內氣自丹田猝發,肌肉張弛倏然一轉,就可做到動力完整,爆發力增強。
四、練習纏絲勁應注意事項
太極拳纏絲法要求周身內外密切協調,需要經過長期練習才能掌握。開始,應著重練習一手或一足的纏法,在意念的引導下,一隻胳膊或一條腿緩緩屈伸旋轉,做順逆出收的纏絲。一手一足有了體會,再練習兩手或兩足的同時纏絲,或者練習身體一側手足的同時纏絲。如此,逐步掌握各個部位的纏絲法,周身纏絲就自然形成。
在練習太極拳纏絲勁時,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①貴用意,尚行氣,戒用力。太極拳重內不重外,重意不重形,重氣不重力。練習和運用纏絲勁,首要是培植和運用內氣。要用意念引導內氣在肢體中做螺旋形迴圈運轉。有少許的意念就行,不要強纏硬扭。如果過分注意外形的纏扭,則易導致氣血滯澀,促使肌肉、關節甚至內臟受損。應像陳鑫說的“輕輕執行,徐徐停止,意念運以微細,毋使波瀾忽興。”
②腰為樞紐;手足相隨。纏絲勁以腰脊命門穴為樞紐,上通手指,下通足趾。行功時,身體同側手足的纏法一般相同;右手如是順纏,右足一般也是順纏;右手如是逆纏,右足一般也是逆纏。左側手足也如此。比如“白鵝亮翅”式,右側手足都是由收勁順纏轉為出勁逆纏,左側手足都是由收勁逆纏轉為出勁順纏。陳鑫曾說: “腰是上下體之關鍵。腰以上氣往上行,腰以下氣往下行。”又說:“上面手如何運,下面足如何運。”“中間胸腰隨手足運,上下一氣貫通。”
③順逆出入,迴圈無間。太極拳行功,“往復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手足運動,要劃圈旋轉,不走直線,不走回頭路。纏絲勁從順到逆,從逆到順,從收到出,從出到收,迴圈無間。下半圈如是順纏,上半圈則是逆纏;下半圈如是收勁,上半圈則是出勁,反過來也是如此。並且從始至終,纏絲勁一刻也不能丟失。陳鑫詩云:“陰陽無始又無終,來往屈伸寓化工,此中訊息真參透,圓轉隨意運鴻蒙。”
④吸蓄呼發,純任自然。人的呼吸對內氣的運轉和纏絲勁的收放起著引導和推動作用。吸氣可以引導內氣從手足四梢向丹田回收,此時多為收勁纏絲;呼氣可以引導內氣從丹田外發通向手足,此時多為出勁纏絲。但是,初學太極拳的人,首先要注意呼吸自然。開始,只要做到每一動作的起點是吸氣、落點是呼氣就行了,在拳勢執行的中間過程,呼吸要純任自然。隨著功夫的增長,纏絲法與呼吸就會逐步協調起來。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面面觀一摘自《上下五千年》
陳式太極拳要求:以心運身,以身運手,以手領勁,足隨手轉,身手合一。但不外乎順纏絲和逆纏絲,從內勁上講出勁為順纏絲;入勁為逆纏絲。從體形上來講,大致可以分為上肢出勁為“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以手領勁。”入勁為“以手領肘,肘領肩,以腰為主宰。”下肢的出勁為“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足,以足趾領勁出步時尤為多見。”入勁為“以足領膝,以膝領胯,以腰為主宰收抬腿時尤為多見。”腰勁的出、入勁更為重要,要注重兩腎氣滾動,催動兩腰眼隙互相傳遞,各領半身轉動。左腰眼出勁時右腰眼催,同時入勁時反之亦然。
如以第十四式掩手肱拳最後一動為例:在前腿把後腿蹬的同時,以擰腰為主,雙手同步以右陰手為主運陽勁,以出勁為陰中陽的運動方式,向前猛然勃發,左陽手同時為賓運陰勁,以入勁的運動方式,待勁貫於肘尖時向後猛然一抖,以助右手出勁。這就是說,其勁在勃發的一瞬間,不要過多的注意右手的發勁效果,必須注重後手的入勁程度,促使其勁順著左大臂上串,通過左肩傳遞於右肩的“通背勁”以助其右拳的發放動作。這即是注陰不注陽,注後不注前,注入不注出的典型拳勢和理法。
太極拳的精髓――混元運動
陳式太極拳在強調纏絲勁的基礎上,上肢運動有棚、捋、按、採、列、肘、靠八門勁別和通背勁、對稱勁,中間有“胸腰運化”,下肢有棚、捋、擠、靠、採及進、退、顧、盼、定五步和“襠走下弧”,這些合到一起產生的勁為“混元勁”。為了在太極拳技擊對抗中走出“混元勁”來,有以下要求:
逢力必棚,
逢朋必纏,
逢纏必轉,
逢轉必沉。
這些要求包括在每個動作中,而且是在瞬間同時完成的。細心的讀者可以對以上方寶劍16字訣認真揣摩體會。下邊我們從三個方面來探討混元運動的規律。
一、六個方向的圓
太極拳運動的肢體執行軌跡非圓即弧。弧是圓的一部分,可入圓中進行討論。我們先來定義;具有六個方向的力為“混元力”,也就是說,“混元力”的充分必要條件是:它擁有六個方向――前、後、左、右、上、下,即立體的圓。有的人雖然走得也是圓,也是弧,但只有四個方向,這樣的力不能構成“混元力”。
一對方向的力,比如前後或左右或上下,這樣的力產生的勁叫直勁,對對方構不成威脅。因為它是直來直去的,嚴格的講它不屬於太極拳勁別的範疇。四個方向的力才能形成圓和弧線運動,但對方的大腦可以作出判斷,肢體的本能反應可以跟上你,隨上你,對對方的威脅也不大。只有是六個方向的圓弧運動,即立體的圓運動才能使對方對你的運動方向無法判斷,這是太極拳有別於其他拳種的精妙之處。你可以先出手打我,我一接手就干擾和改變你的運動方向,使你處於被動和無目標狀態,然後便是我的打擊,這是太極拳“後發先至”的奧妙所在。
在這個具有六個方向的勁力之中前後是本能,左右是技巧,上下是奧妙。“前後”是人們的習慣,“左右”經過訓練可以掌握,“上下”則不易掌握且容易被人們忽略。
凡是在推手和散手中產生了頂勁是就一定是少了兩個方向,不是左右就是上下。
凡是被對方沖垮了,一定是少了左右方向的勁;凡是自己左右轉動不靈時一定少了前後方向的勁;凡是被對方提起或壓垮了,一定是少了上下方向的勁。所以我們練習太極拳,一定要注意每一個動作,每個轉換式都必須有六個方向,否則拳式就是不正確的,在實戰中也是不管用的。
二、肢體的公轉和自轉
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運動形式是公轉加上自轉。太極拳運動中以腰脊為軸,身體各關節的運動也是公轉與自轉的同步交叉運動。一般來說,下關節對上關節而言是自轉;上關節對下關節而言是公轉;前關節對後關節而言是自轉,後關節對前關節而言是公轉。自轉相對於公轉時關節運動的幅度要大,公轉相對於自轉時關節運動的幅度要小――這裡講的是在走纏絲勁時關節運動的規律。
上肢運動相對於腰脊來說,腰脊是公轉,手臂是自轉。說腰脊的轉運幅度大於手臂是不對的,打擊腿起的腿與腰脊的關係也是如此。一般情況下腿要承擔自身的重量,相對來說比手的運動範圍要小,所以儘管腳是膝關節的前邊一節,可它自轉的幅度並不大,而膝關節轉動的幅度更大一些,這是特殊情況。因為腳在抓地的時候要生根,要向下滲透,擰轉,所以腳不可能像手一樣轉那樣大的圈用腿攻擊時除外。
公轉運若軸,
自轉方圓生,
相隨勿枉動,
三節自分清。
太極拳運動要求我們明三節――梢節、中節、根節。全身多處分三節,比如:手分三節,臂分三節,胸腰.下肢亦分三節。沒有了公轉和自轉,便分不出三節來,自然也沒有“節節節貫串”可談。所以公轉和自轉學說是建立在“節節分家”基礎上的。
明白了公轉和自轉的規律,我們便可以做到以腰脊為軸,以手領勁,含胸塌腰,屈膝鬆垮,五趾抓地,將全身的勁力整合為一處,施加到我們想要達到的地方,這就叫“節節貫串”,因此公轉與自轉是“節節貫串”的外在運動形式。
人們常出現的毛病是靠後關節的運動代替前關節的運動,這樣不可能有“節節分家”的效果。後關節運動大於前關節運動也是不對的,因為這裡缺少了稍節意識,不可能達到“空”、“靈”、“活”、“脆”的效果。
在對抗中,沒有自轉就不可能接收對方的力,就不可能改變對方勁力的方向,把它化掉。沒有公轉則自轉就失掉了軸心的根基,肢體運動就會顯得飄浮無力。
明確身體不同部分公轉與自轉的關係主要是為了周身的協調,避免枉動,使自己的力量不產生矛盾。凡是不該動的、多餘的、不合理的動作可稱作枉動,避免枉動才能達到周身一家,才能產生“渾元勁”,才能避免在實踐中犯勁力渙散、勁力太硬和丟、頂的錯誤。
三、身的多元化旋轉
太極拳運動的本質是螺旋纏絲運動,它要求周身一家,協調平衡,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也可稱為以腰為軸的周身多元化運動。周身運動的多元化的旋轉規律。換言之,在這種周身多元化旋轉的螺旋纏絲運動中,要有順逆、有開合、收放、有摺疊。
一順一逆走螺旋,
開合之處謂轉關,
收放吞吐太極勁,
摺疊往復生妙玄。
“順逆”是螺旋纏絲勁的運動形式。